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朕 第21章 游侠之士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42:46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赵政笑吟吟将项昌送走,看向堂内解剑给侍者,跪坐在席位的卫僚,便吩咐随从取来十金,亲自端给对方。

“王孙为何?僚虽贫无置锥,却也并非贪图钱财之人,且未立下功劳,收下受之有愧,望王孙莫要羞辱。”

卫僚见秦王孙端着财帛过来,不由神色一紧,连忙施拜道。

赵政解释道:“有一事托君去办,故先给少许钱财,卫君勿惊慌。”

“实不相瞒,平原君之孙赵广与我有怨,驿馆刺客疑似此人唆使,士卒们日益亲近,却始终为他人所遣,难作持久之计。”

“我为质子不便出邯郸,望君出城前往各地替政招募游侠门客,外出不可无钱财,故奉十金解窘。”

赵政早苦于人手不足,燕赵士卒虽然好用,却根本留不住。

找上门来的律是秦人的“间”,专门用在赵国打探消息,也不可能为他长期所用。

只能将招揽门客的重任托付给卫僚,恰巧项昌今日带了十金来访,赵政干脆慷他人之慨,试一试卫僚的信义。

原来如此,卫僚点了点头。

他不明白结怨的缘由,但贵族间的仇恨,在外人看来莫名其妙,身处其中才知晓纠纷。

今日刚来投效,也不好多问。

望着摆放的十金,卫僚不禁皱起眉头。

列国度量衡制度差异很大,赵国以镒、釿为量,楚国以铢、两、斤为量,魏国则用斗、升、分、益为量,剩余诸国均有自己的度量。

十金能购得二千四百石谷粟,再加一些杂食野蕨,省着点进食能够三百人吃一年之久。

当年墨子见公输班也是拿十金为借口,请他去杀侮辱自己的人,公输班从神色不悦,到不得已说出理由。

可见十金是一笔不小的财帛。

“王孙赐数金便可,无需十金之多,且僚带重金在身,君不怕我一去不复返吗?”

卫僚肃容问道。

主君应当慎重为主,两次面就给予十金托他去办事,若将来轻信了不轨之徒,岂不酿成大祸?

嘴里说的好没用,重要需言行一致。

赵政看出了疑惑,笑了道:“自古成事者,皆需要股肱腹心,左膀右臂引为助力。”

“卫君需招揽重情重信之辈,而重信者常常陷于窘迫,当用钱财救困济贫。”

“十金对捉襟见肘的我非常重要,但政要做的事,远比十金更重要。”

赵政顿了顿语气,朗笑道:“不瞒卫君所知,我母子在赵国靠借债度日,如今还欠邯郸豪富郭开的债息三百金。”

“别人羡慕我名动邯郸,轰动一时,谁又知晓我身陷囹圄,连刺客都来凑热闹。”

赵政指了指自己,又指向卫僚道:

“君若携带钱财而去,我不会怪自己看走眼,只会惋惜天下少了位践行诺言的士。”

“尽管如此,仍愿用十金一试,千金万金又如何,只要我还活着就能复得。”

赵政指向胸膛,扬眉高声道。

只要人活着什么钱财得不到,什么事办不成,哪怕千年后有贼人冒充乃公名头,亦能筹到款。

卫僚顿时愣住,望着秦王孙满怀信心的样子,联想到他少年就名动邯郸,观言语也谨慎不已,再加又豁得出去,将来必会成为秦国不一般的封君。

“小小年纪就懂用话拿捏,不愧有法家诸子之称,果然善于术。”

卫僚悄然感慨着。

秦王孙和他推心置腹,用开诚相见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就算他起了贪欲拿十金离开邯郸,怕偷窃行为也会随之传开。

没有好名声,去哪投贵族都不会被收留了。

如此一来,日后如何为母修坟?

对卫僚来说,简直命中了要害,领悟了其中深意,凡有孝心者必三思而行。

但这也是件好事,先前怕秦王孙挥洒无度,终不能成事,如今明白王孙慷慨待人,推心置腹般把话说清。

自己无法出邯郸,却也可用言语捆绑住他,机会已经给了,看他卫僚能不能把握住。

是贪图眼前小利,还是取以后大利,就看他的选择,此时人手不足,重用只有一次。

想到此处,卫僚几乎忍不住面露笑意,博了。

“得王孙要事相托,僚定不负君!”卫僚躬身长拜道。

赵政将其扶起,笑说道:“如此甚好,我便在邯郸恭候卫君归来。”

总算有可用人手,他自然希望对方能顺利完成嘱托。

人皆有缺点,发现别人的缺点,也能包容缺点,除了生死矛盾,都可以满足对方,将人先团结起来,组成最初班底。

以人为结构的天下,最难在于用人,最简单也是用人。

想要把人用好,就看你对他而言是不是稀缺的,权衡利弊是人之常情。

赵政自忖此时名声,早已是块宝玉,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巴结。

卫僚拿钱财远离邯郸,他也不会心疼。

“僚遍游诸国,只求寻一慷慨之君,今获王孙看重,必肝脑涂地报之,若违此誓言,必死于剑下。”卫僚感激道。

十数年游侠经历早就告诉他,想争斗而胜必须不顾及身份,豁得出去才能赢。

因顾忌放不开手脚的人,往往死在了别人的剑下。

游侠行走在外对孩童也不能疏忽,失去谨慎就可能被人围杀,钱财衣袍还有剑,都会被人掠走。

列国对土地贪婪征伐不断,庶民也为腹饱遮体你争我抢。

苏代、苏秦、张仪之辈何其稀少,遇见像秦王孙这般未成势的公子王孙,自然要抓紧机会,岂敢生出贪财之心。

卫僚喜爱剑术不好读书,常遭乡人讥讽,父死于征战,唯有亲母将其养大,亲母病殁后立誓要用千金修坟。

十六岁出乡里,此时三十有四,他游走各国多年,并非没贵族赏识,可一听说命卖千金,都摇头拒绝了。

只有秦王孙在饮宴时听闻此故事,旋即撇下了楚国项昌,拍案惊喜道:“好一个千金剑客。”

直言卫君有此孝心,确有聂政之风,将来必名动天下。

对于千金之议,秦王孙没有拒绝,反不顾项昌劝阻,道明只需卫僚三十年信守不渝,日后必奉献千金。

得到这般器重的机会,谁拼死也不会放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