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知时节 第45章 旧怨

作者:必须要带伞的人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6:46:3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你即然找死那也行,这二十几年你从来一句话都不对我说,今天到是说了一堆,那正好也来算算二十几年前我们的帐如何?”所有的一切都从二十几年前开始,不想延续到了后代的身上。老夫人借着于氏掀开的车帘子,站在了车辕上,伸出手放在空中,于是接过手扶着老夫人下了车。

人群中让开一条路,于氏和老夫人来到公堂上,“见过范大人”姚老夫人身上有诰封所以可以见官不跪,而于氏没有只能跪见“见过范大人,民妇是姚于氏大小姚氏的亲娘。”

“碧雪,你应当知道老夫人身边不留无用的人,现在你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老夫人都怎么交待你的你都说了吧!”于氏看着跪在地上的碧雪也就是齐氏,那个一直跟着自己小女儿的人。

齐氏看了看老夫人,老夫人也不介意的开口道“想说你就说,反正今天是前仇旧恨都得做个了解,要不然谁都别想活得好好的。”说完含笑的看着于氏

“是”齐氏听了应着,“二娘六岁时是我推下水的,为的是好有一个名目让夫人抱养过去,不然老爷会插手的,在二娘十岁后老爷过逝了,过逝时曾对夫人说过留了一封信给她,但这个信会在须要的时候出显在她的面前,并没有告诉夫人这个信在谁的手上,夫人猜过在你手里,但是在你房里找过没有,刚好夫人要折腾你所以用你的女儿,夫人说,她早就看出来了,大娘被你教养得极好,心性随你,可二娘却光长脸不长脑子,很容易被人利用,且她并不服你的管教,所以夫人抱养了二娘,也不过是跟养个小猫小狗一样是用来逗弄的,且旁的没有教给她,却是只教她怎么利用小聪明逞凶斗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献媚邀宠这一套,还专门给二娘寻来了一副养身的方子,这个方子是从息肌丸里面化出来的,目的就是从小泡这个好把身段养出来,这个从”齐氏的未尽之语大家有的能听懂,这个恐怕不是从什么好地方来的。

“你管着大娘,养得怎么样老夫人一概不管,只要大娘定了亲,那么怎样都是二娘抢了大娘的婚事,折磨大娘,这些是早就计划好的。”齐氏说到这里声音越来越小,可再小,也还是让堂上的人听了个彻底。

“目的就是为了报复你抢了老爷和看守着老爷的那封信,这些年夫人一直在问你要,你却是只字未提。”这下就连于氏都不得不佩服老夫人的算计了,早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夫人您不是一直想要看这封信吗?妾已经为您给取来了,您可知这封信它从来就不在我的手里,我也只是知道它在那里,且老爷也说了,他会告诉你信在那里,难道老爷没告诉您吗?”于氏真的很不明白,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还在揪着那事不放,

“老爷只给我留了四个字‘心诚则灵’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意思,所以一直不明白。”老夫人也很想知道为什么

“这信一直都在您的小佛堂的佛龛下面放着,‘心诚则灵’则是因为若您心诚必然对小佛堂事必躬亲,又怎么会发现不了信呢?”于氏听了留言猜到老爷的用意,老夫人抢过信,急急的折开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大哭不止。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连声的说完目光呆滞,就连手上的信掉在地上也没有发现,推开人群朝着堂柱而去,“嘭”的一声极响身体也随着失力委顿在地上,“娘”姚大人从人群里扑了出来,跑过去抱起她娘,只来得极看到她娘嘴唇动了动,就没了。

大姚氏捡起信,看了,把信折好递给了大人,范大人示意书吏接过信,片刻后也没有说话“即然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已然触柱,其于人等改日再开堂审理,退堂”出了这样的事情是不好在审理的了,且信的内容又涉私密,所以只能私下里商议了。

原来信里内容是讲了二十几年前那天夜里的事情,碧香想爬床,所以给老爷房里送的酒加了料,可碧香却又是老爷的庶弟看上的人,且老爷也答应了,等下半年就给办婚事,庶弟之事且只有他及他爹知道,别人也未曾告知,碧香不知道她走后,老爷房里来了客人,客人喝了酒,把碧青给那啥了,客人身份特殊且事后也让碧青服了避子药,但避子药也不能保证都不出错,为了善后,老爷对外宣布纳碧青为妾,加上后来碧青怀孕了,生下双胎女儿,贵人见是两个女儿就让老爷收养为义女,此后不提。

事后小姚氏送去庵堂,大姚氏与秦大人和离秦勋搬出秦府也接出了于氏,所有从犯发往各地服徭役,范大人对外给出的解释是:“姚老夫人性左而偏,疾无可医,以至于酿成大祸,所幸及时制止,……最后小姚氏因为她人教唆致两死一伤,因不是本意罚其入庵堂思过。”除了不能说的,大致还是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齐云最近没有遇到左风轻,听说是遇到色子他们来上京里办事,又找老铁他们去了,齐云还得给许鸣办事,不过齐云事后还是会找小风子麻烦的,尽出去晃荡,事都堆他手上了,等找到小风子他也偷个闲。

今年的开春事太多了,不过还好,马上就是“秋祭”遴选开始的时候了,话说东城里有一户东姓人家是做生意的,这东姓人家极为低调,家里有一位娘子,颇有些美名传出,一时在上京里传言四起,而与这位东家之女同住一条巷子的佟姓人家里,也有一位娘子。这佟娘子心高气傲对这位不曾谋面的东娘子很是不服气。

