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如此你们辛苦了,下去吧!”皇帝听到了自己听到的,等太医他们一走皇帝又开始了,“你说你,人要养病,我就放你走了,你怎么能把身体养好的时候怎么还给自己养出新病了呢?都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坐久了不动也是病的开始。这样,朝上的事我不烦你,不若你去京郊的向学学院里面转转,若你喜欢,你就去里面教学如何?”皇帝算是听出来了,这坐久了不行,动多了也不行,还是得中和为好。
“弟那里是不动了,只是动得少而已,这府里”皇帝打断了焯王的话“去传世子过来”当年世子是一点一点看着他爹从好好的一个人变成那样的,所以一定是这些年养病养病,一家人就都行成了珍之重之的轻拿轻放的保护习惯了,若不是这次太医来点醒了皇帝,这焯王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去传焯王世子的人去了一会,焯王世子急急的走了过来,脸上带汗,正要跨进院门被皇帝看见了,“跪下”皇帝带着薄怒的看着王世子,王世子也一脸蒙的跪了下去,挺响的。
“当初送你们走的时候,我是郑重的对你说过,好好的让你爹养病,好好的孝顺你爹,其他诸事你们都不必管,若有人不识趣,以为你们被打发了,告诉我必让他血溅一地。你知道刚才诸位太医是怎么说的吗?”皇帝真的是生气了,养病养病倒还把病养出来了“陈渊告诉他,刚才太医怎么说的。”皇帝也不与他好脸色,王世子听着吓了一大跳,看见陈公公,陈渊便将太医之言悉数学了一遍。
“陛下,臣不知道会这样,臣可能是太害怕了,臣和臣的家人都对当时的情景太印象深刻了,臣万死也不敢那陛下,臣”王世子一听完陈渊的话就蒙得一个激灵怎么会这样的表情显在脸上。马上叩拜下去向皇帝请罪,在皇帝的眼中他只是弟弟的儿子,弟弟的儿子还可以有很多,如果亲生的不孝他可以过继自己的儿子给弟弟,这是当年当着焯王和王世子的面说的话。
“阿爹,儿子不知道,儿子只是太怕了,所以才对您珍之重之,深怕对您轻了重了,磕了碰了。不想却是害了您啊!若不是陛下点醒我,我还不知道我们这样对您,也不好,阿爹,你打儿子吧!”王世子,从门边一路膝行至焯王身边,石板路上生生擦出两条痕迹与线头,然后再次拜倒于焯王身边哭述。
“好了,你看你,你的心我还能不知道吗?再说你很是孝顺,陛下也只是初听之后有些薄怒,并不是真的要怪罪于你,我以前就跟你们说过,我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跑跑跳跳都没有问题,只是你们还是很怕,担心得不得了,我也不好一味的强硬怕吓着你们了。如此你现在知道了吧!”焯王看着被皇帝吓得直哭的儿子,心里也只是一笑,这儿子心眼太实,所以以前也由得他们,不过就是远远的看看报罢了,现在回到上京里了,可以活动活动了。焯王笑着看了一眼皇帝,示意皇帝快叫我儿子起来,你罚也罚了,气顺了吧!
“好了小梨子起来吧!我也是气急了,知道你是孝顺你爹的,不过心得放大点,都二十年了,我看你呀!就是缺少历练,这样,你明天就去找太子让他给你安排个实职,去历练历练,你爹这里有王妃和世子妃也不用你多操心,自去忙你的吧,小时候不是胆子挺大的吗?”皇帝看着一脸水的王世子眼睛痛,挥手让他下去了,王世子行完礼一拐一拐的走了,陈渊也只得一边好意的笑着,这陛下心痛你爹,那就只能到你身上出气了。
等皇帝在焯王别苑住了几天后就回了宫里,还要留下时间处理政事,以及查看太子对于朝事的处理能力及手段的了解。
皇帝回来十天后晏晏他们也回来了,先进宫见了皇帝就去了后宫,把带给后宫的礼物分了分,皇后也知道这次出去紧赶着回来参加她的寿宴肯定累着了,早早就打发了晏晏回去休息。
第二天晏晏又到后宫里来找皇后腻歪,皇后抱着晏晏“这次出去好玩吗?”
