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的谎言 第62章 代号静渊

作者:柒玥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6:33:30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SCTU地下三层的法医人类学与特殊物证检验中心,代号“静渊”。这里没有窗户,空气被恒定的低温、高强度的过滤系统以及永不消散的消毒水气味统治。无影灯的光芒如同神祇冷漠的审视,将不锈钢解剖台映照得如同冰封的祭坛。

李起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三十个小时,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但他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仿佛被某种强大的求知欲(或者说,恐惧驱动的探索欲)支撑着。他将三个从受害者体内提取的符号三维结构数据,输入到他那台经过多次改装、性能远超常规警用配置的计算机中,运行着复杂的拓扑学分析和能量场模拟程序。

此刻,三张这样的祭坛上,分别安放着王梅、张海,以及稍早前河道无名流浪汉的核心组织样本。即使覆盖着白布,也无法阻挡那种非自然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冰冷气息透出。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臭氧又混合了金属甜腥的味道,那是高浓度Ψ-晶体能量辐射特有的气息。

李起,这位SCTU的首席法医,正站在三张解剖台构成的三角中心,如同一尊沉默的、即将踏入风暴眼的雕像。

他穿上厚重的铅防护围裙,戴上护目镜、N99口罩和三层手套。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冰冷的火焰。

陈乔、白魇(裹着毯子,脸色惨白如纸)和沈斯(靠在角落阴影中,眼神阴鸷)站在厚重的铅玻璃观察窗外。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空气净化系统单调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更衬出死寂。

“开始记录。”李起的声音透过口罩,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异常清晰冰冷,“案件编号:SCTU-PM-004,死者王梅;SCTU-ZH-005,死者张海;关联案件:河道无名尸(代号‘基石’)。同步进行多参数生物能量残留扫描、微观组织病理学分析、晶体植入物提取与三维建模、能量场拓扑耦合模拟。目标:确认死因,解析植入物结构与功能,揭示符号关联性。”

冰冷的指令下达,庞大的仪器阵列无声启动。高精度CT扫描仪的环形臂开始围绕王梅和张海的尸体旋转,发出低沉的嗡鸣。多光谱成像仪的光束扫过尸体表面。高灵敏度盖革计数器、磁力梯度仪、谐振波谱分析仪的探头在尸体上方谨慎移动,捕捉着任何超越常规的生物或能量信号。

王梅:电击伪装下的神经风暴与倒五芒星增压泵。

王梅的尸体相对“新鲜”,腐败程度轻微。在无影灯下,她苍白的面容依旧残留着生前的拘谨。李起的目标极其明确:撕开“意外触电”的伪装,找出真正的死亡推手,并定位那个计划留下的“签名”。

剥开“意外”的糖衣:

体表检验发现除了右手指尖那个微小的、边缘锐利的焦黑灼伤点(直径约2mm,中心炭化,周围1mm范围皮肤呈苍白色环带),全身再无其他明显外伤。无捆绑痕迹,无防卫伤。指甲缝干净,无皮屑或异物。衣物完整,无撕扯破损,符合独居女性死亡现场特征。

排除电击致死:李起的手法精准而高效。

下一步切开胸腔,暴露心脏。心肌颜色暗红,质地尚可。重点检查心外膜——典型电击死常在此处出现特有的“电流斑”,即电流入口/出口造成的皮肤金属化灼伤或组织凝固性坏死。然而,心外膜光滑,无任何异常斑痕、出血或坏死灶。冠状动脉无栓塞。

双肺膨隆,表面呈暗红色,有散在点状出血(Tardieu斑,常见于窒息,非电击特异性)。切面:无典型电击导致的肺水肿(切面大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涌出)。肺泡结构尚存,但部分区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全身骨骼无因强直性痉挛导致的骨折,肌肉无明显的电击性收缩撕裂痕迹。

根据指尖灼伤点,理论上电流通路应为“手→躯干→脚/接地”。但仔细检查双脚底皮肤、鞋袜,无任何电流出口痕迹(如穿凿性小孔或炭化点)。接地路径不明。

结论一:指尖灼伤是孤立事件,非致死性电流通过躯干的证据。王梅并非死于电击!

