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中心,高级检验室。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化学试剂的冰冷气味,李起已经换上了全套防护服,像一名准备进行高危手术的战士。
高强度无影灯下,周明远的尸体静静躺在不锈钢解剖台上,苍白,冰冷,胸膛上那个致命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终结,李起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外部检验记录。
解剖刀精准地划开皮肤、肌肉层……李起的工作如同最精密的机械,冷静、高效,不受任何情绪干扰。他仔细检查着胸腔内部,心脏的破损情况印证了他关于伤口角度的推测——刀尖避开了最大的心室,而是精准地撕裂了关键的冠状动脉和心房壁,造成了快速失血和心包填塞,死亡过程痛苦但并不算瞬间。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非典型自杀”的怀疑。
他提取了心血、胃内容物、肝脏、脑脊液等大量样本,送入快速毒物筛查系统。同时,他重点采集了脑组织、松果体附近区域以及脊髓样本,准备进行深入的神经病理学检查和神经递质水平分析。
处理完尸体,李起立刻将注意力转向更关键的物证——从周明远指甲缝提取的红色涂料颗粒,以及后颈植入点提取的微量组织。
他首先处理涂料颗粒,在超高倍率的体视显微镜下,那些微小的红色颗粒呈现出奇特的形态。它们并非均匀的颜料粉末,而是像某种……包裹着红色染料的微囊?内部似乎有更复杂的结构。李起小心翼翼地用微探针分离出几粒,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样品台。
高真空环境下,电子束扫过样品,显示器上,颗粒的微观结构纤毫毕现,李起屏住了呼吸。
关键发现!
在那些红色微囊之中,极其偶然地混杂着几颗截然不同的微粒!它们极其微小,比周围的颜料颗粒还要小一个数量级,在电子束下呈现出完美的、棱角分明的几何形态(多为规则的多面体),通体晶莹透明,如同最纯净的水晶碎屑。
然而,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透明微粒在SEM的成像下,其边缘轮廓竟然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但清晰可辨的、非电子束激发产生的冷蓝色荧光!
“晶体!”李起的心跳猛地加速!他立刻调整设备,切换到更高分辨率模式,并启动元素分析探头(EDS)。
分析结果很快显示:
元素组成:主要成分为硅(Si)、氧(O),但含有显著比例的未知元素峰(仪器数据库无法匹配),以及微量的碳(C)、钙(Ca)、磷(P)——后两者更像是生物体沾染的痕迹。
物理特性:硬度极高(探针难以划痕),结构高度有序(晶格清晰),具有异常的压电/光电效应(对微小能量刺激反应敏感,可能是冷光来源)。
李起强压住内心的震撼,立刻将这几颗珍贵的透明晶体微粒小心翼翼地转移到更精密的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取样本准备进行生物相容性和神经活性测试。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些晶体,就是连接所有案件、贯穿“普罗米修斯计划”的核心钥匙!
他马不停蹄地开始分析后颈植入点提取的微量组织,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他对组织样本进行了快速DNA测序(与周明远本人进行比对确认位置)和蛋白质组学筛查。
结果令人心惊:
DNA残留:发现了极其微量的、不属于周明远本人的、高度降解的DNA片段。序列破碎,数据库比对无结果,但基因片段显示出非自然的编辑痕迹(非正常突变,有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特征)。
蛋白质残留:检测到几种异常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合成肽链碎片。这些肽链的结构极其复杂且不稳定,设计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快速降解,同时残留物显示出能与神经系统特定受体(如NMDA受体、血清素受体)强力结合的特性!这解释了植入体如何能在自毁后依旧残留影响(干扰神经递质)。
炎症因子风暴:组织样本中促炎因子(如IL-1β, TNF-α)水平异常飙升,远超正常创伤反应,表明植入物或其降解产物引发了机体强烈的神经免疫排斥反应,这极可能是导致周明远死前神经递质紊乱(尸检初步支持)、精神崩溃的重要推手!
李起看着屏幕上滚动的一系列复杂数据和显微图像,后背升起一股寒意,植入体本身是高度生物工程的产物,结合了基因编辑片段和强效神经活性肽,设计目标就是深度、快速、隐蔽地控制宿主神经系统,并在完成任务或暴露风险时彻底自毁,只留下难以追踪的生物化学“幽灵”!
这技术,远超当前公开的任何生物医学前沿!
