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了以防万一,回去以后,恶人先告状,就说你们中了白云峰的死间计;”
“是他暴露了你们的作战计划,是他故意把你们引进我们的包围圈的,也是他故意以水陆夹击的名义,把你们和日本人分开以便我们各个击破的;”
“甚至是他在战前使用激将法,怂恿你先行行动,甚至是是他利用石雄信一不得不优先考虑救你的心理,诱使这位中队长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战场决策,懂么?”
杨铸笑眯眯地看着他,像极了一个无耻的传销头子:
“他带人跑到双鸭山围剿我们,结果两个连的绥靖军加一个小队的日本兵全军覆没;”
“他带着你们今天跑过来夹击我们,富锦分舰队七成的船只,以及整整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全军覆没,便是最有利的证据。”
“没人能相信一伙只有百来号轻重伤员的抗联残军真的有这个本事吃掉数倍于他、还有着各种轻重武器碾压的正规军;”
“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位十一军的参谋长,当初的叛变本来就是一场阴谋;”
“一场既可以消灭十一军中想要架空他的新明山队,”
“又能帮着老明山报仇,还能给自己捞功劳的大阴谋;”
“他其实本身就是老明山的一员,祁大当家的久久不归,他想收服老明山这群骄兵悍将,坐上那个位置……懂?”
这顶帽子扣的极有说服力。
在正面战场上,中日两国的军人打出5:1,乃至7:1的交换比乃是常态。
这还是正规军,换成是诸如抗联这类“地方性”游击武装抵抗力量,按照过往的经验,分队规模以上的正面战斗中,打出10:1,甚至打出15:1的交换比才正常。
所以哪怕是最精通中国国情的日军参谋来了,也绝对不会相信一伙人数只有百来号人的残军,真的有本事全歼整整一个日军中队……这其中的夸张之处,堪比中国男足夺下大力神杯。
所以,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日本人被卖了,而且被卖的干干净净。
还是那句话,华夏这片土地上固然盛产汉奸,但却也从不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刚烈英雄……更何况三场战斗打下来,老明山的战斗力展现无疑,没人会对这么一群强悍无比,但却群龙无首的部队不心动。
所以,身为十一军的参谋长,身为名义上最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的白云峰,
先是假敌之手消灭那些不听话的新明山,
然后委曲求全地带着家眷和部下投降,
在获得了日本人的信任后,泄露日军的作战计划,把日军引到老明山精心准备好的埋伏圈中给自己捞战绩,实在是太合理了。
说到这,杨铸顿了顿,笑的很自信:“而且跟绥靖军不一样,水上军毕竟是远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水上武装力量。”
“日本陆军部本来就缺乏舰艇补充不说,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水军人才。”
“再加上富锦分舰队的直接管理上级是位于哈尔滨的水上军司令部,第四师团又跟陆军部和其它甲种师团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相信我,只要这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一抛出来,而你们又有七十多个部下齐齐作证,佳木斯那边是绝对不会死揪着不放的。”
黎毅看着一脸微笑的杨铸,心中只觉得毛骨悚然。
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毒了。
只要自己能在天黑前赶回去上演一出哭戏,白云峰就算是彻底没有再回佳木斯的机会了……或者说,就算回去了,也只有屈打成招这一条路可走。
除此之外,自己只要演上这出戏,以后除了乖乖站在明山队这边之外,同样也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带头砍下阵亡日本兵的脑袋铸京观这件事,或许可以等到第四师团调走之后向接任防务的师团坦白认罪。
鉴于第四师团在日军体系里被视作人见人厌的毒瘤和另类,自己坦白认罪之后,新的师团长看在自己是出于无奈自保,或许大概率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
但是伙同叛匪一起陷害同僚,甚至因此造成了后续剿匪政策上的严重失误,那自己这颗脑袋是决计保不住了……谎报军情、陷害同僚、误导决策,这三条无论是哪一条,都是直接枪毙的大罪。
然而……
现在必死,还是以后可能死?
