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帐篷内的墨迹在纸上凝成一点,陈启铭的手指仍悬在日志上方。门帘外那三下短促敲击之后,再无动静。他没有抬头,只是将铅笔轻轻放回笔槽,动作缓慢却清晰。

“记录频率。”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帐篷里所有人屏住的呼吸。

通信兵小林立刻低头,在记录本上写下“三短,停,两短”,笔尖划过纸面时微微一顿,记下的间隔比实际快了半拍。赵鸿志站在沙盘边,目光扫过那条被沙土掩埋的小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接线箱边缘的铜片。

李叔已退至后窗,右手搭在窗框铁钉上,指节渗出的血在金属上留下一道暗痕。张猛依旧站在原地,刀柄抵着地面,膝盖微屈,像一头随时准备扑出的兽。

陈启铭终于抬眼,看向门口:“是‘夜枭’组的联络暗号。”

话音落下,帐篷帘子被人从外掀开。一名侦察兵低身进来,军帽压得极低,肩头沾着夜露。他径直走到陈启铭面前,递上一块布包着的石英表。

“南线三号哨位移交时发现的。”侦察兵声音压得很低,“表停在三点十七分,上一班值勤本该四点换岗。”

陈启铭接过表,翻过来,背面刻着一道斜痕,与油纸上的扭曲“卍”字弧度一致。他没多言,只将表放在油灯下,灯光透过玻璃照出表盘内侧一圈极细的划痕——是人为刮去数字后重新刻上的时间标记。

“启动‘南线应急响应’。”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传令各部,按预案执行。”

命令下达,帐篷内瞬间动了起来。赵鸿志立即取出图纸,对照南谷口地形标注通讯节点;张猛转身就要走,被陈启铭叫住。

“不是出击。”陈启铭指着沙盘南侧高地,“是转移。突击组分批撤离猎户路,转防南谷口西侧山沟,承担预警与阻击任务。”

张猛皱眉:“那主阵地呢?”

“留假象。”陈启铭拿起两杆黑旗,插在猎户路出口两侧,“训练照常,路线照抽签,但主力必须今夜完成位移。我们要让敌人以为我们还在原地调整节奏。”

赵鸿志抬头:“雷区也得改。间歇供电系统已经装好,信号灯频率随机切换,可以模拟阵地活跃状态。”

“工事班随我走。”赵鸿志抓起工具包,“天亮前必须把伪装网和假火堆布设到位,再埋几组空雷壳,制造布防假象。”

张猛仍站在原地:“分批走,万一被侦察机盯上?”

“走沟底。”陈启铭指向地图上一条干涸的山涧,“避开开阔地,每组间隔四十分钟,路线依旧抽签决定。你们不是训练了三天?现在就是实战。”

张猛低头看自己的手,指节上还沾着训练场的泥灰。他没再说话,转身掀帘而出。

赵鸿志临走前,在接线箱里多接了一组线路,用绝缘胶布缠好,塞进箱体夹层。他没解释,只是拍了拍箱盖,快步跟上。

李叔最后一个离开。他走到门口,忽然停下,回头看了眼那块石英表。

“调度站那边……”他顿了顿,“我会盯着。”

陈启铭点头:“不主动接触,只观察。有任何异常,用‘夜枭’暗号回传。”

帐篷里只剩陈启铭一人。他重新打开日志,撕去写了一半的那页,提笔写下新的指令:

“南线双层防线确立。明线维持训练常态,暗线完成兵力重组。通讯启用跳频制,每小时轮换一次密钥。所有行动以‘遮蔽标记、扰乱记录’为核心目标。”

他合上本子,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拨开南谷口那条被沙土掩埋的小路。沙粒滑落,露出底下一条细线,连向西侧高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小林抱着电台记录本进来,脸色发紧。

“‘S-12’频段又有波动。”他递上记录纸,“和刚才敲击的节奏……差了零点三秒。”

陈启铭接过纸,盯着那串数字。他知道,这误差本不该存在。小林的记录向来精准。

他没问,只将纸折好,放进内袋。

“继续监听。”他说,“下次记录,用秒表计时。”