锁定真凶:神经兴奋性风暴与能量枯竭!

神经系统剖验:打开颅骨,暴露大脑。脑组织表面血管明显充血,脑回增宽,脑沟变浅,提示存在脑水肿。无肉眼可见的出血灶或梗死灶。

微观病理学(组织切片染色- HE, Nissl,免疫组化):这是揭示真相的关键!

大脑皮层(额叶、顶叶为主):大量神经元胞体肿胀、变形,尼氏体溶解消失,胞浆内出现空泡(空泡变性)。核固缩或溶解。神经毡结构疏松,胶质细胞(尤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肿胀。

丘脑:类似改变,部分神经元呈现“鬼影细胞”形态——胞体轮廓尚存,内部结构完全溶解。

脑干(尤其延髓网状结构、心血管中枢):神经元损伤尤为严重,大量细胞坏死崩解。局部可见微小的灶性出血(非血管破裂,更像是毛细血管在高压下渗漏)。

脊髓(颈膨大、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显著,胞体肿胀、尼氏体溶解。

神经递质与能量代谢检测(脑脊液、特定脑区匀浆液分析):

谷氨酸(兴奋性递质):浓度较正常值飙升300%以上!

GABA(抑制性递质)、甘氨酸:浓度骤降至检测下限以下!

ATP(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能量储备分子):极度枯竭,仅为正常值的10-15%!

乳酸:异常堆积,提示无氧代谢代偿失败。

活性氧(ROS)标志物:显著升高,提示氧化应激损伤。

结论二:死因为突发性、全身性、极度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与能量代谢崩溃!如同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在瞬间被注入超剂量的“兴奋剂”,神经元过度放电,耗尽了所有能量储备,引发了不可逆的兴奋毒性损伤和氧化风暴,最终导致全身神经功能(特别是维持生命的心血管、呼吸中枢)彻底衰竭!这与河道流浪汉的死因高度同源!

烙印显现:倒五芒星——应激核心的失控增压泵!

全身断层扫描(CT/MRI融合成像):扫描仪发出低沉的运行声。屏幕上,王梅身体的虚拟模型逐层构建。

李起的目光锐利如鹰,重点扫描肾上腺区域、松果体、心脏、主要神经丛。

发现在双侧肾上腺区域,显示出异常的高密度、高信号影!位置精准地位于肾上腺髓质中心!

针对性解剖与显微提取:李起的手术刀精准划开腹腔后壁组织,暴露位于肾脏上方的金黄色肾上腺。小心剥离包膜。在左侧肾上腺髓质中央,一簇幽蓝色的光芒刺破了组织的暗红!五颗米粒大小、棱角分明、散发着冰冷幽蓝光泽的结晶体,呈完美的五芒星形态排列!晶体表面光滑,折射着无影灯的光芒,内部似乎有极细微的能量流在脉动。右侧肾上腺内,是同样形态、同样大小的另一簇五芒星晶体!

微观嵌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包含晶体的肾上腺组织块进行超薄切片,置于百万倍电子显微镜下。

触目惊心的景象呈现:每一颗晶体的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纳米级的、如同活体根须般的须状结构!这些“晶须”深深地刺入、缠绕、甚至部分替代了髓质内嗜铬细胞的细胞膜和胞内结构!嗜铬细胞是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关键细胞。

在这些晶体周围,嗜铬细胞呈现出极度的肿胀、空泡化,部分细胞器崩解,仿佛被强行“榨干”了所有内容物!晶须与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也形成了异常紧密的连接,构成了一个局部的、以晶体为核心的生物-能量-神经网络!

能量场标记:使用高灵敏度生物光子成像仪(一种捕捉活体及死后微弱生物发光的技术)扫描。在松果体区域(未植入晶体),检测到一圈微弱但稳定的幽蓝色光环,如同一个被能量场激活的标记点!

