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柔和而明亮的灯光沐浴下,叶无忧缓缓盘膝而坐,心境瞬间归于宁静。
他的元神仿佛拥有了穿透力,能洞察世间诱惑而不为其所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静谧之境。
今日,吕恭试图以明魂术挑起情绪波澜,迫使他说出真言,但叶无忧却巧妙地遁入无我无念之境,不刻意铭记,心湖反而更加平静。
他深知,真正的修行,应是心性修养的提升,让心灵收放自如,而非为了争斗而刻意压制情感,甚至舍弃人性温暖。
有趣的是,在明魂术的意外催化下,叶无忧的静功竟有了质的飞跃。
那一刻,他仿佛与世隔绝,微风不扰,水波不兴,身心内外皆融入了一片和谐之中,连自我存在与否都变得模糊,日常的思绪与感受,悄然消散。
他轻声吟诵起修行的奥秘:“目不视而魂守肝,耳不闻而精藏肾,口不言而神安心,鼻不嗅而魄定肺,体不动而意归脾……”这不仅是口诀,更是他心灵的写照。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至高境界,羽化前的必经之路。
五气对应五脏,每一脏都蕴藏着不同的力量与智慧:心藏神,去哀得定,如火之炽热;肝藏魂,去喜得宁,如木之生发;脾藏意,去欲得和,如土之沉稳;肺藏魄,去怒得静,如金之坚韧;肾藏精,去乐得纯,如水之深邃。
“身定则精固,心定则气聚,性寂则魂安,情忘则魄伏,四大和合则意满。”
叶无忧在躺椅上闭目沉思,这些话语如同清泉,缓缓洗涤着他的心田,让他的修行之路更加清晰与坚定。
过了许久,叶无忧轻轻抬起右手,掌心间凝聚起一团幽深的黑炁,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黑炁缓缓蠕动,隐约勾勒出一张沧桑的脸庞轮廓。
他深吸一口气,将右手缓缓按向腹部,那是肾脏所在的位置。
随着手掌的落下,黑炁如墨般渗入体内,沿着经脉,精准无误地汇聚于肾脏之中,不留丝毫痕迹。
顿时,肾脏周围的气温骤降,一股寒意沿着脊背蔓延,让叶无忧感到一阵麻木。
但紧接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肾气蓬勃而生,如同春潮涌动,迅速沿着经脉攀升,直冲上丹田。
那一刻,叶无忧的意识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天地初开的混沌之中。黑暗中,无数斑斓色彩如流星般划过,最终定格在一面古老的镜子前。
镜中映出的,是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老人的面容扭曲,透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仙途未竟的遗憾。
“为何?为何命运如此待我?百年苦修,却换不来一朝羽化!”
“我不甘!我还要继续追寻那缥缈的仙道!”老人的声音在叶无忧的脑海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愤。
“叶无忧……”当自己的名字被提及,叶无忧的意识猛然一震,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他愕然发现,镜中的老人竟与自己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这是我未来的模样吗?”这个念头刚一浮现,镜面便如同玻璃般碎裂开来,一切归于虚无。
叶无忧猛然睁开眼,眼中闪烁着与镜中老人相同的惊恐与不安。
这一刻,他仿佛提前窥见了自己命运的终点,心中五味杂陈。
叶无忧缓缓走近那面破碎的镜子,凝视着镜中残影,惊觉自己的神情与镜中老者惊人地相似,只是岁月在彼此间留下了不同的痕迹——一为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为风华正茂的青年。
“这……是我内心深处的恐惧吗?是虚妄的幻影,还是未来的预兆?”
他喃喃自语,努力深呼吸,试图将紊乱的气息拉回正轨,让狂跳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然而,那份莫名的惊恐如同阴影般紧紧相随,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挥之不去,连带丹田内的炁也随之波动不定。
人有五脏,对应五志,情绪便在其中悄然滋生。
肾主恐,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忧。
方才他心念一动,以炁激肾,虽成功催生了肾气,助其直冲上丹田,却也意外触动了恐惧的根源,导致心绪如潮,难以自抑。
此刻,一股淡淡的哀愁悄然爬上心头,仿佛是命运之手轻轻拨动了心弦,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之中。
随后,叶无忧猛地睁开眼睛,意志力在这一刻得到坚定。
“不,我一定会成功,就算是我……”
“也无悔!”
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无尽的肾气在肾脏上汇聚,汇聚成一个黑色的叶无忧,盘旋其上。
五大身体神藏迷迷蒙蒙,在它们的后方,似乎都有一个类似的‘叶无忧’若隐若现,神秘而模糊。
当无我无物,身心空宁之际,会听到阵阵阵阵大道伦音,像是禅唱,又像是上古的祭祀音,仿若跨越时空,从那遥远的过去悠悠而来。
可以说非常神秘,甚至称得上是诡异,人体内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叶无忧在没有进入静之极尽前,就曾在古籍中阅读过,修炼五气朝元有时会感觉很不可思议,发生种种莫名之事。
他真的感受到了这种“不可思议”。
人体五脏,化生五阙,虽然模糊朦胧,但却可感知到其存在.禅唱、上古的祭祀音划破时空,飘渺而来。
叶无忧甚是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想到了那篇不知名古籍。
古籍中有记载,那是“逝我”,虽生当世,可却有“我”活于过去,是那“逝我”在为今生诵经。
“逝我”长存,化生五气,流连道阙,为己诵经,勾动天地,捕捉道迹,滋养命主,让今生的“我”不朽。
这是一个很玄的说法,很少有人可以说清,这个迷难以解释的通透。
不过,杰出的修士不会相信有所谓的“前世”,“逝我”并非前世的“我”。
除却“逝我”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人体如天地,与大世界对应,五脏也被称为道宫,那是因为居有“道我”,属于道性的一面,与大世界之道对应。
按照这种说法,宫阙中发出禅唱与上古祭祀弃,其实是“道我”与世界大道的呼应,是内外的互动。
更确切的说是,是在捕捉道迹,感悟天道至理,道我真性,不显于外,蕴生五气中,默默勾动天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