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金顶的晨钟迟迟未响。
程映雪推开祖师堂的雕花木门时,七十二盏青灯俱灭,唯剩一盏长明灯的火苗凝成莲花形状。郭襄端坐在蒲团上,面容如生,眉心剑印却已消散。她膝前的《峨眉武学总纲》翻至末页,上面墨迹新鲜的四个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侠之大者“
最后一笔的拖痕里,藏着半片未燃尽的桃花笺——正是当年黄蓉写给女儿的家书残页。
辰时三刻,江湖各派掌门齐聚山门。
少林空闻大师的念珠突然崩断,佛珠滚落地面竟排成“涅槃“二字;武当宋远桥的太极剑无故自鸣,剑锋所指处云海翻涌。当五百僧人齐诵往生咒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金顶上空云气凝结,浮现出郭襄十六岁时的虚影。她簪花执剑,正在演练那招风陵渡初遇时比划的剑式。更奇妙的是,云影中隐约还有道独臂身影与她剑招相和,二人剑气交融处,绽出七色佛光!
“阿弥陀佛。“空闻大师合十惊叹,“这是...剑意化虹?“
正气堂内,风陵师太解开师父留下的锦囊。
里面既无秘籍也无遗训,只有三样物件:半枚烧焦的铜钱、褪色的红绳,以及写着“靖蓉合葬处“的海图。当她触碰铜钱时,腕间剑印突然发烫,脑海中浮现出郭襄最后的声音:
“峨眉武学的真谛,不在剑招...“
堂外突然喧哗起来。余欣月匆匆闯入,背后铁观音纹泛着蓝光:“掌门!各派弟子发现祖师堂的横梁上——“
话音未落,整座金顶突然震颤。众人冲出门外,只见横梁上“侠之大者“的“侠“字正在脱落,露出底下真正的刻痕:
“情至深处“
四字笔迹龙飞凤舞,分明是杨过的手笔!
当夜子时,风陵师太在藏经阁发现异样。
《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的书页间,不知何时生出了细密的金丝,将两部典籍缝合成册。更惊人的是,每当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书脊上,地面就会浮现出活死人墓的立体图影——墓室最深处的水晶棺里,静静躺着半片玄铁剑尖!
“程师姐...“风陵师太突然问道,“师父可曾提过,当年是如何得到杨大侠那尊铁罗汉的?“
程映雪独臂轻震。她想起郭襄圆寂前夜,曾在烧毁的信笺堆里,偷偷藏起张泛黄的纸条......
翌日整顿门规时,风陵师太做了三件事:
一是在洗象池畔立“侠“字碑,将郭襄最后所书四字拓印其上;
二是修改祖师堂规训,在“断情绝爱“后补上“不断大爱“四字;
最令人费解的是第三件——她命人采来七十二种山花,铺满郭襄坐化的蒲团。
当最后一瓣山茶落下时,蒲团突然自燃。火焰中浮现出十六岁的郭襄,正对某个看不见的人娇嗔:
“大哥哥,这招'越女采莲'我使得可对?“
蒲团的火焰渐渐熄灭,灰烬中露出一枚小巧的青铜钥匙。风陵师太俯身拾起,钥匙触碰到她腕间剑印的刹那,藏经阁内《九阴》《九阳》合订本突然无风自动,书页哗啦啦翻到记载“梵文总纲“的章节。
那些无人能解的文字漂浮到空中,竟与青铜钥匙表面的纹路完美契合,拼出一幅完整的地图——
桃花岛以东三十里,无名礁石下的密室!
“这是......“程映雪独臂微颤,“当年黄岛主的手笔?“
风陵师太凝视钥匙上极小的“芙“字刻痕,忽然想起郭襄生前最后那句未竟之言:
“峨眉的太阳...永不落......“
江湖各派掌门的吊唁持续了七日。
第七日黄昏,武当宋远桥在客房发现异状。他随身携带的太极拳谱突然渗出墨迹,在空白处浮现出张三丰的新添批注:
“刚柔相济易,阴阳合一难“**
“九阴逆练时,九阳方归真“
更奇的是,这些字迹墨色新鲜,仿佛刚刚写就——可张三丰明明已闭关三年!
