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创办地方小报开始 第27章 刊登广告!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21:28:4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办公室内,气氛似乎有点不对。

贺卫国感受着面前的“黑影”,他本想抬头,却发现黑影这时逐渐远去,眼前随之一亮。

这一刻,他手中的笔尖刚好停在了纸上。

“哎……”

随着一声叹息,“刷刷”的声音再次响起。

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

赵国庆也从县印刷厂回到了办公室。

他将敲定好的合作方案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贺卫国。

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贺卫国翻了翻初定的合同书,没有立刻开口。

他沉默了片刻,抬头道:“就这么定下吧!”

《沅水》第三期,自然不会再采用油印方式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编辑部与街道办附属印刷厂的合作即将到头。

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与更改。

而在改为铅印之后,《沅水》也将提价。

由于版幅增加到了两张“四开横版”,所以,这价格自是将水涨船高,达到九分五厘一份。

要知道当下的《人民日报》也才不过五分钱一份,若是月订或是年订,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其实,贺卫国从一开始是打算将《沅水》售价定为一角钱的,但考虑到这样的价格太过“张扬”,便特意减去了五厘,这样一来,售价还是在一角钱以内,不算太“过分”。

当然,价格提了,这利润自然也会跟着涨。

初步估计,一份《沅水》能赚五分钱。

已经不少了。

何况,这一次,他还打算引入“广告”。

虽然这年头个体户很少,国营厂也在走下坡路,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其实都不缺“吃螃蟹”的人。

作为县里唯一的一份报纸,一旦《沅水》的销量猛增,他相信,肯定会有“慧眼识珠”之人上门的。

只是,这刊登广告好是好,但也不是什么广告都能接。

而且,头版报头旁(报眼)是绝对不能刊登的,还有各种“头像”旁也不能登,免得触碰禁忌,招惹麻烦。

版幅的“中缝”位置倒是可以,底部栏也能行,但必须得同时刊载公益广告,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据他了解,这时候的广告还在初期萌芽阶段,不仅定价不一,就连刊载形式与法律,也不健全。

为了以防万一,贺卫国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在编辑部下边临时成立一个“广告组”,专门用来负责洽谈“广告业务”。

而这个广告组组长,由他亲自担任,成员有赵国庆。

其中他负总则,赵国庆负责跑腿。

事实上,编辑部四人,各有分工,他这个主编负责报纸整体编排及部分内容,而身为副总编的阮家驹,已然可以出色的完成对《农业天地》栏目的编写工作了。

至于赵国强,他则被贺卫国分配侧重于审稿工作。

相比之下,赵国庆基本上不是在跑腿,就是在跑腿的路上。

没办法,编辑部总共就四人,大家都得身兼数职才行。

…………

时间飞快,一晃便到了四月中旬。

这天上午,编辑部内,四人都在忙着各自的事。

《沅水》第三期由于扩版,发行的时间将会比预期的要推迟几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这只是一份地方小报。

发行时间不固定是常态。

何况,相比前两次,这次的《沅水》是铅印报刊,所以在印刷与校勘上会更为复杂与繁琐。

再加上这次还增加了好几篇文学作品版面位置,这审稿自然也就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身为主编,按理说贺卫国是无需亲自审稿的,但谁让编辑部就么几个人了。

“哎……头疼呀!”

贺卫国将手中的稿件放到桌上,不由揉了揉干涩的双眼眼眶。

今天上午,他已经看过三十八份稿件了。

整体上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

勉强能用的没几篇,堪称优秀的,一篇都没有。

现代诗,通篇都是“大地”“农业”“鸡鸭牛”之类的。

倒不是这些词汇低贱,是这些人写得实在“狗屁不通”。

还有散文,也写得零散,没有一个核心,大量的矫揉造作词汇,看似华丽,其实根本没有“灵魂”。

至于小说,倒是有几篇能看的,但都是中长篇,并不太适合他们《沅水》。

“算了!还是再看看吧!”

贺卫国暗暗叹了口气,目光再次投向了桌上厚厚的一摞稿件。

这些天,由赵国庆从各公社文化站收集来的,自行来编辑部投稿的,还有邮寄过来的稿件,数不胜数。

初步估计,足足有两百多份。

这还没算上“秦家栋”那家伙后来再次拿来的稿件,光是他一人,创作效率就简直无法想象,足足有三十份。

这些稿件,他通通交给了赵国强,连带着副主编阮家驹,也被他拉来临时审稿。

反正是“屎里挑金”,即使没有编辑水准,这些稿件也能看出个一五二三来。

“咚咚咚……!”

“都忙着呢?”

就当这时,门口方向传来了一道声音,很快,徐副馆长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对着贺卫国招了招手道:“卫国同志!你到我这来一下!”

贺卫国一见徐副馆长满脸喜色,却是暗暗疑惑,他犹豫了片刻,随即放下手中的稿件,起身跟他出了编辑部。

“卫国同志!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个人,以前是县食品公司的,如今退休当了一名个体户,他打算在《沅水》上刊登一则糕点广告,你之前不是向局里打了申请吗?局里已经做了批复,同意了你们承接广告业务。”

“哦……徐馆长,局里同意啦?”贺卫国很是意外。

虽然报纸上刊登广告并不算稀罕事,但放在沅水县这样的小县城,却并不是一件小事。

部分保守的领导都对此颇有异议,总觉得这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

故对于这些“洪水猛兽”,一直是十分排斥的。

为此,他甚至都做好了据理力争,求助那位副县长的心理准备。

可他没有想到,文化局的领导竟通过了他的《关于承接广告提案》的申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