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印刷厂,大门口。
赵国庆一脸无奈。
门口的保卫干事都是退伍军人,原则性很强,没有齐全手续与证件,是没法进去的。
“哎……”
暗自叹了口气,赵国庆刚准备转身“打道回府”,身后却突然传来了一道声音。
“马副厂长!”
两名保卫科干事见得副厂长马向民过来,赶紧喊了一声。
而赵国庆闻迅也即刻回头,他一见来人是马向民,顿时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迎了上来:“马副厂长!你还认识我吗?”
“你是……”马向民上下审视了赵国庆许久,这才想起眼前之人是谁。
“县文化馆的?”
“对!我是《沅水》编辑部的编辑赵国庆,之前还来厂里找过您!您还记得吗?”赵国庆连忙点头,自我介绍道。
听得赵国庆这话,马向民自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早就把对方给忘了,他尴尬笑了笑,回道“记得!当然记得!”
“赵编辑,你这是……?”
“我今天来是和贵厂谈合作的!马副厂长,你现在有空吗?”
赵国庆并未拐弯抹角,他直言相告道。
“合作?”马向民自是一愣,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大喜,嘴中更是念叨:“有救了!有救了!我怎么把这位给忘了!瞧我这脑子,都给忙昏头了!”
对于县里边创办的地方小报——《沅水》,作为县印刷厂副厂长,他自是知晓其存在。
一开始,他并未在意,更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但随着《沅水》在周边大受欢迎,小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只是最近厂子里一团糟,他根本就没心思关注这些。
当然,更多的还是“灯下黑”,毕竟之前,县印刷厂从未印刷过报纸,自然也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来来来……赵同志!你即刻随我进去,我带你去找牛厂长!”
马向民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拉着赵国庆就往印刷厂内部走去。
但这时候,两名保卫干事却挡在了前头。
马向民见得这一幕,赶紧道:“这位赵同志是县文化馆的,由我担保,他绝不是坏分子!”
两名保卫干事闻听此言,互相对视了一眼,在犹豫了片刻后,最终还是让开了路。
只不过,这二人并未就此松懈,而是派出了其中一人,默默跟在二人身后,直到确定两人没有进入生产车间,而是进了隔壁办公大楼,这才撤回大门口。
…………
《沅水》编辑部。
贺卫国正和陈长庆讨论着报纸的插图设计方案。
“这里,还有这里,要有装饰花环,线条要更细一些,这里的排头设计的不错,但字体周围还是有点不足,一定要凸显的更为立体!”
“还有这里以及这里,这里也需要稍稍修改一下,我要的是那种……”
贺卫国与陈长庆反复交代着自己的设想。
而陈长庆虽然改了多稿,但却始终没有达到贺卫国的要求。
两人就这样磨来磨去,直到三个多小时后,才最终定下了设计稿。
“可以了!现在差不多了!长庆同志!这次多亏了你!”
“没事!能帮上忙就行!”陈长庆笑着回了一句,便准备离开。
就当他走到门口时,忽然看到楼梯口走上来一人。
他不禁多看了一眼,却也没多想,就回自己办公室去了。
此时,编辑部办公室内。
贺卫国待陈长庆走后,便拿起了一旁的钢笔,开始撰写《少年包青天——牛舌案》。
这同样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破案故事。
与此前的《少年包青天——巧断争子案》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很短,但文字却十分精炼。
最重要的是,他撰写的这个故事更加偏向于“现实”,而非侧重破案手法与过程。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案子”的案情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名农夫,因为想要陷害另外一名农夫,便故意偷割了那名农户家的耕牛舌头,因为当时大宋法律规定,伤牛徒刑一年,故以此来陷害对方,让其遭受牢狱之灾。
包拯在审理完此案过程当中,发现其中隐有冤情,便故意让那耕牛所属的那名农户杀牛卖肉。
果然,那偷割牛舌的农户在得知消息后,立刻跑来衙门举报。
包拯以“知牛舌被割”为由,判其为伤牛之真凶,目的正是为陷害另一农户。
说白了就是“反向设局”,诈了一下对方,便让其自投罗网了。
这个故事本身,自是没什么出奇的。
而贺卫国也不打算将它“复杂化”。
他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探讨“常规破案手法”与“非常规破案手法”之间的平衡问题。
尤其是对“定罪”程序与执法机关破案灵活度的容忍度,以及对非正规破案手段的部分探讨。
说白了,贺卫国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借古论今,表达自己对当下某些执法程序的一些看法。
说实话,这么做是有一定“政治”风险的。
但是,放在当下,他却是不得不这么做,毕竟今年可是“严打”年。
说回当下,就当贺卫国提笔时,一阵敲门声突然传来。
“请进!”贺卫国头也没抬,直接道。
倒是坐在最前边靠门位置的赵国强,他见门口站着之人竟是韩晓娟,不禁笑着道:“韩同志,有事吗?”
“我来找贺主编!”
韩晓娟笑着回了一句,目光直往后边眺望。
“主编……”
“你怎么来啦?”贺卫国这时候抬起了头,他见来人是韩晓娟,表情略显怪异。
“我……我来投稿!”
“投稿?”看着走到跟前的韩晓娟,贺卫国不由打量了她一眼,见她两手空空,却是道:“那稿子呢?”
“我……”
韩晓娟一听这话,也顿然回过神来,她发现自己这理由似乎站不住脚。
“行了!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就请离开吧!”
贺卫国淡淡对她说了一句,继续低头撰写着。
韩晓娟听得这话,顿显失落。
她站在那,没有说话,也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