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路:父亲与电灯的故事》
第一章:黑暗中的渴望七十年代初期,这个小乡村仿佛被时间遗忘在黑暗的角落。夜晚,整个村子被浓重的黑暗笼罩,只有微弱的煤油灯闪烁着昏黄的光。
我的父亲,作为村里的干部文书,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宏伟的梦想——让村子通上电,让每家每户都能用上明亮的电灯。
父亲站在村子中央那棵老槐树下,周围围坐着一群村民。他清了清嗓子说:“大伙们,咱不能一直这样在黑暗里过日子。现在外面很多地方都已经用上电了,咱村也得跟上。”
村民们面面相觑,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说:“文书啊,这电是个啥东西,咱能行吗?”
父亲眼神坚定地回答:“大爷,电这东西很神奇,只要通了电,晚上就像白天一样亮,咱干活、孩子读书都方便多了。”
年轻的村民柱子兴奋地说:“文书,要是真能通电,那可太好了。可这得咋弄呢?”
父亲看着大家说:“我去镇上打听打听,先了解下情况。”
第二章:艰难的筹备父亲踏上了去镇上的路。那是一个清晨,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本子和笔。
到了镇上的电力部门,父亲找到了负责人李主任。
“李主任,我是咱们邻村的文书,我们村想通电,您看需要做些什么?”父亲诚恳地问。
李主任看了看父亲,说:“通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有电线,这电线可不能是劣质的,还有电线杆,得把这些东西都备齐了,然后还得有专业的电工来安装。”
父亲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又问:“李主任,那这得多少钱啊?”
李主任报出了一个数字,父亲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这个数字对于这个贫穷的小乡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回到村里,父亲又把大家召集起来。
“大伙们,通电的事我打听清楚了。但是需要不少钱和物资。咱们得想办法凑一凑。”父亲说。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文书,我家可以出一些粮食,到镇上卖了换钱。”一位妇女说道。
“我家有几根粗木头,可以拿来做电线杆。”一位大叔也表态。
父亲感动地说:“谢谢大家,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实现通电的愿望。”
第三章:电线杆的修建有了木头做电线杆的材料来源,可这些木头还需要加工才能成为合格的电线杆。父亲又开始组织村民们修建电线杆。
在村子的空地上,父亲带着几个有经验的村民开始了工作。他们把从山上砍来的粗木头仔细地去皮,每一刀下去都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这皮可得去干净了,不然容易腐烂。”父亲一边用力削着树皮,一边对旁边的年轻村民说。
村民阿强问道:“文书,这电线杆得修多高啊?”
父亲直起身子,用手比划着说:“得修个七八米高才行,这样才能保证电线架得高,安全又稳定。”
在修建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难题。有的木头中间有虫蛀的洞,需要用特殊的材料填补。
父亲找来了一些黏土和干草混合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填进虫洞。“这黏土和干草混在一起,既能堵住洞,又能防虫,是个好法子。”父亲向大家解释道。
为了让电线杆更加坚固,父亲还组织村民们在电线杆底部用石头和水泥加固。
“来,大家把这些石头搬过来,围着电线杆底部摆好,然后再浇上水泥。”父亲指挥着。
村民们有的搬石头,有的搅拌水泥,忙得热火朝天。
可是,在给一根电线杆浇灌水泥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水泥桶的把手突然断裂,眼看整桶水泥就要倒在地上浪费了。父亲眼疾手快,他一把抱住水泥桶,滚烫的水泥溅到了他的手上,但他咬牙坚持着,直到旁边的村民找来新的容器接住了水泥。
“文书,你的手!”村民们焦急地看着父亲被烫伤的手。
父亲挥了挥手说:“没事,小伤,咱们继续干活。”
经过几天的努力,一根根合格的电线杆终于修建好了。
第四章:电线杆的树立电线杆修建好后,就开始了树立电线杆的工作。
父亲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去山里挑选合适的树木做电线杆。
在山里,父亲指着一棵笔直的松树说:“这棵树就不错,够粗够直。”
村民们开始砍伐树木,然后把它们运到村子里。
树立电线杆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没有专业的设备,只能靠人力。
“一、二、三,抬!”父亲喊着口号,和村民们一起抬着电线杆。
有一次,电线杆突然倾斜,眼看就要砸到旁边的村民。父亲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力顶住电线杆。
“大家小心!”父亲喊道。
在大家的努力下,电线杆终于稳稳地立在了地上。
第五章:电线的架设电线杆树立好后,就开始架设电线了。
父亲从镇上请来了一位电工师傅赵师傅。
赵师傅看着村子里的布局,规划着电线的走向。
“文书啊,这电线得从那边的山头拉过来,然后沿着这些电线杆走。”赵师傅说。
父亲带着村民们跟着赵师傅的指挥开始拉电线。
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电线在空中摇晃,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电。
“大家小心点,这可是带电的。”父亲不断地提醒着村民们。
有一天,在架设电线的过程中,突然刮起了大风。电线被吹得乱七八糟,有的甚至缠在了一起。
“赶紧把电线理顺。”父亲焦急地说。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爬上电线杆,在赵师傅的指导下,把电线重新理顺。
第六章:电灯的安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电线终于架好了。接下来就是安装电灯了。
赵师傅一家一家地安装电灯。
村民们围在自家门口,兴奋地看着赵师傅的操作。
“这电灯一装,晚上可就亮堂了。”村民们议论着。
当赵师傅把第一盏电灯安装好,然后合上电闸的那一刻,电灯亮了起来。
整个屋子被明亮的灯光填满,村民们欢呼起来。
“亮了,亮了!”孩子们兴奋地跳着。
父亲站在一旁,眼里含着泪花。他看着明亮的电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第七章:光明的新生活电灯安装好后,整个村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晚,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字。女人们可以在灯光下做针线活,再也不用担心煤油灯的烟熏了。
村民们还在村子里安装了路灯,夜晚的村子不再是一片漆黑。
父亲看着这一切,感到无比欣慰。
“文书啊,多亏了你,咱们村才有了今天的光明。”村民们纷纷对父亲表示感谢。
父亲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小乡村在光明的照耀下不断发展,而父亲带领村民接通电源线安装电灯的故事,也成为了村子里永远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