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七子闯天都 第90章 《蓑衣斗笠下的岁月》

作者:作家益洲ZYP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0:3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蓑衣斗笠下的岁月》

第一章:文书父亲

在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小乡村,村子被青山绿水环绕,炊烟袅袅升起,透着宁静与质朴。我的父亲,就是这个村子里的干部文书。

那时候,父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他的办公室就在村子中央那间简陋的屋子里,一张破旧的桌子,几把摇摇晃晃的椅子,墙上挂满了村子的各种规划图和文件。

父亲有一套他十分珍视的遮雨蓑衣斗笠。蓑衣是用棕毛精心编制而成的,每一根棕毛都透着一种质朴的气息,斗笠则是用竹篾编织,上面铺着厚厚的粽叶,那粽叶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有些微黄。

一个下雨天,我跟着父亲去村里的老李家。老李家的屋顶破了个大洞,雨水直往屋里灌。父亲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我在他身后紧紧跟着,也戴着个小斗笠。

“老李啊,这屋子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赶紧修修。”父亲走进老李那阴暗潮湿的屋子说道。

老李愁眉苦脸地说:“文书啊,我也想修,可这家里实在是没什么钱啊。”

父亲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用手摸了摸那湿哒哒的墙壁,说:“老李,你先别急。咱们村啊,有个互助计划。我去和其他村民商量商量,大家一起帮你把这屋子修好。”

老李眼里闪过一丝希望,激动地说:“文书,那可太感谢你了。”

从老李家出来,雨下得更大了。雨滴打在蓑衣和斗笠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父亲的脚步却很坚定,他带着我又走向了下一家。

第二章:村中的风波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村子里要进行土地重新分配的大事。这可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

父亲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每天都要去田地里丈量土地,记录每家的情况。那身蓑衣斗笠就像是他的标志,在田野里格外显眼。

有一天,村里的张富贵找到父亲。张富贵是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他想让父亲在分地的时候给他家多分一点好地。

张富贵满脸堆笑地对父亲说:“文书啊,你看你这整天忙里忙外的,也不容易。我家那情况你也知道,要是能多分点好地,我肯定不会忘了你的好处的。”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父亲皱了皱眉头,严肃地说:“富贵啊,这可不行。土地分配是要按照规定来的,要公平公正,我可不能做这种违背原则的事。”

张富贵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他哼了一声说:“文书,你可别太死脑筋了。这在村里,谁不知道你说了算。”

父亲拿起蓑衣,披在身上,戴上斗笠说:“富贵,你这话说错了。在这个村子里,是大家说了算,是公平公正的原则说了算。”说完,父亲就顶着雨去了下一块要丈量的田地。

这件事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对父亲更加敬重了。大家都知道,有父亲在,土地分配一定会公平合理的。

第三章:教育的曙光

进入八十年代初期,村子里开始重视教育了。父亲积极参与到村里小学的建设中。

那时候,学校的教室破旧不堪,下雨天还漏水。父亲就想着要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四处奔走,去镇上找领导,去邻村找有经验的工匠。每次出门,他依旧是穿着蓑衣,戴着斗笠。

有一次,父亲去镇上找教育部门的领导。他站在领导办公室外,蓑衣上还滴着水,斗笠拿在手里。

“领导,您看我们村的小学,孩子们在那破教室里上课,实在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啊。”父亲诚恳地说。

领导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他的蓑衣斗笠,笑着说:“你这个文书啊,还真是为村里的事上心。行,我们会考虑给你们村一些支持的。”

父亲高兴地回到村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民们。大家都欢呼起来,孩子们的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在修建学校的过程中,父亲每天都在工地上监工。他戴着斗笠,穿梭在工人们中间,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这砖头得砌整齐了,这可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父亲对一个泥瓦匠说。

泥瓦匠笑着回答:“文书,你就放心吧,我们肯定好好干。”

第四章:洪水来袭

八十年代中期,一场洪水突然来袭。村子里的河流瞬间涨满,河水汹涌地冲向村庄。

父亲第一时间组织村民们抗洪救灾。他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拿着大喇叭在村子里喊着:“大家不要慌,都到高处去,男人们跟我来抗洪。”

村民们纷纷响应,男人们拿着沙袋,跟着父亲来到河边。

洪水不断地冲击着河堤,有一处已经开始出现裂缝。

“快,把沙袋往这里堆。”父亲大声喊道。

村民们齐心协力,一袋袋沙袋被堆在裂缝处。可是洪水太凶猛了,裂缝越来越大。

父亲看着汹涌的洪水,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洪水对河堤的冲击。

村民们都惊呆了,随后也纷纷跳进河里,大家手挽着手,形成了一道人墙。

在大家的努力下,洪水终于被挡住了。父亲被村民们拉上岸的时候,蓑衣斗笠都被冲走了,他全身湿透,疲惫不堪,但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

第五章:传承

这场洪水过后,村子慢慢恢复了生机。父亲也因为多年的操劳,身体逐渐衰弱。

但是他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他的蓑衣斗笠虽然被洪水冲走了,但那蓑衣斗笠下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村民们的心中。

我长大后,也开始参与到村子的建设中。我没有了父亲的那套蓑衣斗笠,但我继承了父亲的精神,公平、公正、为村民着想。

在我心中,父亲的蓑衣斗笠就像是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那个充满回忆的小乡村上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村子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多年后,当我也成为了村里受人敬重的人时,我常常会想起父亲,想起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雨中奔波的身影,那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也是这个小乡村永远的精神财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