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看着众人被震撼到失语的模样,非但没有担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也不必如此。”
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放轻松。
“我大汉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入罗马的是什么?是丝绸、瓷器、漆器。这些都是我大汉独步天下的技艺。”
“而罗马反馈给我们的,不过是些琉璃、皮毛、香料罢了。”
“他们所谓的‘琉璃’,不过是铅钡玻璃,做些耳饰珠子罢了。无论是价值还是技术,都与我们的丝绸瓷器,有云泥之别。”
他伸出手指,一一点过。
“从技术发明上看,我大汉有造纸术,有铸铁技术,有船尾舵......”
“再到社会文化制度,我们有成熟的郡县制,有选拔人才的察举制,有儒法相济的治国思想。放眼天下,谁能与我们相比?”
“如果以我大汉,我华夏文明所在的高度,说一句四海皆蛮夷,也没什么。”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那份被巨大世界冲击的失落感,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但是!”陆云话锋一转,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这话,是对外说的。在我们自己心里,大家永远要记得一句话。”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我华夏筚路蓝缕,从蛮荒中走来,一路行至文明顶峰,靠的不是故步自封,靠的是海纳百川,靠的是永远向前的进取之心!”
陆云看着眼前的少年们,看着这些未来的栋梁,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辈要做的是,睁开眼睛看清楚这个世界,然后永远保持谦逊,永远保持学习,永远走在所有人的前面。
要让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永远是这颗球上,最耀眼、最强大的存在!”
“傲慢……”
诸葛亮缓缓吐出这两个字,他看着沙盘上那广阔的世界,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明悟。
他郑重地长揖及地:“先生一言,胜读十年书。”
黄月英的美目之中,也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她没有看那些遥远的国度,而是看着陆云,轻声说道:“永远保持学习,永远走在前面……月英,明白了。”
“哼!说得好!”
孙尚香抱着手臂,。
她指着沙盘上的罗马帝国。
“天下第一,不是说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我倒想看看,这个什么罗马,比起我大汉儿郎,究竟如何!”
只有张苞,他挠了挠头,还是没想明白那么多大道理。
但他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他一拍胸脯,大声嚷嚷道:“先生放心!管他什么罗马还是破马,我汉家天下在,谁不服,打到他服为止!”
陆云看着这群战意盎然的少年,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却也明白。
这怪不得他们。
从汉武帝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到如今三国鼎立,大汉虽然内乱,但对外却从未输过。
无论是乌桓、鲜卑,还是南方的蛮族,在大汉的铁蹄之下,都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甚至陆云最看不上的司马懿,在对外作战上,也是战绩辉煌,杀得外族胆寒。
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天朝上国的骄傲。
这种深入骨髓的民族自信,甚至比他这个后来者还要强烈得多。
他想教的是“谦逊”和“进取”,结果这帮小子直接理解成了“知己知彼,然后打过去”。
“好了,世界有多大,我们看过了。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们今日,继续上课。”
他转身,从清妍手中接过一块半人高的木板,立在了沙盘旁边。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天地运行的道理。但这还不够。想要真正地改造世界,我们还需要一种工具。一种能精确描述万事万物的工具。”
“工具?”黄皓好奇地问道,“先生是说,文字吗?”
“不全是。”陆云摇了摇头,他拿起一根炭笔,在木板上写下几个大字。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他又问道:“这是什么?”
“先生,这是大写数目字,用于契约账簿,以防篡改。”关兴立刻回答道。
“不错。”陆云点点头,又在旁边写下一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个呢?”
“这是寻常计数用的。”
陆云看着这两列繁复的文字,笑了笑。
“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兴业司新建的粮仓,预计可存粮三万八千七百五十石。若用载重十二石的牛车转运,需要多少车次才能运满?若有八十五名劳工,每人每日可转运三次,又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问题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诸葛亮也皱起了眉头。
黄皓立刻蹲下身,从怀里摸出一把算筹,开始在地上飞快地摆弄起来。
“三万八千七百五十……除以十二……商三,余二,落七……”
他的额头很快便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算筹在地上“啪啪”作响,摆出了一片复杂的图案,可计算依旧缓慢。
诸葛亮则负手而立,双目微闭,显然是在心算,但看他紧锁的眉头,就知道这并非易事。
“太慢了。”陆云摇了摇头。
“用这种方法,一个账房先生,算上一天也算不完一个县的税收。一支大军的粮草调度,更是要耗费无数人力心神。”
他看着众人,微微一笑:“今日,我便教给你们一种全新的计数方法,以及一件真正的神器。有了它们,刚才的问题,一个孩童,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算出来!”
