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58 第6章

作者:李义逐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15 19:52:1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题黄山】

山雄立仙手,松劲绕云腰。

霞客曾探胜,云海逐昏朝。

赏析:

《题黄山》赏析

此诗四句二十字,以“形—景—史—韵”为脉络,将黄山的自然奇绝与人文印记熔于一炉,既绘其“壮貌”,更传其“灵魂”。

首句“山雄立仙手”,以神妙比喻破题——将黄山突兀耸立的山峦比作“仙人之手”,既状写其形态之奇:黄山群峰多孤峭挺拔、轮廓舒展,恰如仙手擎天,自带超凡气度;又点出其“仙气”:“仙手”的喻体让自然山峦脱离凡俗,暗合黄山“天下第一奇山”的空灵意境,开篇便以“雄”与“仙”二字,立住黄山的核心气质。

次句“松劲绕云腰”承接山景,铺展细节。“松劲”写黄山“四绝”之奇松,突出其坚韧不屈的姿态;“绕云腰”则将松与云海勾连——奇松多生于山腰云际,仿佛缠绕着山峦的“云之腰”,既具象化了松的生长环境,又以“绕”字赋予画面动态,让“仙手”般的山、苍劲的松、缥缈的云,构成层次分明的立体图景,尽显黄山的清幽与灵动。

第三句“霞客曾探胜”引入人文典故,为自然之景注入历史厚度。“霞客”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其两次游历黄山、写下《游黄山日记》的往事,是黄山人文脉络的重要一笔。“探胜”二字不仅写徐霞客对黄山奇景的探寻,更暗指黄山的“胜”是经历史见证的真奇绝,让山水从“自然之美”升华为“被认知、被铭记的文化之美”,避免了写景的单薄。

末句“云海逐昏朝”收束全诗,回归自然却拓展了时空。“云海”是黄山“四绝”的核心,“逐昏朝”三字写尽其动态:云海随日出日落、晨昏交替而变幻,时而奔涌如浪,时而静如镜面,既呼应了首句“仙手”山的空灵,又以“昏朝”的时间维度,与前句“曾探胜”的历史维度相契——徐霞客当年所见的云海,如今仍在晨昏间流转,让“古之胜景”与“今之奇观”相连,余韵悠长。

全诗从“山之形”到“松云之景”,再到“人之史”,最后归于“云海之韵”,由近及远、由静及动、由实及虚,二十字便浓缩了黄山的自然特质与人文底蕴,堪称“以极简笔墨,写尽黄山风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