夜深人静时,风陵师太独自来到洗象池。
池水映月,竟显出两轮明月。她将青铜钥匙浸入水中,钥匙突然分解重组,化作微型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后,定格在正东方向——恰是锦囊海图标注的“靖蓉合葬处“!
“掌门!“余欣月匆匆赶来,“弟子们在整理师父遗物时发现...“
她捧出件叠得方正的旧僧衣。当风陵师太展开时,内衬突然飘落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郭襄年少时的笔迹:
“大哥哥教我的第一招剑法,其实应该这样使......“
背面还画着个歪歪扭拙的剑式图解,赫然是《慈航普度剑》的起手式!
子时三刻,风陵师太在藏经阁顶楼点燃七星灯。
灯光穿透《九阴》《九阳》合订本,将经文投射到墙面。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看似杂乱的阴影,竟组成个清晰的人形轮廓——
独臂,负剑,腰间悬着酒葫芦。
当风陵师太不自觉摆出郭襄纸条上的剑式时,影子突然动了!它做出个弹指动作,恰好击中墙上“侠之大者“的“大“字。
砖石脱落,露出暗格中的铁匣。匣内静静躺着半片玄铁剑尖,以及一封没有拆开的信:
“襄儿亲启“
落款处的红印,是朵五瓣桃花。
破晓时分,峨眉金顶的云海突然泛起赤金色。
风陵师太捧着那封未拆的信跪在祖师像前,信笺上的五瓣桃花印在晨光中流转着奇异光彩。正当她的指尖触及火漆时,整座藏经阁突然震颤——
《九阴》《九阳》合订本自动翻至末页,那些无人能识的梵文如活物般游动起来,在空中凝成两行诗句:
“相思无用处“
“幸有故剑存“
字迹墨色淋漓,分明是刚刚写就的新痕!
程映雪突然闯入,独臂提着盏熄灭的青灯:“掌门,后山桃林......“
众人赶到时,只见那株郭襄亲手栽种的桃树竟在一夜之间枯木逢春。更骇人的是,新绽的七朵桃花排成北斗状,每片花瓣上都刻着微型剑招——正是《慈航普度剑》的七种变化!
余欣月背后的铁观音纹突然发烫,她鬼使神差地摘下一朵桃花。花蕊中掉出颗晶莹的露珠,落地化作冰晶,内里封存着十六岁郭襄的虚影:
“后来者,若你见到这滴'朝露'...“少女的声音跨越时空传来,“说明我终究没能拆开那封信。“
风陵师太腕间的剑印突然灼如烙铁。她颤抖着举起那封“襄儿亲启“的信,发现火漆上的桃花印与露珠里的虚影同时发光——
原来要解开这封信,需要当年那个少女的一滴泪!
正午时分,江湖各派掌门目睹了神迹。
当风陵师太将冰晶露珠滴在火漆上时,整座峨眉山七十二峰同时响起剑鸣。那封信无风自展,里面既无文字也无图画,只有一道剑气扑面而来!
“小心!“空闻大师的金钟罩尚未运起,那道剑气已穿过众人,在祖师堂“侠之大者“的牌匾上刻下新痕:
“是为情“
三字与原先四字连读,正是——
“侠之大者,是为情“
落款处的小楷清隽如新:“弟子杨过补遗“。
当夜,风陵师太在梦中见到了真相。
八十年前的风陵渡口,十六岁的郭襄其实拆过这封信。里面装着杨过毕生剑道精髓,她当场泪落如雨,泪水模糊了所有字迹。
神雕侠叹息着取回信纸,将她的泪痕拓印成剑谱——正是后世《峨眉剑法》的总纲。而真正的信,他永远留在了活死人墓......
梦醒时分,枕边多了三样东西:
半片玄铁剑尖、青铜钥匙,
以及一颗未落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