三维能量拓扑建模:将双侧肾上腺的五芒星晶体簇位置坐标、松果体能量标记点坐标输入建模软件。软件构建出空间模型:两个肾上腺的五芒星位于下腹部两侧,松果体位于头颅中心深处。能量流线显示,两个五芒星的能量场向上延伸,与松果体标记点相连,在空间中形成一个倒置的五芒星立体结构!顶点指向松果体,两个底角位于肾上腺。整个结构散发着稳定、冰冷、令人心悸的幽蓝光芒。

功能推测:这组植入物,被精准放置在人体“战斗或逃跑”应激反应的核心——肾上腺髓质。晶体构成的生物-神经网络,很可能在接收外部指令后,强行、超量、失控地刺激嗜铬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自身也释放出强烈的生物电能或某种未知能量。倒五芒星立体结构则像一个高效的能量汇聚与放大装置,将这股毁灭性的能量风暴通过松果体这个“天线”导向大脑和全身神经系统!王梅体内爆发的神经兴奋风暴和能量枯竭,其源头正是这对被强行安装的、失控的“增压泵”!她的“谨慎”带来的生理稳定性,成为了测试这种“超频应激”极限的完美参数。

李起将提取出的两簇五芒星晶体分别放入特制的铅合金样本盒中。幽蓝的光芒在盒内冰冷地闪烁,如同恶魔之眼。

他在记录本上写下:“烙印类型:‘应激超载型’。植入物:双五芒星晶体簇。能量拓扑:倒五芒星立体场(指向松果体Anchor)。功能:强制诱导极端神经兴奋与能量枯竭。”

……

张海的尸体散发着旧书与死亡混合的独特气息。李起转向这位老人,目标同样清晰:戳穿“脑溢血”的伪装,找出那柄精准切断生命线的无形之刃,定位其维度烙印。

“脑溢血”假象的破灭:

开颅检验:锯开颅骨,暴露硬脑膜。硬脑膜紧张,颅内压增高。剪开硬脑膜,脑组织饱满,脑回增宽,脑沟变浅,提示弥漫性脑水肿。重点探查脑干延髓区域。

发现出血点:在延髓背外侧,靠近闩部(Obex)区域,发现一个极其微小(直径约3mm)的、呈喷射状的血肿!血肿周围脑组织被挤压,但无大面积坏死或软化。

非典型性确认:

位置异常:典型的高血压脑溢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区(如内囊)、丘脑、脑桥、小脑。发生在延髓背外侧如此精确的点位极其罕见。

形态异常:出血呈点状、喷射状,边界相对清晰,周围无慢性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壁玻璃样变性或微小动脉瘤迹象。血管破裂口在显微镜下呈现撕裂状而非梭形扩张破裂,暗示瞬间的、方向性的强大冲击力。

无病史支撑:调阅张海所有可查医疗记录(社区体检、图书馆年度体检),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均无显著异常。无中风或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一个相对健康的老人突发致命性延髓出血,概率极低。

结论一:死因并非自发性脑溢血,而是针对延髓生命中枢(心血管、呼吸中枢)的精准能量冲击导致的急性神经功能衰竭。

隐秘的钥匙孔:后颈的针孔与深层烙印。

体表复检:李起再次聚焦张海后颈发际线下那个微小的褐色针尖痕迹。使用皮肤镜高清拍照并三维建模。痕迹极其微小,直径不足0.5mm,边缘光滑,无炎症反应,说明是陈旧性(至少数周至数月前形成)。

深层组织解剖与显微分析:

逐层分离颈部肌肉(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在针孔对应深层(寰椎与枢椎棘突间左侧,紧邻头后大直肌附着点下方),发现约黄豆大小的区域,肌肉纤维颜色略深、质地稍硬。

切取该区域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 Masson三色染色),镜下: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断裂、溶解。间质胶原纤维异常增生、玻璃样变,形成星芒状瘢痕(纤维化)。局部微小血管(小静脉、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周围有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陈旧性微量出血)。无炎症细胞浸润!这彻底排除了感染或外伤可能。

电子显微镜下:部分肌纤维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局部区域可见纳米级的、类似晶体灼烧或高频震荡留下的晶格状排列的碳化痕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