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冬日来得比别处更早一些。十月初,山间已覆上一层薄雪,古墓外的松柏依然苍翠,只是针叶边缘结了晶莹的冰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爹,这一招'浪迹天涯'我练得可对?“
古墓前的空地上,一个约莫十四岁的少年手持木剑,身形转动间使出一招全真剑法。他眉目清秀,右眼角下一点泪痣,活脱脱是少年杨过的模样。
杨过倚在一株老松旁,独臂抱胸,闻言微微一笑:“形是对了,但意还差得远。全真剑法讲究中正平和,你使出来却带着咱们古墓派的轻灵跳脱。“他走上前,单手握住儿子持剑的手,“看好了,这一招重在步伐沉稳,剑随身走...“
话音未落,杨过耳尖微动,脸色骤变。他一把将杨思龙拉到身后,独臂一挥,三枚玉蜂针已激射而出。
“叮叮叮“三声脆响,针芒被三柄飞刀拦下,深深钉入松树树干。
“好一个'神雕大侠',十六年不出江湖,身手却不减当年。“伴随着阴冷的笑声,十余个道士装束的人从林间走出。为首者约莫三十岁,面容白净,眉间一点朱砂,手持拂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杨过眯起独眼:“阁下何人?为何擅闯我古墓禁地?“
“贫道凌霄子,全真教掌教赵志敬座下首徒。“道士拱手作揖,动作恭敬,眼中却闪着寒光,“奉掌教之命,特来取回《九阴真经》。“
杨过闻言大笑:“可笑!《九阴真经》何时成了全真教之物?当年重阳真人从不说这等话。“
凌霄子面色不变:“杨大侠有所不知。十六年前襄阳城破,中原武林典籍流散。我全真教身为玄门正宗,自当担起保管之责。听闻《九阴真经》一直在古墓之中,为免落入奸人之手...“
“放屁!“杨思龙从父亲身后跳出,小脸气得通红,“你们分明是来抢东西的!“
“思龙!“杨过低喝一声,将儿子拉回身后,沉声道,“凌霄道长,请回吧。古墓中确无《九阴真经》,即便有,也不会交给心怀不轨之人。“
凌霄子眼中寒光一闪:“杨大侠这是不给全真教面子了?“
“面子?“杨过冷笑,“赵志敬也配谈面子?当年他勾结蒙古人,害死丘处机道长,这笔账我还没跟他算呢!“
“既如此...“凌霄子拂尘一挥,“得罪了!“
十余名道士同时出手,剑光如网罩向杨过父子。杨过不慌不忙,独臂一挥,袖中飞出十余枚玉蜂针,精准地击中每一柄长剑的剑尖。只听一阵“叮当“声响,道士们手中长剑尽数折断。
凌霄子脸色大变,显然没料到杨过武功精进至此。他厉喝一声,弃拂尘用掌,一掌拍向杨过胸口。这一掌出时无声无息,临近时却突然爆发出闷雷般的响声。
“密宗大手印?“杨过眼中精光暴涨,“全真教何时学了蒙古密宗的功夫?“说话间,他身形不动,独臂轻飘飘迎上,两掌相触,竟无半点声响。
凌霄子连退三步,嘴角渗出一丝鲜血,脸色惊骇:“你...你的内力...“
“滚吧。“杨过收掌而立,“告诉赵志敬,若再敢来犯,我必亲上重阳宫取他首级!“
凌霄子咬牙挥手,众道士搀扶着他狼狈离去。
“爹,他们...“杨思龙正要说话,却被杨过制止。
“先进古墓。“杨过神色凝重,拉着儿子快步进入古墓,启动机关封住入口。
古墓深处,小龙女正在石室中教导郭山河剑法。见丈夫面色有异,她停下动作:“过儿,出了何事?“
杨过简单说明情况,小龙女眉头微蹙:“全真教虽与我们有隙,但向来以名门正派自居,怎会突然发难?“
“问题就在于此。“杨过沉声道,“那凌霄子的武功路数诡异,最后一掌分明是蒙古密宗的功夫。我怀疑...“
话音未落,忽听古墓深处传来“轰“的一声闷响。四人脸色齐变,那是密室方向!
杨过与小龙女对视一眼,同时施展轻功奔向声源处。密室门前,机关已被触发,石门半开。杨过警惕地进入,只见室内典籍完好,但墙上却多了一行用红色颜料画出的古怪符号。
“这是...“小龙女轻触符号,指尖沾上些许红色粉末,放在鼻下一闻,“朱砂混合了人血。“
杨过凝视那符号,独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这是藏文,意思是'龙魂归来'。十六年前,我在西域见过类似的标记——那是金轮法王一脉专用的密符。“
“蒙古人?“随后赶到的郭山河问道。这少年比杨思龙略高,眉目间依稀有郭靖的影子,只是眼神更为锐利。
杨过点头:“恐怕事情不简单。全真教、蒙古密宗、失踪的《九阴真经》...这些绝非巧合。“
当晚,杨过与小龙女在石室中长谈。
“龙儿,我需出山一探。“杨过轻抚妻子依旧如少女般光滑的面颊,“江湖恐有变故。“
小龙女握住丈夫的手:“我与你同去。“
杨过摇头:“古墓需人守护,两个孩子也需要你。我独自行动更为方便。“
小龙女凝视丈夫良久,轻叹一声:“万事小心。一月不归,我必去寻你。“
次日黎明,杨过悄然离开古墓,独臂负剑,身影很快消失在终南山的晨雾中。
他不知,这一去,将揭开一个震动武林的巨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