就借着这个流言编了个顺口溜教于小孩子们,这样被小孩子走街串巷的一传开,议论声就更大了。“城东早春,凝冬于人。钟鼓之处,必见倾城。”这样写一写传扬一下自己的美名,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人不嫌事大的,又把流言也给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转了个弯改成了说得是乐坊里的倾城姑娘,佟娘子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娇娇儿,又怎么会知道乐坊里有一位倾城姑娘呢?流言越传越离谱了闹得满城风雨,最后又只能让传出流言处的人出来澄清,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因是一个书生爱慕这城东的东姓人家的娘子,机缘巧合下隐隐约约见过一个纱影,那日又听得茶馆里旁边一桌的两个士子模样的人在谈论“真想见见那东家之女,也不知道她是如何的倾国倾城,只凭着那描述的只言片语就可见是个天仙下凡的,何况能说出此言的他可是当世名流又如何会说谎。”蓝衫士子

“若不然呢?”黄色士子面带淡笑,接着问

“若不然,我真想与他梦中一会,问问他,能让我做一会登徒子吗?”蓝衫士子话一说完,便惹得对面男子哈哈大笑“你还想做登徒子,我看你是没被莲姨给打得好,我看你也别想做梦了,马上要开始选‘秋祭’舞了,去年我表哥被选上了,听他说去年跳‘秋祭’舞的娘子们个个面若桃李,我表嫂就是在‘秋祭’舞中一眼让我表哥看中的,后来提亲对方也只是问清楚了才同意的。”黄色士子喝了口茶接着道“我看你还是别做梦了,你一无才、二无貌、三无家世、四无行止的,刚才还想做登徒子呢?”

“你这人真是的,好不容易出来喝喝茶,开开玩笑吗?你要不要这么贬损我,要不是看了那篇歪理的文章我也不至于要去看东家之女长什么样呀?”蓝衫士子也佯装生气的道“你在这样,我看我也不用出来散心了,直接在家里气得躺床上还方便点,这里一无床二无塌的,地上多硬呀!”

这书生呢?只注意的听了前面,没心思听后面,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此‘东家之女’非彼‘东家之女’。

好在东家娘子有才学,知道这‘东家之女’是有一个典故的,也并没有把这些个传言放在心上,可她不放在心上自有有心人放在心上,这就让‘东家之女’这流言上达天听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越国国力蒸蒸日上,越国日报上的文章却是越做越大。

最近一个论题是《谁于国最有功劳》

这样一个大的话题,寄到报馆的是五花八门,都没有说到要点上。都是些歌功颂德的,写实事之人没几个,好在有些人听了提点还是写出了些可以看的文章的。

皇帝最近在看军改的计划,计划上写到,要想强国必得强军,然军队里人员混杂,老的老,小的小,得先把老的裁撤掉,小的放一处训练,然后集中招募青壮年才行,还得发动全国人员大搞生育。

所以最近报纸上的话题就是应皇帝的要求,把军人的奉献拿来当话题说,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回到家乡就充当大爷,所以也得管好了。

既然要为未来的战争作准备,那么就放那些老兵回家,两个目的:一在当地组织一些能用的人手,观察本地是否有可疑人等,随时监察上报给密司。二回家乡宣传参军入伍的好处,认字、升职、娶媳妇,伤残病亡皆有国家照顾和补助。

等皇帝的旨意下达全国,全国一片高呼声,入伍只收年满十七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奉银比以往翻了一倍,这次军改也让两个一等国不解,但是皇帝还是把国库里所余不多的消息给透了出去。好了,这下两个一等国松了口气了,不管你怎么改,只要你没钱,你就打不起仗。

不过国库是没钱,皇帝的私库那可就相当的可观了,三个大头都是入的皇帝的私库,这也是为什么可以对外说国库没钱了。为了瞒住假象,增收各个新兴行业的税收圣旨也下来了,比如:报业、运输业及与这二者有关的实业,这事一出两国就更放心了,“以前看这个小国的皇帝还算是好的,没想到老了居然做起了糊涂事来了”庆国皇帝

“是的陛下,没有那个国家敢把军队这样调整的,还花了大价钱,国内的新兴行业还在发展状态,他就敢收高额税收,民怨一定不小,且有大大小小的报纸十好几种,地方报居多,但是我就是没有看懂他们到低要做什么?”庆国丞相

“别说你没看懂,我看雪国的秦皇也应该是没有看懂的,不过他们还是做了好事的,”“对了丞相,我们国内的报纸收益如何?”庆国皇帝

“陛下,报纸真是高回报啊!卖报纸不赚钱,还是亏着的,但是那些个广告费是真的高回报,眼下我们只推出了庆国日报,并且不允许有其他报纸发行。发行时间不长,所以还处在亏本的状态,但是按照广告费的收入,不用半年应该是能赚不赔的,主要是我们还没有越国那样旁大的运输脉络纸的成本也高,达不到那样大的日销售量,是因我们在模仿他们但还不成熟。”庆国丞相斟酌着先说了皇帝爱听的,在说了眼下的困难,

“丞相辛苦了,这个事情就还是有劳丞相辛劳了,你在告诉我们派往越国的探子,告诉他们尽量多的探听越国赚钱的新兴行业,这样,我们也学着他们赚钱,国力上升,就看最后那个强了。”庆国皇帝也对越来越来越感兴趣了,只是他不像越国皇帝那样傻,把国库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才向新兴行业增收高税。

“是,陛下。”丞相谦恭的说着

“雪国如何了?”庆国皇帝接着问

“雪国,也同我们差不多,也在学着越国的赚钱法子,雪国日报也办起来了,不过雪国情况比我们要复杂些,雪国受天气影响,运输可能还比不上我们,雪国的探子非常的艰难,不过我会让他们尽全力的。”丞相回答得不紧不慢,还一边的看着皇帝的脸色。

“雪国那边历来都是如此,我是知道的,所以朕还是要多谢丞相辛劳了。”庆国皇帝如此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