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晏把写好的《游子心》拿给皇帝看,“阿翁我写了一段歌词让他们先找人用各种语言在边塞内外唱,然后在悄悄的把消息传出去,让他们先聚到淘金城外,免得他们流动的时候引起别人的干预,必要做到声色内敛不要被其它国家知道了出手阻拦才好,必要时,可以出动边军接应。”
皇帝看了晕晏递过来的纸,通篇没有一个浪子、游子这些字眼,又通篇都是这个意境,很能引起他们那样的共鸣,连他自己都多少有些触动。“你认为谁去做这件事情最好?”
“自然是由雷世子,他们去做最好,他们接受的是最精英式的训练,但是对各个国家的民众的了解远不及边民们,淘金城里还须要一段时间的建设壮劳力必不可少,且这段时间他们分成十几个小队到处去帮助民众们收获、播种、修路、等等免费事物,在这些民众眼中也大大改善了民众对兵不是匪兵的看法,就让他们去接管这个淘金城,接着磨砺他们,等到用时便是利刃出鞘的时候了。”当晏晏说到利刃出鞘的时候皇帝眼里闪过金光,晏晏接着说“到时候把新庆府里那套管理方法用到淘金城里,自然他们就能安心了,给建房子、办学堂、免费看诊、分田地、教手艺等等,淘金城里可比新庆府里推行这些政策还快、还好,因为淘金城原来就没有规矩,现在我们重新订的规矩他们就能很容易接受,我想没有人比我们开出的条件更好的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出手快才行。”晏晏说完定定的看着皇帝,皇帝也在边听边思考,思考的时候都没有发现晏晏已经说完了。
“哦,说完了,阿翁正听得入神呢?既然你都打算好了,那阿翁就接手了,接下来的安排就让阿翁来吧!可不能把我的小乖乖给累坏了,来吃点点心”皇帝很是关心的拿过点心递到晏晏的手上,晏晏接过来就吃,晏晏也知道,她就出主意就好了,晏晏心里现在可高兴了,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有家了,等到他们都识字了,他们也就可以通信了。
皇帝等到晏晏回到自己的小书案上就开始下密旨了,连下三道密旨,其中一道分成了三份,皇帝也对十司里的事情是越来越熟悉了,相继的找来十司里的人把事情吩咐下去。
晏晏被老师抓着很是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无心力忙十司里面的事情,十司里的事情大多都转移给了太子和皇帝,只有他们想不到主意的时候才会来找他讨个主意。
雷世子头次接手到这样的事情也很是头痛了几天,没办法男人不能说不行,所以他让大部队向淘金城开赴,他则回到上京找晏晏讨主意,这不就和晏晏坐在小书房里问晏晏,“我应该怎么管理这个城”雷世子直指中心点,“噫,你不应该是问我应该先怎么准备好吗?怎么就先管理了,这可不是一个将军该说的话哦?”晏晏听到这里脸上贼笑到
“叔这不是头次吗?也没想明白呀?所以天真、善良、美丽可爱的小仙女快点告诉叔吧!叔应该怎么做”雷世子也是去信问过边塞的县令的,只是信还没有回来,接手一个空城连县志都可能没有了,怎么办?
“这第一呢?边塞缺水,你得储水,所以你一定要广开言路去找手上有这个手艺的人,最后是带了打井队过去,一定要会在边塞找水源的打井队才行哦。”晏晏也知道为了自己的小伙伴给叔增添的麻烦,所以她这些天也在看相关的书了解当地的风貌找到可以解决的办法。
“第二,以赊借粮,就是找最大的粮商先借粮食,然后再种,以当地的气候来说一年可以种几茬粮食,种出来的部份还债接着再种再还,还完直到手有余粮开始,当然了你们得有信誉呀!还有就是你们得收罗当地的种植好手哟!要不然粮借来了,没种出来那就打脸了哟!”
