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美冥并没有任何犹豫,赶在汤之国使者到来之前,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计划的内容,自然是比明佑提的东西要更加苛刻。
比如说汤之国那些前往雾隐村的忍者,在修行完成速成培训班以后,要留在雾隐当差的时间年限加长。
并且留任的人数也要翻倍。
汤之国使者一听这种要求,是根本不愿意接受的。
本来明佑和他们商谈好的条件,就是送来的人员,一半留在雾隐村,一半返回汤之国保家卫国。
可经过照美冥狮子大开口这么一提,就等于汤之国是白白送上优秀人才进来,捞不到半点好处。
照美冥继任水影位置多年,是何等精明能干。
她自然也猜到汤之国使者不会答应。
当即,又修改了方案,以讨价还价的形式,留下三分之二的人员在雾隐村当值。
并且还愿意派出更多雾隐村自己的忍者,前往汤之国帮忙一起防守对抗外敌。
要知道,雾隐村可是大国,本就底蕴丰厚,各种忍术知识都学的很全。
要是真能有大批雾隐村忍者,前往汤之国帮忙一起对抗外地,那这绝对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
汤之国使者当即拍板答应下来。
但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中了照美冥的圈套。
照美冥安排大批雾隐村忍者前往汤之国,到底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一步步接管汤之国的事务,同时成为汤之国不可或缺的人物。
直到雾隐村忍者慢慢熟悉环境,将汤之国尽数掌握在手中。
那时候的汤之国,也将失去了自己特有的反抗说话全力,只能听命于水之国的安排。
当然,照美冥的这种渗透是入侵,也算是十分有良心的一种方式。
她只会将汤之国当做自己的一个附属国来看待,不会对村民和汤之国进行剥削。
要说照美冥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得到更多的人才,来尽快提升水之国的实力。
为什么?
水之国现在的底蕴实在是太差,已经差到排在五大国的末尾,差到快要脱离五大国的位置。
先前经历过几次大型的战争,让雾隐村损失惨重。
拥有战力的忍者存活率,只有大约不到8000人的样子。
这样的忍者基数,已经和一个小国差不多了。
要知道,明佑先前带着红莲攻打的泷忍村,可都还有4000多名忍者存在呢。
可一个诺达的水之国,却只剩下了两个泷忍村的忍者战力,这究竟到了一种怎样可怕的程度。
想想,这也难怪照美冥会用这种急迫的手段,尽快训练出大批的忍者。
或许这些新训练出来的人,并不能很快拥有独挡一面的实力。
或许他们在下一次战争来临之前,顶多也就只能到达一名中忍的实力。
不过这也就够了,战场之上,下忍都得参与战斗。
中忍已经算是战争上的中端战力。
想想在战国混沌时期。
战国混沌时代忍者世界没有固定的国家和组织。
以族群为居,基于雇佣和受雇的关系,为各自利益展开战争。
战国混沌时代以族群为单位的战争,往往孩童也要参战。
导致平民和忍者平均年龄很短,只有30岁左右。
战争前期,柱间和斑爷时而小聚,形成深厚友谊。
两人都痛恨战争,酷爱和平,为了让自己变得强大相互切磋技艺。
在两人比赛爬山到山顶后,看到一览无余的山水、草木美景,柱间和斑萌生建立忍者村的想法,成为两人共同的梦想。
在柱间少年时期弟弟瓦间和板间均被宇智波一族杀害,但是作为阿修罗转世者的柱间并没有被复仇侵蚀,而是积极寻求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方法。
柱间和斑各自成为族长之后,带领族人相互对抗,期间宇智波泉奈被扉间杀死。
斑移植弟弟泉奈眼睛开启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但是在跟柱间的第一次决战中落败。
作为朋友柱间没有杀死斑,想和他和解,一起建立木叶忍者村。斑的条件是让柱间杀死扉间或者自杀,扉间选择了自杀,这是大爱啊。
这样的举动感动了斑,两人达成一致建立木叶村,柱间甚至还想把火影之位让给斑,这是何等的气度。
宇智波石碑上记载:“天下一神,欲求安宁,分级阴阳之势;互斥二力,相与为一,乃得森罗万象。”
意思是两种相异的力量同心协力,才能实现和平。但是石碑内容被黑绝篡改,加上了“月之眼”计划,才是实现和平的出路,斑也因此暴走。
柱间和斑在终结谷一战,斑又败,柱间以为斑死了,但是斑是为了获得柱间细胞而战,
早就在眼睛中植入伊耶那美,多年后发动术篡改他被柱间杀死的事实。
这一点为第四次忍界大战和忍者联军形成埋下了伏笔。
终结谷之战后木叶村为初代柱间和斑雕了塑像,以作纪念。
作为“忍者之神”的柱间召集会议并低头鞠躬恳求各忍者村村长,为了忍者未来实现真正的和平。
虽未能真正实现,但其虔诚日月可鉴。
第一次忍界大战的时间节点就是忍者五大国的建立。
他们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与邻国摩擦不断。
在木叶和云隐的结盟仪式上金角和银角发动政变。
杀死二代雷影,和二代火影扉间同归于尽,本可结盟的两个村子从此陷入仇恨和对抗之中。
二代火影扉间的火之意志燃亮了木叶村,他为掩护猿飞日斩、志村团藏、宇智波镜等后生而死,将火之意志演绎到极致。
在后代的眼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初代火影柱间。
二代水影鬼灯幻月和二代土影无,两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神同归于尽,这让水之国和土之国不共戴天。
猿飞日斩临危受命成为第三代火影,开启了传奇一生,三代火影也被得意弟子大蛇丸崇拜,称其为“忍者之神”。
第一次忍界大战无意间诞生了很多战术,包括现在的“三人小队”建制,都是得益于第一次忍界大战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