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知时节 第57章 微词

作者:必须要带伞的人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6:46:3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见天的报纸上总是很热闹的,这不误乐报上就登记上了某某某时当众补倒某某某公子,可某某某公子如何身姿矫健的躲了过去,某某某当众掩面而逃,而某某公子从此避娘子们更是三射之地。

这年月事情在上京里传了几日,更是把雷家的郎君们又推上了一个高度,雷家的公子们更抢手了,可不是抢就能有的,这不还真动手抢了,只可惜那个的祖宗这面皮真是能做菜了。‘昨日街坊西渡,沉迷不知归处。郎君擦肩无数,入眼入心在她处。猛扑,猛扑,惊起尘埃无数。’《如梦令》也不知道是那个小报上面给插了这个打油诗,还画了一幅猛扑图,一时热议又起呀!可巧的是词牌名《如梦今》真真的是如梦啊!

这刚发生这事的时候吧!女主人公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家里人好一通哄才把人给哄好了,隔天又把准女婿给请来了,两小在屋里也是一起叽叽咕咕了好一阵才把人给哄笑了。这不小报一出,又给气哭了,这次是怎么哄都哄不好了,真说着“都订亲了,还有人猛扑,真不要脸。”

“不要脸,人家身上都佩着凤佩了,”嘤嘤

“怎么办怎么办,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这样干呢?”嘤嘤

“阿娘,怎么办啊!”嘤嘤

“我不想有姨娘小妾这么些碍眼”嘤嘤

“娘”嘤嘤,“好了宝儿,快睡吧!不担心了啊!阿娘给你叫人看着呢?不会有事的,不会有姨娘小妾来碍你眼的,快睡吧!”方氏轻轻的拍着怀里的女儿,让自己的女儿能不那么惊惧,心里确叹着气。好好的给小女儿定了一门虽说有点高攀的婚事,但谁让两小是互许情意的呢?谁家阿娘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婚姻幸福美满,两情相悦的。

且这也是无望之灾,谁能想到有那么一个胆大的,人都订亲了,还上赶着呢?哎!两边都没错,怪谁呢?怪雷公子太出色了吗?谁家挑女婿不是按着出彩的挑,偏偏让她们家遇上这事,遇上就遇上了,等风声过了也就没事了,偏偏那些个小报不闲事大的又给吵吵起来,真烦人。方氏看女儿睡熟了,放下女儿盖好,再仔细的检查了香炉、纹帐、辟邪符等物件才退出去。

晚上范大人回来方氏不免又与范大人说起,“你说宝儿这婚事好是不好?”方氏不经意的与范大人说起,“你这是怎么了,订亲时你不是一个劲的说好吗?夸女儿有眼光,上辈子积的福气一定大了去了,若不然怎么就这么有福气与雷国公府订亲了呢?”

“怎么现在出点风声,你就觉得人家不好了?”范大人在朝堂上明枪暗箭经得不少,那里会怕这些个,他是不怕,可家里人被保护得很好,但也时有酸言酸语传入耳中,不也过了这么多年了吗?应该早历练出来了呀!怎的还经不住呢?范大人带着探究的目光看着方氏,把方氏看得不好意思了,“我,我这不是看女儿最近神精倦怠,都消瘦了吗?怕这婚事订得太重,福气太重,压不住吗?”

“那你倒是个什么意思,这么好的女婿不要了。”范大人更是不明白了,

“我说不要能行,你女儿能同意了。”方氏又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不明白,这好好的日子不过,她们这是要做什么?”

范大人走过去与方氏坐在一起拉过她的手安抚道“这个你放心,接下来应该就没什么事了,这不过是朝堂上拿我们没折,想在其他地方上恶心恶心我们罢了,只要我们两家守住了,别地他们也没有施为的地方,雷家的儿郎们身资矫健的,除非用上阴私手段,不然不会成功,就算成功了,陛下不会允许,雷家也不会认的。所以你安抚好女儿,让她不要乱想。等夏日的浊气去了,秋高气爽的过个一年半载就能给她办婚事了。”

“是老爷,是朝上又有什么风向了吗?”方氏听范大人如些说,就知道是被迁怒了。

“没什么大事,都是小事情,陛下清楚着那。”范大人站起身就要开始解衣襟“好了,天也不早了,歇息了吧!”

