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学习会上被林磊反将一军,刘海中憋了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脸黑得像锅底,好几天在院里看见林磊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林磊根本不在意,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个临时起意、却必须立刻付诸实施的“技术攻关”项目上。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为了堵刘海中的嘴,更是为自己打造一道坚实的护身符。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刻,没有什么比“提高生产”更能站得住脚的理由了。

他选择的突破口,是车间里常年批量生产的一种常见齿轮部件。这种齿轮加工工序繁琐,尤其是齿坯的固定和找正,非常耗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体效率。

连续几个晚上,他泡在车间里(现在他有充足的理由留下加班),利用那几台暂时停用的精密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合系统灌输的夹具设计原理和前世的一些模糊记忆,疯狂地进行着计算和草图绘制。

【消耗10点情绪值,兑换《机床夹具设计基础》一小时深度阅读权限。】

【消耗5点情绪值,小幅提升专注力与计算效率。】

系统能量再次派上用场,化作灵感和思路,流淌在他的笔尖。

终于,在几天后,一份虽然字迹略显潦草、但数据详实、图文并茂的技术方案草图完成了。他并没有设计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而是一个结构相对简单、却非常巧妙的快换夹具方案。

这个夹具的核心思路是利用一套偏心轮和定位销的组合,实现齿坯的快速夹紧和初步定位,将原本需要反复敲打、百分表找正的装夹时间,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因为定位更准确,次品率也能有所下降。

方案完成后,他没有立刻上交,而是先找到了车间里一位以手艺好、为人也相对正派著称的八级老钳工——钱师傅。这位钱师傅平时不太参与是非,但对技术极为痴迷。

林磊态度谦逊地将方案草稿递给钱师傅:“钱师傅,打扰您。我琢磨了个齿轮装夹的小玩意儿,画了个草图,心里没底,想请您这位老前辈给把把关,看看有没有啥根本性的错误,或者能改进的地方。”

钱师傅有些意外地接过草图,起初并没太在意,一个学徒工能琢磨出啥?但当他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几眼后,神色逐渐变得凝重和专注起来。

“咦?这个偏心轮联动设计…有点意思…”他手指点着图纸,喃喃自语,“省去了螺旋压板…用定位销限位…嗯…虽然粗糙了点,但思路是通的!确实能省不少事!”

他越看越投入,甚至拿出自己的计算尺比划了几下,最后抬起头,看着林磊,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赞赏:“小子,这真是你自己想的?”

“瞎琢磨的,很多地方还不成熟,就怕不符合实际。”林磊保持低调。

“好!好啊!”钱师傅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肯动脑子!是块搞技术的料!这方案没啥大毛病,细节上再打磨一下,绝对能用!能大大提高效率!”

有了钱师傅的初步认可,林磊心里有了底。他立刻趁热打铁,将方案重新誊抄工整,附上简单的效益测算(节省工时、降低废品率),然后在一次车间生产协调会结束后,当着车间主任、技术员以及几位老师傅(包括脸色不善的刘海中)的面,将方案正式提交了上去。

“李主任,张技术员,各位师傅,”林磊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这是我根据上次学习会精神,思考的关于如何提高齿轮生产效率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快换夹具的初步方案,请各位领导老师傅批评指正。如果有一点点可行之处,我愿意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把它做出来,试试效果。”

他没有提刘海中,没有提批判,只提“学习会精神”和“提高生产”。

李主任正愁最近气氛压抑影响生产,看到有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还是林磊这个“福将”提出的,顿时大感兴趣,接过方案仔细看了起来。

技术员小张也凑过来看,一边看一边点头:“这个思路…确实巧妙!理论上完全可行!”

几位老师傅传阅着,大多也表示认可,尤其是钱师傅,还主动补充了几句优点。

刘海中伸着脖子也想看,但又拉不下脸,只能阴阳怪气地嘟囔:“花里胡哨…别是中看不中用…”

李主任没理他,看完方案,又听到技术员和老师傅们的肯定,当即拍板:“好!林磊同志这个方案很好!切实体现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我看可以试!这样,林磊,我给你批条子,你需要什么材料、零件,去库房领!再让钱师傅和張技术员帮你把关!尽快把样品做出来!”

“谢谢主任!谢谢钱师傅、张技术员!我一定努力!”林磊立刻表态。

于是,一场原本可能指向他的批判风波,就这样被他巧妙地转化为一项得到官方支持的技术攻关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林磊名正言顺地泡在了车间里。领材料、加工零件、组装调试…有钱师傅的偶尔指点和技术员的协助,进展颇为顺利。

刘海中几次想找茬,但看到林磊确实是在忙活正经的生产改进,而且有主任的支持,也只能干瞪眼,无处下嘴。

【负面情绪 15(来自刘海中的憋闷与嫉妒)】

【认可 10,期待 5(来自车间主任与技术员)】

几天后,一个看起来有些粗糙但结构完整的快换夹具样品,出现在了林磊的工作台上。

首次测试,效果惊人!

更换一个齿坯的装夹时间,从原来的平均三分多钟,缩短到了不到一分钟!而且因为定位准确,加工出的第一个齿轮件,精度完全达标!

围观的钱师傅和技术员都忍不住叫好。李主任闻讯赶来,亲眼看到效果后,更是大喜过望!

“太好了!林磊!你又立了一功!这东西要是推广开,咱们车间齿轮加工效率能提升一大截!”李主任兴奋地拍着林磊的肩膀。

很快,车间决定先小范围推广试用几个工位。

林磊以生产拒批判的策略,大获成功。

他不仅安然度过了这次危机,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技术革新能手”的形象,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牢牢锁定在了“生产”这个安全区内。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场愈演愈烈的风暴边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