小林敬礼退出。帐篷内灯光微晃,陈启铭站在沙盘前,一动未动。

南谷口西侧山沟,夜色浓重。张猛蹲在一块岩石后,看着第一组突击队员沿干涸河床前进。他们每人背着空粮袋,腰间挂着训练用的木雷,脚步轻而稳。

一名战士路过时,脚下被石块一绊,手撑地时,半枚金属零件从袖口滑出,落在草丛里。他没察觉,迅速起身跟上队伍。

张猛看见了,却没有叫停。他盯着那零件——编号“7-3-9”的绊线组件,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他本该让人捡回,可最终只是抬手,示意后续队伍改道绕行。

他知道,有些痕迹,留着比清除更有用。

山沟另一头,赵鸿志带着工事班正架设伪装网。他们将旧帐篷布剪成条状,挂在枯枝上,再堆上湿土和落叶。几处高点,燃起了假火堆,火光摇曳,映出人影晃动的轮廓。

“雷区控制箱在这儿。”一名技术兵指着坡底的掩体,“供电线接好了,随时可以启动。”

赵鸿志蹲下,打开控制箱,检查接线。他确认主线路正常后,伸手摸向夹层,抽出那组备用线路,轻轻接入跳频模块。接头咬合的瞬间,箱内指示灯闪了一下绿光。

“跳频测试。”他下令。

技术兵按下开关。远处雷区的信号灯忽明忽暗,闪烁节奏毫无规律,像一串错乱的呼吸。

“行了。”赵鸿志合上箱盖,“两小时后,启动间歇模式。”

他站起身,望向猎户路方向。那里,训练场的灯火依旧亮着,人声隐约可闻。他知道,那是留守的战士在按计划进行夜间演练。

同一时刻,陈启铭正站在指挥部外的高地上,望远镜对准南谷口。他看到山沟里有微弱的火光闪动,那是赵鸿志布置的假阵地。再往西,一道黑影快速穿过坡地,是李叔派去调度站外围的观察哨。

他放下望远镜,掏出怀表。三点四十二分。距离上一次敲击,已过去七十五分钟。

没有新的信号。

他正要转身,忽然注意到望远镜视野边缘,一道细线横过山坡——是通信兵小林带队抢修的电话线,正沿着废弃电线杆延伸。他们用了旧猎户路的杆基,避开主干道,线路呈“Z”字形布设,减少暴露风险。

他记下线路走向,准备回帐后标注在通讯图上。

刚走下高地,小林迎面跑来,手里攥着一份新记录。

“南线三号哨回传。”他喘着气,“说山沟入口发现一枚遗落零件,编号‘7-3-9’。”

陈启铭接过记录纸,没说话。他知道那枚零件是谁丢的,也知道它不该被捡回来。

“不要动它。”他说,“通知张猛,按原计划推进。”

小林点头跑开。陈启铭站在原地,抬头看了眼夜空。云层渐厚,遮住了月光。南谷口方向,风开始吹动枯草。

他转身走回帐篷,掀开帘子,发现沙盘上的两杆黑旗中,那杆略短的旗子歪了一点。他伸手扶正,指尖在旗杆底部多停留了一瞬——那里,刻着一个极小的“Ⅱ”字。

他知道,敌人如果看到这面旗,会以为那是标记兵力的符号。而实际上,它只是他从备用旗盒里随手拿的第二根。

他退后一步,看着整个沙盘。猎户路灯火通明,南谷口暗流涌动。明与暗之间,一条被沙土掩埋的小路,正悄然连接着两个战场。

帐篷外,小林正调试跳频电台,手指在旋钮上缓慢转动。他调到预定频率,按下通话键,耳机里传来一段断续的电流声。

他低头记录波形,笔尖划过纸面,写下“S-12-7”,又划掉,改写成“S-12-6”。

就在这时,远处山沟的假火堆突然爆起一团火星,像是风掀动了干草。

小林抬起头,望向那片火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