他对着身后一招手。
“阿柔,把东西拿上来。”
“是,郎君。”
阿柔应了一声,和清妍、月奴一起,抬过来一个沉重的木箱。
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十个一模一样的物事。
那是一种长方形的木框,框内穿着一根根细长的木档,每根木档上,都穿着七颗可以上下滑动的算珠。
奇怪的是,这些算珠被一根横梁分成了两部分,上面有两颗,下面有五颗。
“这是何物?”张苞好奇地拿起一个,拨弄着上面的珠子,发出一阵“哗啦啦”的清脆声响。
“此物,名为算盘。”陆云朗声说道:“今日,人手一个。”
他示意三女将算盘分发下去,每个人,包括诸葛亮和关羽,都拿到了一个。
大家学着张苞的样子,好奇地拨弄着,却不明白其中奥妙。
“算盘的用法,与我即将教你们的计数之法,道理是相通的。”
陆云拿起一个算盘,高高举起。
“我们用来表示万物的‘数’,其实只需要十个符号:0,1,2,3,4,5,6,7,8,9。”他在木板上写下这些符号,然后指着算盘说:
“而这些,便是这些符号在不同‘位’上的具象体现。”
他接着解释算盘的结构:“这根梁,是为‘基准’。下面每颗珠子,代表‘一’。上面每颗珠子,代表‘五’。”
他用手指拨动一颗下珠靠梁,“这是一。”
拨动两颗,“这是二。”
他将五颗下珠全部拨回,然后将上面的一颗珠子拨下靠梁。
“这是五。”
“上面一颗,下面一颗,合起来,就是六。”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而这每一档,便是一个‘位’。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陆云一边说,一边演示。
“譬如,三万八千七百五十。”
他的手指在算盘上快如闪电般地拨动了几下。
“啪嗒”几声脆响之后,他将算盘展示给众人。
只见算盘上,从右到左,万位档是三颗下珠,千位档是一颗上珠和三颗下珠,百位档是一颗上珠和两颗下珠,十位档是一颗上珠。
“看,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我们用它来解决刚才的问题。”陆云将问题复述一遍,手指在算盘上快如闪电般地拨动起来,算盘珠子上下翻飞,发出一阵密集而清脆的“噼里啪啦”声。
不过短短片刻。
“啪!”
陆云将最后一颗珠子拨定。
“三千二百二十九车,余两石。”
“每日可运二百五十五车,需十二日余,第十三日运完。”
结果清晰明了,速度更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黄月英一双美目中异彩连连,她学着陆云的样子,飞快地在自己的算盘上尝试起来,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张苞和关兴则是面面相觑,他们虽然没完全搞懂,但也看明白了,这东西算账,比什么都快!
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此刻却缓缓地抬起了头。
“子云。”
“这东西……”
“让很多人,都学会快速算数,对这天下,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陆云放下算盘,迎着诸葛亮的目光说道:
“意味着,一个县的税赋账目,过去需要十个账房算一个月。现在,只需要三个小吏,带着算盘,三天就能算得清清楚楚,还能相互核对。”
“意味着,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出征,过去粮草调度,耗费无数人力心神,还时常出错。
现在,只需要一个书记官,就能在半个时辰内,将所有兵马粮草、武器辎重,算得明明白白,分毫不差!”
“意味着,我们修水利、建城池、造巨船、制兵器,所有需要复杂计算的工程,效率都会提升十倍,百倍!”
陆云伸出手,指向那巨大的世界沙盘。
“军师,这意味着,一种力量!”
“当我们的每一个县,每一支军队,每一个工坊,都拥有了这种力量。那我们整个国家的运转效率,会提升到何等恐怖的境地?”
“我们能征更多的税,养更多的兵,造更强的武器,打更远的仗!”
“这,就是它能带来的改变!”
“我称之为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