远东匹夫 【正版无广】第69章 断掉的那根线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00:08:20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只有把他营救出来,佳木斯地区的秘密物资捐助渠道才能盘活,然后继续向抗联各部输送他们最急缺的食物和药品;”

“只有把他营救出来,才能够继续暗中动员进步青年,为佳木斯地区的抗日事业续上一把柴火,甚至是给严重受创的抗联各部输送宝贵的兵源;”

“更重要的是……只有把张耕野同志营救出来,北满省委的士气才能稳住,佳木斯地区的地下情报网才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工作,为抗联各部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

说到最后,似乎是害怕杨铸不清楚这里面的关键,老林咬了咬牙:“你可能不清楚,自从去年八月份,身为地下情报负责人的张耕野同志被捕后,整个佳木斯地区的地下情报人员都进入了蛰伏状态,整个情报工作也陷入了半瘫痪状态……即便是我们,也只能在知晓重大情报的情况下,通过启用紧急单线的方式,把情报送出去。”

佳木斯地区如今的情报工作已经变成了断了的风筝,只能局部启用单线联系,传递一些重要情报了?

杨铸一愣,他万万没想到这位张主任会如此重要。

好歹也是看过几部谍战剧的他,自然知道这种断了线的状态意味着什么。

身为一个后世人的起码自觉,在判定对方没有说谎的情况下,他几乎是没有什么犹豫便在心里做出了决定,

但他还是有些奇怪:“老林同志,我有些好奇……明山队现在拢共小猫三两只,你为什么会想到向我们求助?”

说着,不无恶趣味摊了摊手:“况且,你就不怕我们这些人其实也是叛徒?毕竟你看,我们都跑到富锦县城里享乐来了……这可不像是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应该有的做派。”

老林闻言,却是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首先,放松并不意味着堕落,你们十一军短短一个月就遭遇数次大战,于情于理也该让战士们放松一下,改善一下伙食,这没有什么不对。”

“其次,如果说别的部队还有出叛徒的可能,你们十一军,准确的说是你们第一纵队,却是连一丁点可能都没有……到了现在,你们每个人的手里面至少染了五条以上鬼子的性命,你们敢投降,小鬼子也不敢接受啊!”

说到这里,老林语气严肃了起来:“至于为什么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向你们求助……”

“原因很简单,你们这次进城放松,全程都是有水上军的人陪同着的啊!”

“既然你们是不可能向日本人投降的,那么事情就很好推断了……上次富锦分舰队派出去的船只和士兵,应该是被你们俘虏了,甚至是收编了才对,不然按照你们过去一个月的战斗风格,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嘴边最后一块肥肉不去吃掉的。”

顿了顿,老林的声音压低了许多:“你们的做法很对,水上军虽然战斗力不行,但凭借着手上庞大的水上走私网络,与第四师团、特务、警察、本地帮派、甚至是很多商行和三教九流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宪兵队的鬼子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吃喝拉撒,只要调动水上军的庞大人脉网络,从宪兵队鬼子的人员安排、物资采购数量变化、车辆调度、甚至是人员的生活细节和只言片语这些角度入手,我们是完全有可能倒推出他们是打算什么时候秘密处决包括张耕野同志在内的这批抗日志士的。”

说到这里,老林右手轻轻一斩:“到时候也不需要你们十一军出手,只要能弄到比较准确的情报,我们的行动人员自然会埋伏在鬼子必经的道路上,把他们全部解救出来!”

啧啧~

这误会可真够大的。

当初哪里是不想直接吃掉水上军的残部,分明是力有不逮,根本吃不下,所以才使上精神压迫战术诱使他们投降啊。

不过这位老林也是个知趣的,知道明山队上下如今对于上面的话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所以干脆就没好意思让他们派人过去协助伏击,而是自个儿揽了下来。

只不过,先是佳木斯,后又富锦县,那位给自己传纸条的人,还真是神通广大啊!

杨铸盯着老林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

当下也没给对方直接回复,而是掐灭了手上的烟头,歪头对三铳吩咐道:“铳子,下去给老杜打个电话……就说我睡醒了,让他带一两个知事的弟兄过来,陪我唠嗑解解闷。”

之前好歹跟杨铸在佳木斯配合过一次,三铳哪里不知道杨铸这架势是什么意思?

当下极不情愿地收好了盒子炮,然后不放心似地盯着老林看了两眼,这才应了一声,跑去客栈大堂打电话去了。

察觉到三铳的提防和不信任,老林苦笑一声。

当初北满省委建议十一军残部从双鸭山突围去汤原的事情他也知道,也完全可以理解十一军的排斥心理。

可是……

能不能不要一棍子打死啊,当初北满省委里也有不少同志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

有些头疼地摇了摇头,瞥见墙壁上的时钟。

20:06。

心下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却越发不敢轻视起来。

这会儿的北方普遍睡的早,初春的北方睡的更早。

在这个寻常人已经可以躺进被窝里的晚八点,杨铸却让人一个电话打给杜冰这个在富锦分舰队里份量排的进前五的人物,而且用的还是“睡醒了,陪我唠唠嗑”这种听上去近乎荒谬的理由。

由此可见,十一军对于当初水上军降卒的控制力,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看来,要想消除十一军的抵触,要想缓和与十一军之间的关系,重点只怕得放在这位年轻的八爷身上啊。

杨铸把老林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心里却没有多少欢喜。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虽然他非常尊敬任何一位为了抗战付出努力的先辈,但身为明山队的一员,从当下明山队的角度出发,有些东西还是适当保持一点距离比较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