最近时间里雷击迅隔几日就去范府宽慰范二娘,使得范二娘没那么容易哭了,可脸上的愁容还是没有散尽。

“宝儿,你相信我,我这么好的身手。何事躲不过呢?且我的随侍身手也不错,我们都有脑子,不会上当的。你就放心吧!”雷击迅扶着范二娘来到亭子里,天热,亭子里早就布置了冰和茶点,范二娘身子弱只能远远的隔着,可苦了雷击迅这个火气重的,身上早就是一片水泽了。

“你们都是如此说,让我放心,放心,可我如何能放得下心呢?玉佩香囊随时都可以扯掉,关于我们订亲一事,她可以说人在深闺不知外面今昔是何昔。那位潘公子不也是成了婚,三年后回来孩子都有了吗?这样还叫我如何放心呢?”范二娘想到伤心处,又哭了起来。弄得雷击迅手足无措得很。正当不知该如何时,范大娘走了过来,其实是众人都快拿范二娘没折了,才把范大娘找回来灭火的。

“这里我来安抚吧!十郎你有事先去忙吧!二妹就是最近伤感了点,一会就好了,你快去吧!”范大娘看着手足无错的雷十郎,就算是真的动了真心了,那也能作没了。若不然,她二妹这么作,她都有点受不了了,何况看十郎的情形也最多是责任。

“人都走了,眼泪该收一收了,人都不在你哭给谁看,你若再这样哭我看你不用别人帮你撬墙角了,你自己先把人给作没有了,到时候有你哭的。所以二妹,找婆家的眼光姐不及你,但脑子你可能还得长长。”范大娘看也不看她妹妹,在她对面坐下,悠闲的拿着小食边吃边说,再顺便看了一眼范二娘。

“我也想收啊!可就是收不住吗?我有什么办法吗?”范二娘听了阿姊的话,也觉得对,就拿帕子拭了拭泪,表情是没有多么悲戚了,可泪还在流。

“这哭啊!只要到关键的时候才有用,你动不动的哭,他家又是武将之家,家训历来都是‘听令’你这一番作态若是让国公夫人知道了,你说她要来退亲,小十拦得住吗?”范大娘就着这个劲头开解着范二娘,且范二娘知道阿姊这话决对不是危言耸听,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世子夫人递贴子来时,就说了请范二娘过去做客,顺带着领着去见了国公夫人,起先国公夫人并没有表示,还是真正真正见了几次之后,才允下的。

“且这三书六礼你们也不过才小定,若他们家真的看不上你了,别人也不会以为是他们家的问题,因为雷国公府行事太正,到时候我都定会受你牵连,你可想要这些后果。”这女子在世不容易,所以才被规矩所敷,但若像二娘这样那也真是活该了。

“我最后再跟你说一次,我就算受到影响也没多大,因为长孙我生了,家我掌了,至于你这个妹妹我还认不认的,端看你会闯出多大的祸事了。自来幺儿幺女都受宠,自你定得好亲后就养成了你一副作天作地的脾气来,我看十郎也还像是没有动真情的样子,你接着作,看能不能把婚事给作掉,到时你阿姊我给你放鞭炮,敲锣打鼓的给你宣扬你可以再议亲事了。看谁家还看得上你,就算阿爹舍下老脸也不见得能给你说门好亲事。”范大娘糕吃了三块了,这匆匆忙忙的被喊回来,家里还有事呢?好好歹歹的上上下下的掰开柔碎也给妹妹讲过了,端看听不听得进去了。理了理衣襟转身走人了,不给一点好脸色。

范大娘的担心真不是多余的,国公府这边儿郎多,几个媳妇关系都很融洽,国公夫人处事也公允,所以几个人凑在一起理上京城里那些女孩可以请来相看,理着理着就说到范二娘头上了。

“阿楚,我怎么听说范家二娘有些娇娇之态,若果真不是良配,要赶紧解了婚契才行,小十也不大,过个一两年都使得,咱们再给他相看个端雅持重的。”国公夫人看着世子夫人拧眉而语,国公夫人是上过战场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后气实足。

