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号,BJ的清晨还笼罩在寒意中,陈亮已经独自一人登上了飞往柏林的航班。
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脑海中反复预演着电影节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当飞机平稳降落在柏林泰格尔机场时,当地正是中午时分,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异国的土地上。
走出海关,一眼就看到了等在接机口、穿着骚包亮色羽绒服的迈克。
一个月不见,这家伙好像又圆润了些,看来五千美金月薪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老板!这里!”
迈克挥舞着手臂,兴奋地迎上来,接过陈亮的随身行李,“一路辛苦!一切都安排妥了。瑞恩那边确认了,他12号首映前天准时抵达。”
两人坐上前往市区的出租车,迈克在车上就开始尽职地汇报工作。
“老板,根据我这几天初步接触的情况,对《活埋》感兴趣的片商还真不少。主要是咱们这概念太特别了,一个人,一口棺材,成本低,话题度高。法国、德国、日本几家艺术片发行商都来探过口风了,不过报价都还在观望,估计要等首映后的反响。”
陈亮点点头,这在意料之中。电影节不仅是竞赛,更是一个巨大的电影交易市场。
入住电影节官方为主竞赛单元入围者安排的酒店,条件相当不错。
稍作休整,第二天,陈亮便带着迈克前往电影节组委会中心签到,领取了代表身份的证件和厚厚的活动手册。
看着证件上“Director - Competition”的字样,饶是陈亮两世为人,心中也难免泛起一丝波澜。
九号晚上,柏林电影节正式开幕。
红毯之上,星光熠熠。
陈亮穿着一身合体的黑色西装,独自走过红毯,从容地应对着两旁媒体的镜头和呼喊。
他东方面孔加上年轻的面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猜测。
开幕式后的酒会上,陈亮意外地遇见了中国导演张元;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入围了全景单元。
“陈亮?我看过你的新闻,厉害啊年轻人!”张元主动走过来,端着香槟,语气带着欣赏,“直接冲主竞赛,有魄力!”
“张导您过奖了,我是晚辈,还得向您多学习。”陈亮谦逊地回应,两人聊了聊各自的电影。
陈亮趁机发出邀请:“张导,我电影13号首映,您要有时间,欢迎来指点指点。”
张元很爽快地答应了:“一定去!我也很好奇你这一个人的电影怎么拍。”
.......
接下来的几天,陈亮的生活节奏变得飞快。
他化身刷片狂魔,穿梭于各个放映厅,观摩其他入围主竞赛的影片,学习借鉴,也感受竞争对手的实力。
迈克则继续奔波于各个市场展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片商周旋,手里的报价单渐渐有了些分量。
十二号晚上,瑞恩·雷诺兹和他的助理风尘仆仆地从洛杉矶赶到柏林,与陈亮汇合。
再次见到陈亮,瑞恩用力抱了抱陈亮,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陈,看到你我就又想起被关在那个木头盒子里的恐怖经历了!希望柏林的观众能喜欢我们这份煎熬出来的成果。”
陈亮笑着拍拍他:“放心,瑞恩,你伟大的表演会征服他们的。”
十三号上午十点,《活埋》在电影宫西厅准时放映。
能容纳五百人的放映厅座无虚席!除了受邀的评委、媒体和片商,很多普通观众也被这部电影独特的简介——“一个人,一口棺材,90分钟的生死挣扎”——所吸引,充满了好奇。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影片开始便是黑暗中急促的喘息和摸索,瞬间将观众拉入了那个逼仄、绝望的空间。
随着剧情推进,瑞恩·雷诺兹精湛的、充满层次感的表演,将主角保罗从迷茫、恐惧、挣扎、希望到最终绝望崩溃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放映厅里寂静无声,只有影片中沙沙的摩擦声、急促的呼吸声和偶尔压抑的惊呼声。
许多观众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仿佛自己也感受到了那种窒息的压迫感。
影片放映过程中,陈亮还注意到《伊莎贝拉》的导演彭浩翔带着他的剧组也前来观看。
当片尾字幕升起,灯光重新亮起时,整个放映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瑞恩·雷诺兹震撼人心的独角戏,也是送给陈亮这个敢于挑战极限、并成功驾驭了这个高难度概念的年轻导演!
中途时,陈亮主动过去和彭浩翔寒暄了几句。
“陈导,你这片子概念太狠了!”彭浩翔感叹道,“看得我手心直冒汗。”
陈亮笑着回应:“彭导的《伊莎贝拉》我也很期待,互相学习。”
媒体记者和观众如同潮水般涌向前排,将陈亮和瑞恩团团围住;长枪短炮和录音笔瞬间怼到面前。
“陈导演!请问您是如何构思出这样一个极端的故事的?”
“瑞恩!表演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否真的产生了幽闭恐惧?”
“陈导,用如此有限的场景支撑一部长片,您是如何把握节奏和观众情绪的?”
“这部电影是否隐喻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问题如同连珠炮般袭来,陈亮用流利的英语从容应对,阐述着自己的创作理念。
瑞恩·雷诺兹更是成了焦点,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拍摄时的悲惨经历,调侃陈亮是魔鬼导演,言语间充满了对陈亮和这部作品的感激和自豪。
“相信我,”瑞恩对着一个法国记者夸张地说,“如果你经历过那十五天,你会觉得生活中任何困难都不算什么了!陈导演是个天才,他把我逼出了职业生涯最棒的一次表演,虽然过程很想死……”
现场笑声一片,气氛热烈。
下午,备受关注的电影节场刊《银幕》评分出炉。
《活埋》获得了2.8分(满分4分)!
这个分数在竞争激烈的柏林主竞赛单元堪称惊艳,暂时位列已评分影片的第三名!
场刊给出的评价也非常积极,称赞这部电影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叙事实验”、“瑞恩·雷诺兹贡献了其生涯最具突破性的表演”、“导演陈亮以惊人的掌控力,在极致的限制中迸发出强大的戏剧张力,探讨了存在与沟通的永恒主题”。
评论也指出,这部电影巧妙地在艺术性和商业吸引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它不像某些传统文艺片那样晦涩,其紧张刺激的节奏和引人入胜的悬念,同样能吸引普通观众。
消息传来,迈克兴奋地直接跳了起来,抱着陈亮大叫:“老板!2.8分!第三名!我们成功了!这下那些片商该坐不住了!”
连一向淡定的陈亮,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更是国际顶级电影节对《活埋》和他本人导演能力的认可。
瑞恩·雷诺兹得知消息后,更是激动地又给了陈亮一个拥抱:“陈!听到了吗?我就知道!那十五天的地狱值得了!”
首映的成功和场刊的高分,如同给《活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