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知时节 第46章 着手布局

作者:必须要带伞的人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6:46:3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禀,陛下,武啸侯求见”外面,内侍在门外禀到。

“陛下臣告退”丞相知道皇帝的舅舅来了,虽然他的官职比他高还是亲疏有别,当到丞相这个位置的人,那是都会看人眼色的,何况他还必须要思人所思,虑人所虑呢?

“退下吧!”皇帝虽多有依仗丞相管理国家,但是军队上舅舅还是不可太忽视的,比如说,舅舅也想办报纸的事情也不是提过一次了,看来这次也只能答应了。

“宣武啸侯”皇帝沉思了一下,只得宣了来听听看了。

武啸侯走进书房向皇帝行礼“臣参见陛下,”

“舅舅不用多礼,没人的时候舅舅只当在自已家里就是了。”看皇帝说得话多漂亮,听听也就罢了

“礼不可废,且这也是臣的本份,陛下臣上次说的,再办一份报纸的事情不知道陛下考虑得怎么样了,”武啸侯谢谢过皇帝后,就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舅舅为何就一定要办报呢?”皇帝也是很不解,他的人也才是刚上手,他都没有摸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别人一插手,就更不好撑控了。

“这不是我看陛下兴办的庆国日报,形式上并没有越来越好的样子,所以我就找了懂行的人,越国那边陆家商行的人在我们庆国也有很多的产业,他们也办了一份报纸经营得也不错,所以我就向他们打听了些事情。”武啸侯很疼爱他这个外甥,且也没有别的心思。

“哦,舅舅真是我的急时雨,陆家商行那边都是怎么说的?”皇帝还是很感兴趣的,自己这边办的报纸没有多少起色,也不是没有想过去越国那边挖人,只是一直也不知道挖怎样的人才放心。

“那陆家商行的人说,这个办报得找到看报的对口人,就是报纸得争对一群人让他们看、让他们想看并且一直看下去。还有就是得引导话题,还得让那些看报纸的人,在报纸上吵架,就像大街上忽然有人吵架、打架、美人上街一样,马上就会围拢过来一群人观看,这样围观的人多了,报纸就卖得越来越好,哦对了,还有一点就是让各村至少得买一份报纸来给村民读报,城镇里边得让茶馆、说书人说、读报纸,这样宣传开了知道的人就多了,就不怕没有人买报了。”武啸侯把从陆家商行听来的一股脑的竹筒倒豆子说了个干干净净,他还接着说“陆家商行的和我说了,他们也想在庆国办报,只是现在庆国没有相关的机构不知道要去那里去申办,且一直与我关系还不错就向我打听下这个事情。他们还说,他们办的是娱乐报,和庆国日报不一样,娱乐报就是给人打发打发闲暇时光的,就向看小话本一样,也不会对庆国的内政有影响。”武啸侯把从陆家听来的全都说了,一点也没有隐瞒这也是陆家的意思,没必要隐瞒。

皇帝听了,也在沉思,自己这边办报办得不理想,现在就有人来找舅舅要办报,应该是在雪国和庆国之间作了比较的,雪国交通不便就是一大阻力。且在庆国他们本生就有产业,各个地方也都是比较了解的,人脉、产业都有且庆国这边只有一个庆国日报,更好发展其他报业,越国报业就越来越多,看着庆国皇帝也是很眼馋的。

“行,你让陆家商行的人做个条陈上来,我看看可不可行,可行的话,就让他们办,反正他们上得也是庆国的税,何乐而不为呢?”皇帝想了想,也是,反正最后都要让他们办报,早办早上税。

“好,那我就先下去了,等他们写好条陈了,我再拿给陛下看看。”武啸侯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个事能行,他就能分一层的份子养兵费钱呀。

“哎,舅舅,现在都近午时了,吃了午膳再回去也不迟。”皇帝想着这次舅舅办的事很是不错,且刚好是个机会,就亲近亲近。武啸侯留了下来,与皇帝一起出了房门。

陆家商行一直都是瑞王手下的分支,只因瑞王的身份受限有些事情不好办,只能再立一个名头,所以当武啸侯找到陆家商行的时候,马上陆家的人就把这个消息传回了越国,越国的人又传到瑞王手上,瑞王就拿着这事和皇帝商量了下,觉得可行,就让他们接触着,能正大光明的安插人手何乐而不为呢?且这事谁是螳螂谁是猎人还不知道呢?