面对着这种二选一的问题,黎毅很聪明地点了点头:“杨长官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等会儿,我会跟电讯科的那几位同仁,好好沟通沟通的。”
说完,有些不安地看着杨铸:“只不过,我们今天发的每一份电报,都会被佳木斯的电讯中转站和监听站抄录备份,所以……待会儿可能要借用一下缴获的电台,以石雄信一的名义,补发几份绝密电报。”
一般情况下,日伪军发出的电报一定会在佳木斯的电讯部门留下纸质备份,这些电报上备具的通讯日志与时间戳是无法篡改的“时间线”,
只要日本人把这些电报上的内容按照时间线串起来,那么即便是杨铸想出来的理由极有说服力,黎毅回去后依然会被严重怀疑……这也是黎毅回去后,面临日军情报核对时,必须要解决的BUG。
但这有个例外。
那就是上面标注着“阅后即焚”的绝密情报。
虽然说石雄信一只是个大尉,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这个资格发出绝密级电报的。
但如果他电报呈报的对象是师团长松井命,
而电报的内容是诸如“白云峰是叛徒,恳请立即逮捕白云峰的妻子和挺进队的家眷”、“我方中了圈套,情况万分紧急,请求师部立刻派兵增援”、“我已决心玉碎,恳请师团长为我报仇”这些内容呢?
这些电报内容乍看之下似乎跟黎毅回去后如何圆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如果掌握好发报时间,与之前的电报时间戳形成一种很有些玄妙的交叉印证,把人带入一种思维陷阱,那就两码事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幸好杨铸他们在回援时玩的是斩首战术,也幸好在第一时间就把石雄信一和指挥所里的所有人员全干掉了,否则要想修补这个BUG,却是千难万难了。
杨铸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会让手底下的弟兄一个小时后再制造一点爆炸现场的,不然你光在电报的时间戳上做迷魂阵也是不够的。”
以当下的解剖学和刑侦学水平,军医是无法辨别那些日军究竟是2小时前死的还是4小时之前的;
在时间没有拉长到出现尸斑之前,军医只能通过尸温来大致确定死亡时间,而在四月初的低温情况下,加之尸体又被剥去了衣服,神仙来了也没法把死亡时间真正确定掉。
所以,现场的爆炸残迹和余火,便成了唯一能锁定时间的依据……而这玩意,同样是信息交叉印证的重要一环。
一句话,不要小看日军宪兵部队和特高科的能力。
虽然“白云峰是死间”这个理由极具说服力,但如果不能做好细节掩饰,黎毅回去后依旧很容易露出马脚。
黎毅闻言大喜:“如此,就太谢谢杨长官了。”
………………
一个小时后。
目送着那七十多名水上军登船离开,坐靠在石墙下的胡永波看着逐渐远去的利民级炮艇,语气充满着惋惜:“可惜了,那么好的船,那么粗的炮。”
杨铸闻言笑了笑:“一艘小炮艇而已,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做人要懂得取舍。”
胡永波点了点头:“也对……接下来打算怎么安排?”
杨铸扭头看了看那一满地的各式装备,以及正在把阵亡弟兄的尸体往缴获的卡车和骡车上抬的家眷们,额头的青筋闪了闪。
“现在情况暂时安全了,明山队在岗草甸子的那处秘营可以启用了,把受伤的弟兄们全转移过去,把阵亡的弟兄好好安葬。”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所有弟兄给我乖乖的养伤,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全部用上,就算遇到突发情况也必须立即转移,以保全战力为第一要务。”
“等到弟兄们的伤养好点,我再带着弟兄们玩一趟大的。”
把“以保全战力为第一要务”这几个字咬的有点重,杨铸的语气里充满自信:“只要一切顺利,要不了多久,咱们明山队就可以快速破局,基本上摆脱我们的战略被动了!”
哦?
胡永波有些讶异地扫了一眼仿佛愈加胸有成竹起来的杨铸。
没想到,对方之前前说的那些话,好像是……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