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几天不联系,不讲一句话,但再联系依旧像老朋友一样。
你说‘囡囡,看着你一天天变好,心里蛮开心的’;你说‘囡囡,坚持,不忘初心’;你说‘囡囡,记得吃汤圆’;你说‘囡囡,别害怕,你一定是最棒的’。
你一直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保护我、包容我,在直播怒怼黑粉,下播之后做我情绪的垃圾桶,当我陷入恐播内耗的情绪中我就全部倒给你,当我忙的时候,我就对你的信息已读不回。
你想听的、布置的歌,我总是拖到最后学,谢谢你,对我日复一日的包容。
感谢有你!
现在,让我们一起请栋哥上麦,听听他想说些什么。”
随着连麦的接通,栋哥的声音传了出来。
栋哥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他说:“十七啊,真的没想到你会为我准备这么特别的庆生会。
我每天工作都特别忙,压力也大,但是只要晚上来到你的直播间,听你唱歌,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就感觉特别解压。
看着你的直播越来越好,粉丝越来越多,我打心眼里高兴。
这个16级灯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我对你支持的见证。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多美好的夜晚。”
十七听着栋哥的话,眼睛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说道:“栋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就像我的大哥一样,一直守护着我。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直播,给大家带来更多好听的歌,不辜负大家的支持。”
接下来的时间里,直播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十七为栋哥唱起了生日歌,直播间的粉丝们也纷纷在弹幕里刷起了生日快乐的字样,各种特效礼物不断闪烁。
豪豪大哥直接刷了一组价值不菲的豪华火箭,带动着其他大哥大姐也纷纷送上礼物,为栋哥的庆生会增添光彩。
唱完生日歌,十七开始切蛋糕。她小心翼翼地将蛋糕切成小块,虽然直播间的粉丝们无法真正品尝到蛋糕的味道,但十七通过镜头,将蛋糕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给大家。
她笑着说:“家人们,虽然你们不能吃到这个蛋糕,但是希望这份快乐能通过屏幕传递给你们每一个人。”
在分享完蛋糕后,十七和直播间的大哥大姐们开始了互动游戏环节。
第一个游戏是猜歌名,十七播放一些经典歌曲的片段,让大家在弹幕里抢答。
豪豪大哥凭借着对音乐的敏锐感知,连续猜对了好几首,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
栋哥也积极参与,虽然偶尔猜错,但他的热情丝毫不减。
在游戏过程中,直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仿佛都忘记了现实中的烦恼,沉浸在这个欢乐的氛围里。
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大家分享了许多在直播间的难忘经历。
夜深大哥说起有一次十七唱歌时突然忘词,但是她巧妙地通过和粉丝互动化解了尴尬,那个场景让他印象深刻,也让他看到了十七的应变能力和对直播的热爱。
鳄鱼哥哥则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直播间送礼物给十七时的心情,他说那时候就觉得十七是一个特别真诚的主播,所以才会一直支持下去。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深夜。
十七看着直播间依然热情不减的粉丝们,心中充满了感动。她说道:“家人们,今天的庆生会就要接近尾声了。
真的特别感谢大家今晚的陪伴,感谢栋哥,也感谢每一位支持我的粉丝。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一直这样走下去,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说完,十七和直播间的大哥大姐们一一告别,最后,在一首温馨的歌曲中,结束了这场特别的直播。
这场为栋哥举办的16级灯牌庆生会,不仅是对栋哥个人的一次庆祝,更是吕十七直播间凝聚力的一次生动体现。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主播与粉丝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直播大家庭。
相信在未来,吕十七会带着这份感恩与热爱,继续在直播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直播内容。
……
2025年3月1日清晨,杭州的春雨带着料峭寒意,打在浙一医院门诊楼的玻璃幕墙上。
33岁的孙杰华攥着那张薄薄的诊断报告,指节泛白,纸角被捏得发皱。“甲状腺癌“三个字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在软件公司做程序员,前阵子总觉得脖子发紧,吞咽时隐约有肿块滑动,本以为是常年熬夜写代码熬出的咽炎,没想到等来这样的结果。
主治医生的声音隔着口罩传来,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目前看是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不高,但最好尽快手术。不过术前检查发现你凝血功能有些异常,手术中可能需要亲属备血,最好让你父母来做个配型。“
孙杰华心里“咯噔“一下。
他爸妈都是普通退休工人,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一辈子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他掏出手机想给家里打电话,指尖却在拨号键上悬停许久——他不敢想父母得知消息时的表情。
三天后,父母匆匆赶到医院。父亲孙建国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些,母亲刘桂兰眼圈红红的,手里还拎着保温桶,里面是熬了整夜的黑鱼汤。
抽血室里,孙建国拍着儿子的肩膀:“小华别怕,有爸妈在呢,多大的坎儿都能过去。“
可第二天,护士递来的血型报告却像一块巨石砸进孙杰华的心里。
他的血型是 AB型,而父母的血型都是 O型。高中生物课的知识告诉他,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出 AB型血的孩子。
他拿着报告冲进医生办公室,声音都在发颤:“医生,是不是搞错了?这不可能……“
医生反复核对了信息,又让他重新抽了一次血,结果还是一样。
“小孙,这种情况确实罕见,但血型检测不会错。如果实在不放心,你们可以做个亲子鉴定。“
那天下午,孙杰华把自己关在病房里,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他架在脖子上逛西湖,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给他缝补校服,那些温暖的记忆此刻却变得像玻璃碎片,割得他心口生疼。
傍晚,刘桂兰端着饭菜进来,见儿子红着眼圈,手里还捏着那张报告,瞬间就明白了。
她放下饭盒,蹲在儿子床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小华,是爸妈对不起你……“
原来,1992年的春天,刘桂兰在杭州火车东站附近的花坛边发现了一个襁褓,里面的婴儿裹着一块绣着“华“字的红布,正是刚出生不久的孙杰华。
夫妻俩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便把他抱回了家,视若珍宝。这些年他们守着这个秘密,总觉得等儿子长大了再说,可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揭开。
“那……那块红布还在吗?“孙杰华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刘桂兰点点头,连夜回了家,翻出一个旧木盒,里面果然有块褪色的红布,边角都磨破了,上面的“华“字是用金线绣的,针脚细密。
看着那块红布,孙杰华忽然有了一个念头。他需要亲生父母的血液做配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想活下去。
可茫茫人海,去哪里找他们呢?
他想起自己手机里关注的一个直播间,主播十七的声音总像阳光一样,能驱散他加班后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