他立刻将这些爆炸性的初步发现,连同几张最关键的晶体SEM图像、生物组织分析图谱,整理成一份加密简报,发送给陈乔。
标题触目惊心:《“镜中魅影”案关键物证初步分析:发现未知晶体(同源物证!)及高度生物工程化神经植入体残留》。
SCTU办公室。
陈乔面前的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王警官发来的初步调查报告:
周明远背景:确认其顶级心理医生身份,专长创伤后遗症(PTSD)治疗和潜意识引导(包括催眠疗法),客户非富即贵,保密等级极高。
近期公开行程无异常,无财务纠纷,无已知情敌或重大矛盾。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案发前三天的一个高端心理学论坛,发言正常。
别墅安保:确认案发时段(凌晨2:15-2:30)遭受持续约15秒的强电磁脉冲(EMP)攻击,导致主备电源瞬间波动,监控存储中断,所有电子门锁和警报系统静默失效。
EMP源未知,技术手段高超,未留下可追踪的物理发射器痕迹(与废弃工厂屏蔽手法类似,但更高效)。
特殊涂料:初步嗅辨和快速化学检测显示,其主要成分为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无机矿物颜料,并添加了某种未知的有机溶剂(散发特殊甜腻气味)。具体配方需进一步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来源可疑,非市面常见产品。
病号服与拆信刀:病号服为无标识廉价产品,广泛流通,难以溯源,拆信刀初步判断为真古董(19世纪欧洲风格),但周明远收藏目录中无此物,来源不明。
凶器上只提取到周明远本人的指纹(握持处),无其他有效痕迹。
匿名客户:周明远的加密客户名单正在申请破解权限。其助理透露,周博士近期私下提及过几位“背景特殊”、“要求绝对匿名”且“潜意识防御极强”的新客户,似乎让他感到“棘手”和“兴趣浓厚”,具体信息不明。
线索繁杂,但都指向迷雾。
陈乔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角落,沈斯还在他的行军床上,但已经坐了起来,背靠着墙,膝盖上放着笔记本,正全神贯注、近乎偏执地记录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的侧脸依旧苍白,但眼神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专注和……愤怒?那是陈乔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过的强烈情绪。
就在这时,李起的加密简报如同重磅炸弹般出现在陈乔的电脑屏幕上。
“发现未知晶体(同源物证!)”这几个字像闪电一样劈中了陈乔!她迅速点开简报,
……
SCTU临时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李起那份加密简报在陈乔电脑屏幕上发出的冷光,以及窗外城市永不熄灭的背景噪音。
晶体——这神秘、诡异、贯穿所有死亡的核心物证——在“镜中魅影”现场再次被发现,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指向深渊的探灯。
陈乔的目光扫过办公室。
角落行军床上的沈斯已经坐直身体,笔记本摊在膝上,笔尖悬停,苍白的脸上交织着震惊、愤怒和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
晶体与他那被唤醒的实验室记忆紧密相连,这发现像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了他心中积压的恐惧与困惑,将其转化为熊熊燃烧的求证欲。
靠窗椅子上的白魇裹着一条薄毯,闭目靠在椅背上,脸色依旧灰败,但呼吸已平稳许多。听到“晶体”二字,她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并未睁开,只是搭在扶手上的指尖不易察觉地收紧,仿佛再次触摸到了镜厅里那冰冷粘稠的涂料和其中蕴含的、令人作呕的“指令流”。
至于那一张空位……李起仍在法医中心的微观世界里奋战。
“都听到了?”陈乔的声音打破沉寂,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确认,“李起在周博士指甲缝的涂料颗粒里,分离出了那种晶体。与赵铭血液里的‘X物质’、废弃工厂的碎屑、声波武器里的粉末,同源物质!同时,后颈植入体确认为高度生物工程产物,目标是深度神经控制!模仿者,或者说他们背后的组织,掌握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技术!”
她站起身,走到办公室中央一块临时充当案情板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动作果断有力。
“现在,整合信息,协作解谜!”陈乔的笔尖重重敲在白板上,“我们的目标:破解‘镜中魅影’的手法,定位幕后实验室,理解‘普罗米修斯计划’的核心!每个人,从你们的专业领域出发,共享一切信息,任何碎片都可能是钥匙!”