“阿家,我也是听小十身边的随侍说最近老往范府去,宝儿因为最近那个流言心里有些不大痛快。我会提醒小十的,若只是心里不痛快也罢了,若是总使小性这品性确实有待商榷。”世子夫人,因着是娘几个在说着私话,所以世子夫人并未起来行礼,直接坐在坐位上回的话。

“那行,你注意着点,咱们一府女眷的,不好因着一个两个的都使小性闹得家宅不宁,到时候闹起来脸上也不好看。”国公夫人也知道长媳是个持重的,若不然也不能聘了来作冢妇,要知道冢妇那个是个能兴一族亡一族的重要人物,不是你能担就能担的,那得是方方面面都得是个人物才行。

这个话茬子过了后,就又开始梳理起其他的小娘子来,人品这观最是重要,若不然心性偏了做点什么起不是不易察觉要害死一大家子,所以国公夫人对于孙辈的婚事还是盯着紧紧的。就连谁提了一嘴,说娘家的侄女也不错,只被问了一句,就消了心思。

最近小十手上有事在忙,总也不见人影,回到住处的世子夫人便吩咐传下话去,说十郎若回,必来见见。

破天荒的十郎第二天回来见了一面他娘,听了他娘跟他说的话,他也跟他娘说了,他知道了,他确实最近应付范二娘应付得有点烦了。所以都冷静冷静吧!要是真不合适那就早点散了。所以范二娘没找他,他也没有去找范二娘,本来就不热的情就慢慢冷了下来。

却说朝上最近总是风雨不停的,上京城里呢?也是如此,那家里闹着分家,那家里的娘子彪悍,后娘可怕,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前几年各地都在试种药材,一年生的两年生的三年生的,五年生的,十年生的,都各见成效,各地的义诊经过近十年的开展,都根据当地不同的气候各自开诊,巡查药田、义诊的各个太医也都在各地忙碌。太医院院今都高兴的说道“医者行天下,医天下行者。终于不再是一句空言了,这几年巡查下来,都没有听说那里的医者是个假医、骗子了。主要是现在报纸一出,大大的了解了行医者必要有医籍证方可医行天下,否则你个普通人那里都去不了。

蒙学堂也经过几年的鼓励,只要家里有点钱的都送孩子去上学去了,蒙学堂越来越多,各地书院也逐渐多了起来,所以在三年前蒙学堂正式更名为小学,凡是只为儿童启蒙的都叫小学堂,并且把师资要求,大小都明示了出来,以后你想开小学堂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并且在兴办与废除可就不是你一句话就可以的了,再上一就是书斋、书院、学院,书斋比书院小,可在城内兴办,书院的规定比较严格,也是考虑到有的人有能力但没有实力,在两者之间给你了一个回环的余地。同样的兴办与废除都要经过官府的考核与登记。

兴庆府那里也初见成效了,也适时的候拿出来说话了。

军队的改革也已经完善了,边疆大多数地方现在都能在吃食上自给自主,军队屯田已初上轨道。

各个新出行的律法也还在完善当中,总有人能找到你的漏洞,然后就是新的一轮讨论改不改,完不完善,明令不明令等等扯皮的事情。

就是淘金城真的成了淘金城了,与边塞通商的主要城池,外有大军驻边,内有各个边民、草原人、旅行者来此补给等越来越繁华。

各种的报业层出不穷,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有了,所谓术业有专攻,很好的纵各行各业在技术上一个质的发展。当然到处都是探子,随时都可能把你的消息给传出去,只要有人买。

一年多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都是适应期,百姓在适应国家的改变,施行的政令、律法、新兴的产业、作坊,就连学字都成了他们以前不敢想现在能学想学都随时都能学的高兴事了。

随着各地商会的交流与承担各个地区商队的往来,大部分人的都能吃饱了。政令的严明、不再允许无故的吃、拿、卡、扣、收缴等行为的发生。商人的地位也大在的提升了上来,陛下明令除了入贱籍的人能被称为贱民以外,寻常百姓若被人这样称呼可以直接告官,奴籍不算贱籍。

另外上京里还发生了一件轰动国朝内外的大事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