“可好玩了,阿奶,你来我给你看我让人给您画的观音图”晏晏牵着皇后来到桌案前,诗画打开千手观音像铺开在桌案上。
“太美了,”皇后走近两步“真是太美了,早在读佛经时就知道有千手千眼观音,意为‘无苦不见,无难不救’今天见到这样的美,我定当早晚供奉起来。”皇后早在走进过来看的时候就双手合十口中念词。
“阿奶,这是我让别人画的,不过就是还能看,那里又能及得上董老的,等什么时候董老画出来了,我再求来给您供奉,不过这可不是这次我给您准备的寿礼,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得等到寿宴那天您才能知道呢?”晏晏故作神密的如此说着,拉着皇后的手撒娇到。
“好,那阿奶等几天就能知道了,你刚回来还有几家还没有去拜访吧!快去吧!”皇后现在心都全在图上,那里还能让晏晏在这里闹心呢?就轻轻的打发走了晏晏,还真别说晏晏是要去拜访其他人的,这头一家就是太子。
“二婶婶,晏晏回来了,”晏晏带着给太子一家的礼,来找太子,也是为了拿雕刻的玉佩,晏晏还没有走到太子妃的书房前就开始吼开了。太子妃喜欢晏晏,后来因为太子妃婶婶太长了,小时候的晏晏话还整不圆,说这一长串的太难为人了,所以太子妃就让叫二婶婶,这不是好叫多了吗?听着也亲不是。
太子妃在听到晏晏的声音后就站了起来,看到晏晏进了门,拉过小人仔仔细细的上下前后的打量了下,“嗯,不错,全须全尾的,好似还长高了,是不是?”晏晏等太子妃打量完了,放手了“见过二婶婶”晏晏见完礼就又被太子妃拉着坐在塌上“不用多礼,一家人那里来得那么多的礼呀!”“去外面见识了不少吧!去和你姐他们玩去吧!一会吃了午膳咱们再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
太子妃现在可忙了,皇帝把自己手上的事交给了太子,皇后也一样把自己手上的大小事情也都移交给了太子妃,包括外政事一起,所以太子妃是真的忙。随着把各地产妇、幼儿、孤、寡、慈幼局等相关事情都分出来交给当地诰命夫人处理,女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也因着女孩子也可以读书了,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各地夫人都会把他们所管辖的事情奏给皇后,现在皇后把他们都移交给了太子妃,只有等着用印的时候才去找皇后。
且皇后寿宴将近,太子妃三头忙,好在她的儿媳妇也能顶事了。帮了她不少忙,这太子宫里上下不就是她接手了吗。
等着晏晏带着衣物玉佩回到瑞王府后,日子就可以清闲点了。
千秋宴这天,长治宫依旧如万寿宴一样热闹,皇后也就最近几年后宫平静些,可也不太平静,总有那么些人,觉得日子太好过了,想要更上一层楼,一点都没有自知之明。
在宫中就属淑妃最是计较,总能不让人忘了还有一个他。就算他是皇长子的母亲又如何,皇后坐得稳,太子又接手了国事,只差继位了。
就看今天淑妃识趣不识趣了,若非要在今天闹什么妖蛾子她怕是不能善了。
满殿里都是笑颜如花,中间正在表演着歌舞,这是晏晏写得《心香》
*
心香
*
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溢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
濯濯江湖行,
闹闹淹红尘,
不为来世果,
只求今生心,
岁月沉香得从容,
浮生花开解禅意,
一日一月轮转,
一花一瓣心香,
若心间绽放,
诸邪不侵。
*
舞者外一圈伴舞的绿色,中间一枝独立,若花开若翩翩。待众女祝词后退下,就该是献礼的时候了。等到晏晏献寿礼的时候,只见晏晏穿着那天从太子妃那里拿回来的衣服,手里托着一个托盘,两块同色的紫莲佩。