法医中心,微观宇宙的征服者,李起。
法医中心高级检验室的灯光亮如白昼,空气中弥漫着臭氧、消毒水和精密仪器运转的微鸣。李起仿佛化身为一尊冰冷的、不知疲倦的机械之神,他的世界只剩下显微镜目镜下的微观景象和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洪流。
他的面前,摆放着几个特制的样本盒:
1.“镜中魅影”晶体微粒:从周明远指甲缝涂料中分离出的、棱角分明、散发微弱冷蓝荧光的透明晶体。
2.赵铭案“X物质”样本:从受害者血液中分离提纯的残留物。
3.废弃工厂据点碎屑样本:现场提取的微小结晶体。
4.“无声和弦”声波武器粉末样本:从武器核心元件提取的同源晶体粉末。
李起的战斗是无声的,却惊心动魄。他动用了实验室几乎所有顶尖设备:
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四份晶体样本进行纳米级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成像。
结果显示:所有样本晶体形态高度一致!皆为规则的多面体(多为十二面体或截角八面体),表面光滑无缺陷,棱角锐利如刀锋。元素分析(EDS)图谱叠加对比:核心元素均为硅(Si)、氧(O),并含有完全一致的、无法匹配数据库的“未知元素峰”(标记为Ux-1)!*比例差异极小,在仪器误差范围内。同时,都检测到微量碳(C)、钙(Ca)、磷(P)等生物沾染痕迹。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晶体内部结构,衍射图谱显示出极其尖锐、对称的峰位。所有样本的衍射图谱几乎完全重叠!证明其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空间群)完全相同!这是一种地球上从未记录过的、具有高度有序性的独特晶体结构。
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晶体的分子振动和化学键信息。光谱显示出独特的、不属于任何已知硅氧化合物的特征峰,尤其是Ux-1元素相关的振动模式异常活跃且能量集中。
微弱能量辐射探测阵列:这是李起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包括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低温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自制的探测装置。当极其微弱的能量(特定频率电磁波、声波、甚至生物电模拟信号)施加到晶体样本时,探测器捕捉到了同步的、微弱但清晰的能量辐射响应!响应模式与刺激频率直接相关,且具有非线性放大效应——特定频率的微弱输入能引发超出比例的能量输出!更关键的是,所有样本的响应频率阈值和放大曲线高度吻合!
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皿实验(初步):在严格隔离的生物安全柜内,李起将极其微量的晶体粉末(附着于纳米载体)置入培养着大鼠海马体神经元的培养皿中。通过微电极阵列监测神经元活动。结果令人心惊:当施加特定频率(与微弱能量探测中发现的响应频率一致)的微弱电磁场刺激时,晶体附近的神经元集群放电模式出现显著且同步化的改变!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性增高、同步化振荡、甚至出现类似癫痫样放电!停止刺激后,部分异常活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未受刺激的对照组神经元则活动正常。
李起摘下护目镜,揉了揉因长时间凝视屏幕而酸涩的眼睛。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他面前的屏幕上,四份晶体样本的各项数据图谱如同四胞胎般高度重叠,唯一的区别是来源标签。
核心结论在他脑中如同惊雷般炸响,他立刻在加密终端上输入:【最终分析报告:晶体同源性确认及特性推断】。
同源性铁证:形态学、元素组成、晶体结构、能量响应特性、初步生物效应——所有来源晶体样本为100%同种物质!非地球已知矿物或人造材料。暂定名:“Ψ-Crystal”(Psi-Crystal)。
核心特性:
1.能量敏感与放大:对特定频率范围的微弱能量刺激(电磁、声波、可能包括生物电)具有高度敏感性,并能非线性放大输出能量。作用类似“能量天线” “放大器”。
2.神经交互性:初步实验表明,Ψ-Crystal在特定能量激发下,能显著影响甚至操控附近神经元集群的电活动模式(兴奋性、同步性)。作用靶点高度指向大脑边缘系统(主管情绪、记忆、本能)!
3.推测应用:
指令接收与传递:可作为微型“接收器”,接收外部特定频率指令信号,并通过能量放大/转化影响植入者神经系统(如结合植入体)。
情绪/感知放大与干扰:在特定环境(如镜厅的符号阵)中,Ψ-Crystal可被环境能量(光、声、甚至精神场?)激活,放大受害者的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扭曲其感知(制造幻觉),突破心理防线。
行为引导:在深度控制状态下(如植入体作用),结合强化的负面情绪和扭曲感知,可能引导受害者做出预设行为(如自杀)。
“普罗米修斯计划”核心科技:Ψ-Crystal是实现神经控制、意识干扰、甚至可能进行“灵感”投射(沈斯案例)的关键物质基础!是连接所有案件、所有受害者的“幽灵线”!
这份报告,连同详实的数据图谱和实验视频片段,被第一时间发送回SCTU办公室。李起靠在冰冷的实验台上,看着培养皿中那些在晶体影响下疯狂放电的神经元,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升起。他们面对的,是一种能直接“拨弄”人类大脑琴弦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