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玄都观】
花春漫粉海,观前覆锦苔。
梦得曾题句,风香忆旧来。
赏析:
《题玄都观》赏析
此诗四句二十字,以“花—观—史—香”为线索,将玄都观的春日烂漫与文人往事缠结,既绘出古观“桃花如海”的盛景,更藏尽“景映史、香忆旧”的绵长意趣,语浅而韵深。
首句“花春漫粉海”,以妙喻破题,直写玄都观春日核心景致。“漫”字见桃花之盛——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粉色浪潮铺展,既状尽数量之多,又显春日的鲜活烂漫;“粉海”的喻体避开了“桃花满枝”的直白,赋予花景壮阔感,开篇便将玄都观“唐代桃千树”的经典意象具象化,让读者瞬间坠入“花浪裹古观”的春日幻境。
次句“观前覆锦苔”承接花景,转而写古观细节,形成“艳与幽”的对照。“锦苔”极妙:既写青苔色泽如织锦般温润,暗合春日潮气滋养的生机;又以“覆”字显苔之厚,暗示玄都观的历史沉淀——千年古观前,艳绝的桃花与苍润的青苔相映,“花之繁”衬“观之古”,“粉之艳”映“苔之幽”,动静之间,古观的“春日生机”与“岁月厚重”浑然一体。
第三句“梦得曾题句”引入典故,为花观注入“文魂”。“梦得”即刘禹锡,他两游玄都观,以“玄都观里桃千树”“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将桃花与人生感慨、时代印记绑定。“曾题句”三字虽简,却将千年前诗人的身影拉至花前——如今漫山粉海,正是当年刘禹锡笔下的桃花;此刻赏景之人,亦与当年题诗的刘郎隔空对话,让玄都观的春景不再是孤立的自然之美,更成了承载唐诗记忆的“文化景观”。
末句“风香忆旧来”收束全诗,以“香”为引,勾连古今。“风香”是桃花的清香随春风漫溢,既呼应首句“粉海”的花景,又以嗅觉延伸视觉,让春景更显立体;“忆旧来”则以“忆”字点睛——风里的花香仿佛在追忆“旧年之事”:忆刘禹锡当年题诗的心境,忆古观过往的桃花盛景,也让当下赏景人的思绪随香飘远,与千年往事相融。此句以“香”结景,以“忆”结情,让“花之美”“观之古”“史之深”最终归于一缕绵长的“香之忆”,余味不绝。
全诗从“花的壮阔”到“观的清幽”,从“史的印记”到“香的牵念”,层层递进,二十字便将玄都观的“春日之形”与“人文之魂”熔于一炉,堪称“以桃花为墨,以往事为韵,写尽古观千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