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时嘟囔道,“还要上门一家家的去问呀,那多难为情!”
朱父见自己儿子这副窝囊样,张嘴就又骂起来,
“叫你问就去问,哪那么多废话?天天吵着做生意,你姐夫真正带着你干你又不乐意了是不!”
蔡家豪这时也严肃起来,
“做生意就是求着人家来买东西,你不拉下脸来主动去找人家沟通,生意怎么做?”
“听听你姐夫说的,好好学着点!”
朱春时想了想,终于鼓起勇气,“好,我干!”
蔡家豪这才点点头,心说大舅哥你这样子我还能带一带。
他想了想,又提醒朱春时,“今天已经是七月十一了,你还有明天一天的时间。
“你最好带上纸笔,把各家各户的名字还有他们需要的斤两通通记下来,然后交给我。
“最晚明晚就要交到我那里了。因为我还要去找猪源,去联系养猪户。”
朱春时认真的点点头,“好!”
“还有你千万记得记得,问的时候,千万要提醒他们把钱准备好,我们是不允许赊账的。
“丑话要说在前头。
“如果有些人不理解,骂你了,你就忍着。大不了我们不做这些人的生意。”
“这……好吧!”
朱母听到蔡家豪说的话,便转头看向自己儿子,
“春时,要不你现在就去问吧。趁着这会儿乡亲们刚吃完饭还没睡,你抓紧时间赶紧上门去问问。”
蔡家豪也附合道:“对!这对你来说是一笔无本的买卖,你只需跑跑腿、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分钱了。
“这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住!”
朱春时想了想,立即站起来,“爹,你来给姐夫泡茶,我要出去办事去。”
他说完就进了里屋翻翻找找,一会儿出来,手上拿着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就直奔院门外去了。
朱父一边给蔡家豪倒茶,一边道,“这才像话。”
又看向蔡家豪,“阿豪啊,那你就好好带带他。
“这小子,一天天眼高手低的!让他跟你学一学,我也放心点。”
朱春兰对她娘说,“这过节的,家家户户都需要准备点猪肉,说不定咱们靠这个机会还真能赚些钱呢。
“蔡家沟那边的乡亲们我都问过了,他们加起来总共定了一百九十多斤呢!”
“哟,是嘛!一百九十多斤,那不得有一头猪了?”
朱母说完看向蔡家豪,“阿豪你放心,赶明儿我也帮忙去问问。
“咱这竹桥村是大村,要的猪肉肯定不比你们蔡家沟少。”
这时,有个高个子女人突然找上门来,热情的喊着打招呼,
“春兰她爹娘,你们都吃过晚饭了吧?”
众人齐齐往院门口那看去,朱母也立即热情的站起来招呼,
“哟,香梅婶子,快进来喝茶!我们都吃过了,你吃了吗?”
“吃了吃了!”
香梅婶子笑嘻嘻的跨过院门,看到蔡家豪,
“哟,你家女婿也在啊?真赶巧了。”
朱母赶紧拉了张椅子请香梅婶子坐下,自己也陪着在后者身边坐下,
“怎么啦,香梅婶子?”
香梅嫂子看了看蔡家豪,笑呵呵的对朱母说道:
“这不是听说你这女婿当猪肉佬了嘛。我家里养了几头猪,本来想过来找你帮忙问问,看看阿豪收不收的吗?”
肚子饿了刚好有人给送饭吃,这敢情好!
蔡家豪赶紧抢话,声音却不急不徐,
“收的收的,我们的收购价是一斤1块钱。”
香梅嫂子听到这答案,脸上更加开心,
“所以我说这事不就赶巧了嘛!这价钱合理。
“那阿豪,你什么时候上我家来收猪?”
蔡家豪从囗袋里掏出烟来,先派了一根给老丈人,自己嘴里叼了一根,慢慢抽完了一口,这才说道,
“我得先去看看猪先。”
“那你现在有空,要不我们这就去看看我家猪怎么样?”
蔡家豪点点头,“行,那请香梅婶带路,我这就去看。”
他说着便站了起来。
“好,我给你带路。”
香梅嫂子也跟着站起来,“春兰她娘,那我先带阿豪去看看猪。”
朱父想着反正也没事,于是也站了起来,
“走,阿豪,我跟你去看看。”
蔡家豪点点头,对朱春兰道:“你在家等着,我先去看一下猪。”
朱春兰温柔的笑笑,“嗯,你去吧。”
蔡家豪便和老丈人朱父一起,被香梅嫂子的带着回了家,
因为她家的猪圈就在她家的屋后,和她家连在一起。
香梅嫂子先是回家点了盏煤油灯,然后拿在手上,这才带着蔡家豪他们去了猪圈。
蔡家豪跟着香梅婶子进了低矮的猪圈,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看到猪圈里正站着三头黑猪,两头肥壮,另一头看起来就瘦弱许多。
这三头猪看到有生人过来,立即“哼吼”的叫起来。
蔡家豪稍稍走近一看,发现那两头体型肥壮的黑猪,背毛都很顺溜,而且还有些发亮。
他再看看猪肚子,也是很软和的样子。
他想起林海六说过的话,知道这是两头好猪,肯定能出不少肉,顿时脸上一喜,
“这几头猪是可以出栏了。香梅婶子,我这几天安排一下,看看什么时候过来杀合适。
“到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
香梅婶子很激动,一边开心的笑着一边不住的点头,
“好呀,好呀!不过……”
她话峰一转,“我只能卖两头,剩下的一头要卖给食品站呢!”
蔡家豪点点头,“我理解,可以的。”
见蔡家豪点头,香梅婶子才放心下来。
朱父道:“你什么时侯要过来杀猪也告诉我一声,我让你娘还有你弟你妹他们都过来帮忙。”
“好!谢谢爹。”
蔡家豪又观察了一下附近的地形,在猪圈门口选了一块适合杀猪的空地,然后就跟朱父回了娘家祖屋。
这时侯大舅哥朱春时和小舅子朱春欢还没回来,朱春菊也出去玩了,只有小姨子陪着自己媳妇和朱母聊着家常。
三个女人就在院子里,边聊天边剥着赤豆。
蔡家豪陪着朱父又喝了一会儿茶,就准备带着朱春兰回蔡家沟去了。
临走时,朱母还把她们三人剥下来的几斤赤豆用小布袋打包了,硬是要让蔡家豪和朱春兰带回去。
丈母娘(娘亲)给的东西都是心意,不能拒绝,夫妻俩只好把那几斤赤豆一起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