皇帝也分析过了,雪国人因为地理原因、气候原因不会轻易对越国用兵,怕的是水土不符,一个人水土不符不怕,一群人就可怕了,且这个也不是你想折就能行的,得长期的适应才行,这个从雪国的人到越国来经商就可见一斑。

所以皇帝最怕的还是庆国,庆国皇帝年少登基,年富力强又有争霸天下的兵力,雄心这几年还没有看出来有没有,但是他老子能选这个儿子,那应该也是会继承他老子的遗志的吧!越国与庆国气候大差不差的,就怕庆国皇帝想不开,所以还是能下手就下手吧!

难道庆国皇帝没想到这一点吗?他想到了,但是他想要短期内达到越国这样的效果他就只能妥协,从而探听到不容易在越国探听到的细则,若模仿不到精髓不就像HD学步会贻误国情的。

至于雪国为什么不多派点探了出来呢?一是因为雪国国情与他国不一样,二是长年冰雪许多别地能用的东西他们那里不一定能用。所以只能试试行不行,但却不可以照搬。

陆家商行一传回消息,皇帝瑞王许鸣等就到一起商讨这个事情去了,具体的内容还有派谁去最重要,不仅要会独当一面还得灵活运用,且还得管理商行的运作才行。最后决定派潜陆家的三娘子及其夫君,她夫君也就是商司的二把手(暗的)柳淳松,明面上的背景很是干净,两个人都懂经营之道,且还是夫妻,晚上也好商量事情,若遇到紧急事情也还有默契。

自然还给他们配了其他的帮手,不过眼下倒是不必多,得慢慢来。

越国天天都在搞事情,这不皇帝大力提倡生育,但是也让太医院的人出来说话了,生可以,但是不要太频繁了,免得女子身体受损重则难产,药仙子也发话了,十七岁以上生育为最好,人不容易难产,生过一个最好是隔个一年再生,这样生体也养好了。

皇帝还给全国下了谕旨,严令各地出显现生女溺亡的现象,各地的医馆凡是查出是孕妇者必须登记清楚详细信息,并建立孕籍手册,到少一月一复诊,待孩子出生后建立婴幼儿手册,确保孩子安全长到十岁。这些事情都是由各地的官员夫人管理,若自己的夫人不能管理则向朝庭申请外派其他品级的夫人前往管理,或是协调其他夫人一同管理,另都是有俸禄的。

夫人们的事情可真不少,大到管理赈灾筹措小到管理那家的婆母不慈不贤、媳妇不孝等等事情。皇帝明令下旨之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那真是不错,至少没有再听说那家里敢明晃晃的虐待怀孕媳妇和溺亡女婴的,因为产婆也被明令那家那个时候什么时候生产,生产的是个什么婴儿这些都要登记清楚,以待查实,若两处里查不对,那对不起,先是撤了你的产婆籍证,再去牢里慢慢等着吧!