“第三住是个问题,所以你们还得在沿路找能用当地土木建当地能用的房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卫生得搞好,要不然就容易发生大面积的恶疾,更加的劳民伤财。所以你们得把他们当乞丐一样好的的洗刷洗刷从内到外都得让他们洗干净后全部先问诊一遍,有的恶疾最初没有反映所以得从微末开始观察,发现异样就得隔离,你得手上要有医者才行。还得防着事情败露别人的捣乱,所以普通人接手这个淘金城吃力不讨好,只有你们接手或可一试。”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阿翁那边的圣旨和鸣哥在‘越国日报’上给你造势,号召大家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来人来物的支援你们,这样你们会轻松些。”晏晏接着说,但被雷世子打断了“越国日报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你现在看不到,还在调试当中以后会看到的,说正事。”晏晏茬开了话题
“我都说了这么多了,你怎么还不下去传消息呀!你得让你的先头部队把这些事做了呀?后面还有呢?”晏晏说完雷世子就想走,晏晏又拉住了他
“还有一件事得你亲自去才成,那就是我们已经开始让人到草原上收购草种了,到时候你们得在下过雨后把他们都种上,面积太大,你们也没有时间追着雨走遍那里,所以你得去找墨老让他给你做个东西,这个东西里面要装上草种,待下雨的时候水进到里面就能顺便把草种给顺带出来,进沙子没用只有进水才行,只须要把他们按地域来装在山上或是地里就行了,你们也不用守着定期去看草种还有没有就行了。听明白了吗?”晏晏这一通说听得雷世子一愣愣的“要不说还是你们的脑子聪明呢?种草器这种东西你都能想得出来,行我去找墨老。”这次晏晏真让雷世子走了
晏晏看雷世子走了,说到越国日报,又想也不知道鸣哥那边调试得怎么样了,这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也与皇帝那里过了明路了,只等着看样品了律法、时政、太医嘱、国子监语、礼行天下、招贤贴、民生等几个版块,随时也可以加,还有一些大儒的文章将第一期排得满满的,当然最重要的是皇帝的手书了,这个可是专门刻了专版文字的。
为了应对报纸的幅射范围和全国几大家的镖局都谈妥了相应的流程,那个镖局对应那些片区,那些片区那里收售这些报纸,当然是先从瑞福堂旗下所有门店开始。并且所有镖局网络是最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的第一家邮寄联合集团(集中起来形成的团队),这就不得不说木头发明特殊的药水了,做标记用的,只能用特殊的显影药水才能看到,这个也是防止有人耍诈、欺骗、或是别的什么手段,反正都是老商家了他们也都知道的。
反正不知道雷世子和皇帝及他爹怎么商量的把军事医学院里的人也带走了,美其名曰历练还去药山死赖活赖的把医者也带走了一批,这样前面在上京里能准备的都准备了,种草器墨老他们还得搞搞开发,他们因为没有草种要做种草器也得等草种来了之后才好实验。
最后的最后晕晏给了一封信给雷世子,雷世子看过后就找墨老说新城建设也须要懂机关的,所以也借了一批人手走,新城最须要的人才已经收集了一批了。
信先出发,雷世子带着车队在后面一路走一路采集物事,不怕到时候用不了,就怕想用的时候没有。不过雷世子还是享受到了快捷邮寄的好处,至少比原来快一倍不止。
这边许鸣终于把第一版越国日报油印出来,拿到上书房里供皇帝预览,由于日报上的内容所以几部大人都知道这个事,皇帝也把他们教叫到上书房里来一同参详,晏晏也来了,还把雷世子前期须要的边民预寒的衣物也在特别区域内说明了,并且号召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有善款善物全部收致瑞福堂内会给出收据或凭条加盖各店用章。
墨老他们现在虽然把纸价降下来了,但是还不够,还是很高,所以在他的要求下,为他召开了一个造纸讨论会,他们没办法别人不一定就没有吗?当然了,先送上样品把成本价也告诉你,来不来就看你自己了,要是你的造价太高被低价的冲垮了,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事前通知你了的。