“祝,祖母,一瓣心香诸邪不侵。”晏晏说完祝词就被皇后叫起了”快起来,快起来,来来来。”晏晏端着托盘来到皇后和皇帝的面前,“我早就想看看晏晏会送给我什么样的寿礼了,现在看着,怎么倒像是和我的衣服是一套的样子。”
太子妃起身行了礼说道“母后,这也是儿媳给您准备的寿礼之一,只是太轻了还取巧了,所以沾着晏晏的光,这本是按着晏晏的玉佩图样给您制的,自然看着像一套。”
“我说,怎么今天你来伺候我穿戴,真是多劳你了。”皇后今天本来就高兴,加上太子妃一直在身边讨着巧就更高兴了。
“那里,这本就是儿媳该做的。”太子妃说完站在一边没有说话,“你坐吧!不用站起来,你怪累人的。”皇后也知道太子妃年纪也大了,一大早上的就来伺候着她,真是累着她了。“是”太子妃领命坐下。
“祖母,您还没有说好不好看,喜欢不喜欢呢?”晏晏早就坐到皇后身边上了,“喜欢,可喜欢了,”皇帝听着晏晏的撒娇那里还有不喜欢的呢?“我呀!借花献佛呢?顺带着给阿翁也制了一块,还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呢?祖母您听听可喜欢?”晏晏越说越有趣,满殿的人都在等着晏晏把名字说出来,主要是这一套说词下来真是太讨巧了。
“那,晏晏说来祖母听听,看喜欢不喜欢吧!”皇后也知道这小人一个定是花了许多的心思,就光说这图样吧!就比别人用心些。
“他们叫‘遗世独立’祖母的叫遗世取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阿翁的就叫独立,独立心头的意思。祖母我悄悄的告诉你,阿翁的是顺带的,要不是想着给您制玉佩,我才不会想到也给他制一块呢?所以阿翁的是顺带的。”晏晏把前面的话说得很大声,后面的话悄悄的趴在皇后的耳朵边上说的。但是皇帝听见了,不过早就过去了,伴着自己最长久的和去地下的一直都是皇后。
“是,祖母,知道了,”皇帝听得心里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反正是开心的就行了。皇后看了看皇帝的脸,见没什么表情就知道,还是顾着她的,脸上的笑就更亲切些。“来,给我换上”皇后就吩咐身边上的人给她戴上,陈渊看皇后要戴上,自然皇帝也是要戴上的,不能在皇后寿宴上不给皇后面子不是,不用皇帝说,陈渊就走了过来拿起了龙佩给皇帝戴上。
皇后看到不用她提醒皇帝就跟着换了身上的玉佩,心里就更加的开心了。之前玉佩放在盘子里,周围的人都看不清,现在皇后一戴上,近前的人都知道了,淑妃就更不用说了,脸上的笑都假得很,眼情一转张口就来“我怎么记得,这莲妃也有一块紫莲佩吧!”
庆翊侯和德王一听到淑妃的话脸色当场就变了,更不要说皇后和皇帝的脸色了。大殿上真是落根针都能听到,晏晏真是很佩服这个淑妃,时时刻刻都在找存在感,就连与瑞王坐在一起明王都变了脸色,心说‘我娘都多少年没回过宫了,人家都是世外散人了,还拿我娘出来说事,给我等着吧!’
“哈哈哈哈哈哈!”晏晏就笑开了,众人也不知道晏晏在笑什么,不过由她来打破这局,大家还是都要感谢她的。“淑妃娘娘娘,您是年纪大了记错了吧!要不就是前儿的病没有好全,硬撑着来给祖母祝寿的,这可不好。我记得阿翁的后宫里没有莲妃吧!只有在宫外修行中的莲散人吧!方外之人何苦牵扯进红尘之中来,妨碍人家修行。您若是病真的没好,一会我给您宣太医去看看如何。”晏晏的话说得再理,本来还很尴尬的场面,霎时就有人跟风了,皇帝也跟着开窍了“嗯”清了清嗓子,“既然淑妃的病还没有好,来人,扶她下去,宴后传太医。”
淑妃的脸色气得涨紫,但是她不敢再说话了,她也知道她当时那个话说得过了,不过她不知道她后面接到的圣旨,会更加的后悔的。
“宴会继续,来接着祝寿,下一个。”皇帝看着人把淑妃扶了下去,皇孙女们接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