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58 第16章

作者:李义逐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15 19:52:1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题碣石山】

雨弹海为琴,碣石立涛心。

孟德曾观沧,风吟忆古音。

赏析:

《题碣石山》赏析

此诗四句二十字,以“海之乐—石之雄—史之豪—音之悠”为脉络,将碣石山的雨海壮阔、古石挺拔与三国豪情缠结,既写尽“雨弹海琴”的自然奇趣,更藏尽“观沧忆古”的沉厚气韵,语简而势雄。

首句“雨弹海为琴”,以奇绝比喻破题,赋予自然以“声韵”。“弹”字是诗眼——将雨点落海的动态比作“弹琴”,既状实景:暴雨击海时,浪涛四溅如琴键起伏,雨声与涛声交织成天然乐章;又拓意境:以“海为琴”的壮阔喻体,避开“雨打海面”的直白,让渤海的浩瀚有了“乐器”的厚重感,开篇便以听觉想象勾连视觉景观,把雨海之景写得既鲜活又雄浑,贴合碣石山临沧溟的磅礴气质。

次句“碣石立涛心”承接海景,聚焦碣石山本身,以“静”衬“动”显风骨。“立”字极妙,写碣石山如巨人般挺立于“涛心”(海浪中央),不随浪涛摇摆,尽显山体的巍峨与沉稳;“涛心”则点出碣石的地理特质——它并非远观沧海,而是深入浪中,与大海共生。此句中,“雨弹海琴”的“动”(雨、涛)与“碣石立涛”的“静”(石)形成鲜明对照,一柔一刚、一活一稳,瞬间勾勒出“石抱海、海绕石”的壮阔画面,让碣石山的“雄”跃然纸上。

第三句“孟德曾观沧”引入典故,为山海注入“英雄魂”。“孟德”即曹操,其北征途经碣石山,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篇,让碣石山成了“豪迈情怀”的文化符号。“曾观沧”三字虽简,却将千年前的英雄身影拉至眼前——当年曹操登石观海,见的正是如今“雨弹海琴”的沧海;此刻立于碣石,仿佛仍能看见他“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壮阔视野,让自然山海不再是孤立景观,而成了承载三国豪情的“英雄地标”,景因史而更显雄浑。

末句“风吟忆古音”收束全诗,以“忆”字点睛,融古今于山海之间。“风吟”呼应首句“雨弹”——雨停之后,海风呼啸如低吟,既状碣石海风的实景,又暗合“琴音”的余韵;“古音”则有双重意:一是指曹操观海时的沧海涛声(“古之音”),二是指“雨弹海琴”的天然乐章(“今之音”)。“忆”字让风有了“记忆”,仿佛海风正追忆千年前的英雄壮歌,将“雨海之景”“碣石之雄”“孟德之豪”熔于一缕风声,余味满是碣石山的历史厚重与豪迈气韵。

全诗从“雨弹海琴”的自然奇趣,到“碣石立涛”的山体风骨,再到“孟德观沧”的英雄往事,最后到“风忆古音”的古今交融,层层递进,二十字便将碣石山的“景之壮”“史之豪”“情之厚”熔于一炉,堪称“以小诗写尽山海英雄气,以浅语含千年沧海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