皇帝特别选了一个时间发行越国日报,立冬,且卖价上京内是五文钱上京以外全是一个大钱也就是换算成小钱是十文。这个价格还是有说法的,不会太贵能识字的人都出得起价,未来如果纸价降了售价也可以降,反正就是特别便宜,但这个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向全国展开的一次信息覆盖。
所以立冬前一天许鸣就守在作坊里开始印,早早的就开始往各地发寄出去。尽量在立冬那一天,幅射到各个城镇里,且各个说书行先生也都打点好了,那天他们就在茶楼里面念报纸就好,至于其它村寨则是一早就通知他们在午饭前派人衙门来取或是自己买回去读报学习了解国家大事,只能尽量做到一村一寨都有一张吧。
预计的五十万份看着少,全部都是手工印制,要得又急只能这个累了换下一个,下个累了再换人,六十台机器正反各三十台日夜不停的印十二个时辰也没有全部印完,不过还好提前把乞儿们和招收的民众都收拾好穿上统一的衣服当报童两种方式选择,一包吃包住卖报无所得,二先赊衣服、报纸等物,卖了1份报纸都能得一文钱的提成,天黑之后再来结算。
寒冬要来了能不能活过这个寒冬都不知道,大部份人全都是选的包吃包住,只有在城里有房子的人选的是提成。
这不今天一大早街上跑上跑下的全是报童,有的遇上大家或府里打发丫环仆人来买报纸的一下就能出去十几份更多的是二十几份都有,一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上京里是这样其它地方也是这样不过就是时间上稍微有些差异,毕竟远程运输上会花些时间。
这一时间里思想敏锐的都自发的花钱买报来看,有的还不只买一份,也有的看过之后就开始寄信,把报纸给寄了出去。
越国境内发生了这样翻天的事情,各国的探子都动了起来,往来传递消息,这样的大事迟早都会知道所以对于一些平常他国商人都作观察处理。
这冬至那天的报纸还有一个国子监祭酒大人出的题目《论男儿如何当自强》邮寄地址自然是报社的地址,三天的收稿时间下个旬日刊登前十名好文章及点评专家组与祭酒大人的点评,并奖励文银十两或得到多个专家点评的写得更好的累加文银不等十两封顶。
报纸一经出现便成了话题,在经过发酵报纸上的事情全都被他们拿来谈论。与此同时拆信的人好累,每天都有一个论题,第二天是《论何为男儿本色》。当晏晏知道军事医学院那边被派走了后,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在报纸上是刊登了招生启事,虽然第一天报纸上就刊登了任何人都可以在报上刊登启事,但必须得符合法律才行。左右都是个新鲜事物,也有人想要跃跃欲试的,不想军事医学院就加入了行列中,茶馆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人来一播又一播。
第三天的论题更犀利了论《如何民强国富》……
第四天的是论《如何大力发展民生》
第五天的是论《如何发展技能?如何技能创新?是固守手艺得到传承发扬还是失传?》
第六天的是论《如何走出你所看到的世界?》
第七天的是论《如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第八天的是《论如何当一个好官让人民得实惠?》
第九天的是《论你认为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第十天的是《论识字的重要性》
第十一天是论《论数术的重要性》
第十二天是论《医学推广的重要性》
第十三天是论《田地如何高产?》
第十四天是论《如何种、养、护好田地》
第十五天是论《如何发展农桑、畜牧业?》
……
每天都有越国日报被寄往国外,天天一个论题砸在民众的心里,你想啊?他想啊,国内外的人都在思考这是要做什么?
庆国雪国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的事情了,收到各方来的信息,再看手里的日报,纷纷都是猜测越国这是要做什么?摸不着头绪只能等着看,各个某士也都在猜。
蜀地的文馆内更是热闹非凡,以日报上的论题天天有人在那里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