其实大多数产婆都舍不得刚生产出来的小孩子给溺亡了,只是有的人家是没有办法,有的人家纯属嫌弃的。

初初颁布了新婚姻法、妇孺法、婴幼儿法、家族管理遵循法、商业法、军人遵循法等,随说各地都还是很有些泼妇、吝妇等但对上法律和各家夫人那也是能被好好治了一治的,尤其是各家夫人都不行的时候只有宫里的嬷嬷们出动了。那可真是报纸上又乐开了花了,那就来几个特例吧!一个杀猪匠人的家里居然能把自己的娘累得饿晕了过去,各家的夫人那是说也说了,劝也劝了,板子都打了五个了还是没用,没法最后只得请嬷嬷出马了。反正宫里的嬷嬷们很多,也是为了监督各个地方的夫人们做事过激,所以嬷嬷们被赋予了巡检御史的职责,负责到各个地方去巡访。

嬷嬷也不多说话,直接住进了那个村子里,先把这个刘氏饿了一天,主要就是长得太胖了,自己男人都没有她胖,家里最瘦的反而是婆母了,孩子一个个的也胖。这家人也不缺钱,但这个媳妇就是不好好的善待婆母,然后放出来做活,每餐只给吃个半饱还没有荤腥,要是不听不动,那嬷嬷们手里的针就不认人了,每每经过她家的村民在外都能听到凄厉的叫喊声,听一两声就听不见了,因为叫一声减一口饭,本来不多的饭就怕给叫没了,反正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在做,嬷嬷来了后给她婆母请医看诊,又让人去村里打听她平时的作风,不听不知道一听真是气笑了,就这么个蠢猪还是村里一霸。

仗着家里兄弟多,嘴也碎心还特别小,总之就是村里被她欺负的人家里都占了大半,嬷嬷们压着去道歉,然后负责完成别人家里一件家事,有那好心的扫扫地就罢了,有那气狠了的,就是挑满缸里的水,下地干活,反正你得受着。

就这么着那刘氏以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人精似的嬷嬷们能从刘氏的一个眼神里语气里找到理由收拾刘氏,反正她们现在是执行的国法,正当的,可不是那私下里的折磨人。

像刘氏这种人说根本一点用都没有,只能用她对别人的方法来对她,家里的孩子也是有样学样的被送去了最严厉的老师那里认字,晚上还要回来做家事,嬷嬷也只强调了三点:第一礼貌,尊老敬老这是必须的。所以早早晚晚的不管这个家里谁出去,总得告诉长者一声。第二心要正,若一个人的心都不正了,教什么都教不正,所以全送去服徭役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刘氏这么听话的原因,这是嬷嬷来这里说的第一句话。第三心存善念,当一个人心存善念感念,那么事情就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嬷嬷也是了解了刘氏的事情分析出来的,刘氏心眼小却不记得别人对她的好,说话又直说不过就动手,大体上也不算是个坏人,只能算是个蠢人。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快,嬷嬷们走的时候刘氏瘦了一半,还有些胖但不会壮得像猪一样了,这一个月来,嬷嬷每天教刘氏认一个字,刘氏这样的人只是没有人教她,又鲁莽了些,嬷嬷走时还是留下一句话,再不听教就直接送去服徭役,从三个月开始一次不听就翻倍,若再听说她虐待婆母,也是一样的处罚,且嬷嬷还替刘氏的婆母建了一个医档,刘氏必须每月带自己的婆母去扶脉一次。

刘氏想来也不愿意再去做比这一月更加繁重的活计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婆母欺压守寡的儿媳,欺压得只有二十五岁的儿媳像婆母的婆母一样老,这如何看得过眼呢?这样的一个婆母完全是不把自己的儿媳当人看,只一味的折磨人,还说自己有理,这是不懂新婚姻法呀!

俗话说得好初嫁由父再嫁由已,新婚姻法都出来了,还如此的不懂得收敛还一味的以为守寡的儿媳就能任由你作践死。

这件事情还是靠的这位嬷嬷心细才发现的,偶然听到过街的两个老妈妈闲谈,说谁家谁家家里有一个比自己婆婆还老的儿媳,只怕是再过不久就得累死了,白天黑夜的做事,真真的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脏活累活全是她一个人做却只能吃点馊掉的饭菜和洗碗留下的饭粒残渣。她们也实在看不过眼才在外面说说,在那个家里实在不敢,因为有前车之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