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后我才发现,我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到简锦安了,这几日忙着准备考试,倒是忽略了身边人。我忘了,简锦安不参加高考,他有自己的选择,而我会无条件的支持简锦安的每一个选择。
遗憾的是,高考前两个星期简锦安就离开了,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场考试没有他的陪同,就连毕业合照上也没有他的身影,毕业晚会那一天他依旧没有在。我们虽然经常电话联系,可是有些东西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了,很多场合我都希望能有简锦安的参与,很多时刻都想和他分享我当时的心情,但现实是,我们刚在一起不到半年就开始异地恋,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他不会主动问,我不会主动说,我们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沟通,也缺乏磨合,再深厚的感情也会因为未参与对方的生活而变得越来越淡。我们的感情平淡如水,不像别人一般轰轰烈烈,因为我总觉得细水长流的爱情方能走得长远。
但之后几年的时光证明,细水长流的爱情也不可靠,如果可以重来,我想和简锦安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既然结局都是遗憾收场,何不浓烈一些?至少我们还能拥有比现在更多的回忆。无论结局如何,和简锦安在一起的这四年,是最好的四年,和他一起度过的高中时光是最好的时光!
六月的天气总是容易让人感觉烦躁,或许是因为等待高考成绩的过程过于漫长,又或是因为简锦安不在身边。
等待的过程总是很漫长的,但同时又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过了好几日,高考成绩终于出了,但今天由于查成绩的人数过多,系统总是进不去,尝试几次无果后,我也就放弃了,只好再耐心的等一天,第二天清晨我就收到了一条信息,上面清楚的显示着我的各科成绩。分数不高,刚过本科分数线,所以到了填报志愿的那一刻我真的很纠结,因为我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填报本省的一个二本学校。
分数线出来的那一刻我其实想过复读的,但我又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复读的压力,倘若复读成绩还不如这一次呢?他们说得对,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能考到这样一个分数已经很不错了(我的初中、高中都是在乡镇上读的),所以几经挣扎,我放弃了复读的想法。
可是等到录取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我又陷入了迷茫,我很崩溃,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排斥经济学这个专业,或许是因为我不了解这个专业,又或许是觉得要在师范学校里读经济有点离谱。每当陷入纠结的时候,我都在想:要是分数再高一点就好了,我就有选择的余地了,可哪有这么多如果。
“妈妈,我不想去这个学校,我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了解,我做不到怎么办?”我看着一旁正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高兴的父母,五味杂陈的,想复读的想法再一次泯灭,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在他们心里,我已经很棒了,毕竟我们村里考上大学的屈指可数,即使我考上的只是一个普通本科,但足够令他们骄傲。
这几天,我常看到母亲给街坊四邻夸赞我的“丰功伟绩”,也总能看到父亲嘴角那抑制不住的微笑,他们都在替我高兴,也只有他们会认为我是他们的骄傲。
“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你就做不到呢?别担心,妈妈永远相信你!我相信我的女儿总能把不擅长的事情做得很好。你能做到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敢想也敢做,只要你想做,一定会做得很好的,或许还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我的年年是有这个能力的。”妈妈知道我不甘心,放下手中的录取通知书,走到我的身旁语重心长地宽慰道。
她的话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后的很多年,每当我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都会想到母亲对我说过的这些话。
这些年,我的压力真的很大,肩负着老师和父母的期盼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不敢有片刻松懈,但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无论前路如何,都要硬着头皮走下去。书上说:“永远不是年龄赋予人存在的意义,而是人赋予年龄意义”,我们在合适的年龄做想做的事,终有一日,所有的期待都会得到回馈的。只希望四年之后,我能变得更自信、更独立、更坚强!
这一次的考试让我一个人走了很久的路,这个过程中我失去了很多,我的朋友,我的爱人,还有我那自作聪明的天真,2018年的高考就我一个人考上了,吴韫、周舟、钱飞她们三人都没有考上,我以为她们能考上的,还能比我考得好,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我知道她们都落榜了的消息后,难以置信的同时还有一种不可形容的悲伤,我真的无法描述这种感觉,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即将离我而去。
听别人说,曾经一直渴望拥有的东西,真正得到之后,自己可能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般高兴。以前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想要的东西得到后会不开心?现在我才理解那句话的涵义,原来得到某一样东西的前提是以失去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东西为代价的,我考上了大学,但我失去了三个重要的朋友。
曾经,我以为我们能一直这样好下去的,但当我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一切都会变的,变得不只她们,也不只是我,变得还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