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54 第11章

作者:李义逐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15 22:51:5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一座诗城】

血里的红

都扛着诗的砖‖

眼里的窗

收尽外头所有的亮‖

不借半分外光

我一人

便是一座诗城

赏析:

《一座诗城》赏析:把自我活成诗的城池,自带千钧气场

这首诗的“霸气”,从不是喊出来的张扬,而是把身体的每一处都变成“建城的力量”——从血到眼,再到最后的自我宣告,每一句都透着“不借外物、自成天地”的磅礴,把“我即诗城”的底气,焊在每个意象里。

1. “扛着砖”:让灵感的运输,满是千钧力道

开篇“血里的红,都扛着诗的砖”,妙在“扛”字的硬气。“红”是流动的红细胞,本是轻盈的存在,却用“扛”——这个带着负重感、甚至有点粗粝的动词,把“运输灵感”从温柔的酝酿,变成了掷地有声的“建设”。不是“驮”“载”的轻装,是“扛”着砖去筑城的架势,仿佛每一滴血里的红,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诗的根基,稳稳扎在自己的骨血里,连身体内部的灵感流动,都带着“自己动手建城”的霸气。

2. “收尽亮”:让外界的意象,全成我的囊中之物

“眼里的窗,收尽外头所有的亮”,这一句的底气在“收尽”二字。“亮”是外界的诗意图象——可能是风、是叶、是星,但诗人不说“吸收”“接纳”,只说“收尽”,像张开一张无死角的网,把外头所有能成诗的“亮”,全拢进自己的眼里。没有“挑选”“取舍”的谦逊,只有“所有”的囊括,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不过是为“我的诗城”准备的材料,眼一抬,就全成了我的,这份对“素材”的绝对掌控,把“向外汲取”写成了“向内收纳”的霸气。

3. “不借光,便是城”:把独立的底气,砸成最后的宣告

最后三句“不借半分外光,我一人,便是一座诗城”,是整首诗的“定音锤”。“不借半分”的决绝,斩断了对任何外物的依赖——不用借别人的灵感,不用靠外界的认可,连“光”这种最基础的“助力”都不要;而“我一人,便是一座诗城”,没有铺垫,没有修饰,直接把“我”和“诗城”画上等号。不是“我像诗城”“我建了诗城”,是“我便是”——把自我的体量,抬到“城池”的高度,一人即一域,自成完整的诗的世界,这份“无需依附、我即全部”的笃定,才是最戳人的霸气。

整首诗读下来,像看一个人亲手筑城:用血里的红扛砖,用眼里的窗收料,最后一挥手,宣告“我自己就是整座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自我”的力量,写得比城池还坚固——原来最狠的霸气,不是征服外界,是活成自己的诗的疆土,不借一寸光,也能亮成一座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