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打满下半场,拿下了自己退役巡演的第一场比赛。
这是对今年夏天所有喧嚣与挑衅的最有力回击。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林奇没有丝毫怜悯,更无半分虚伪的风度。
他故意询问记者:
“嘿,有人看见我拿着鞭子或者滚烫的烙铁逼迫凯文.杜兰特当配角了吗?”
记者席爆发出一阵哄笑,林奇却表情严肃。
他继续说:
“所有人都想在聚光灯下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人都憎恨自己‘二等公民’的身份和待遇,憎恨自己只是‘王的盛宴’上的一道配菜。
我非常理解这种心情,就像我刚踏入联盟时,也曾憎恨所有的聚光灯都只聚焦在卡梅隆.安东尼一个人身上。
但我从来没有抱怨什么,因为我知道,搞不定梅洛是我的问题,不是梅洛的问题。
现在也一样,你们不想成为‘thelasttime’的配角,没问题啊,没人逼你们上场当配角。
但如果你不够格当主角,你就最好闭嘴!”
这就是为什么林奇总说,行动才是最掷地有声的回应。
这场比赛的回应力度,比之前那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还要强百倍。
另一边,凯文.杜兰特没有参加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史蒂夫.科尔对此的解释是:“kd今晚有一些私人事务需要处理。”
但这种解释,就好像一个片儿姐说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人体构造研究与实践”一样苍白无力。
全世界都知道,被彻底击垮的凯文.杜兰特就是太沮丧了,所以不想露面。
他怀着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踏入这个赛季,他彻底拥抱了传切体系,球队引进安德烈.伊戈达拉的交易更是让他自信满满。
他坚信自己会是那个粉碎林奇退役巡演美梦的终结者。
结果,他却让林奇喜提“kd严父”的绰号。
休赛期,林奇从假期中归来时,比尔.西蒙斯那句“你们严厉的父亲回来了”就已经备受争议。
而此刻,“严父”的身份被精准、耻辱地钉在了凯文.杜兰特一人头上 这种屈辱不亚于让他在2025年揭幕战上眼睁睁看着雷霆队领取总冠军戒指,最后还以仅仅1分之差输掉比赛。
今晚的结果对kd而言实在太过挫败。
很少有人能在承受了这般灵魂鞭笞后,还若无其事地站在聚光灯下,对内心敏感的凯文.杜兰特而言尤其如此。
相比起kd,斯蒂芬.库里以截然不同的姿态直面了这场失利。
他直视了今晚的结果,并鼓励全队:
“尼克斯也输过揭幕战,我的意思是,揭幕战的胜负和一个赛季的最终赢家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联系。如果我们想夺冠,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艰难得多的挑战。恭喜尼克斯,但今晚的失败不会击溃我们。”
雷霆主帅史蒂夫.科尔的表情也比较轻松,而这并非强装出来的镇定。
“林奇打满了下半场,这是尼克斯能赢下比赛的关键。毫无疑问,林奇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他不仅仅技艺超群,还拥有不屈的意志。
但如果尼克斯在新赛季第一场就要靠让林奇打满下半场来赢球,这其实说明我们距离胜利已经很近了。我们的进攻,逼迫林奇必须一直在场。
这还只是新赛季第一场,这个赛季还很漫长,林奇不可能每场比赛都这样燃烧自己。如果是在一轮系列赛中,林奇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打满半场。
我觉得,我们今晚的表现,已经触摸到了林奇统治力的极限边缘。
我们距离篮球之神,从未如此之近。”
史蒂夫.科尔对今天的结果其实很满意,他认为,尼克斯是靠着非常规手段才拿下了最后的胜利。
而这种手段不具备持续性。
一位espn记者站了起来:“你是否在暗示,如果将比赛拉长到季后赛七场的程度,雷霆队将会终结尼克斯?”
“是的,”史蒂夫.科尔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但你不能要求林奇打得更久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史蒂夫.科尔走向客队更衣室。
他脑海中仍在勾勒着雷霆新赛季的宏伟蓝图——流畅的传切、摧枯拉朽的进攻,以及终将碾碎盛大巡演的胜利。
今晚的失利不过是漫长赛季的一个小插曲,他们离掀翻那座大山,从未如此接近。
走到一半,他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背着nba新秀特有的粉红色书包,抱着一堆饮料,往主队更衣室的方向走跑。
史蒂夫.科尔知道这家伙是谁,尼克斯今年夏天选中的,名字复杂得像是把二十六个字母随机排列的五号新秀。
今晚他上场了几分钟,表现不说差强人意,也算得上一无是处。
此时,新秀的脚步有些踉跄,脸上还残留着迷茫和几分不甘。显然,他还未从今晚那几分钟灾难级的表现中走出来。
他们对视了一眼,然后匆匆擦肩而过。
史蒂夫.科尔继续沉浸在对新赛季的美好畅想中,完全没有在意那个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家伙。
名叫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的新秀,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瞬间被他抛在脑后,消失在通道尽头的光影里——
揭幕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吉米.巴特勒照例早早开车前往格林堡训练中心。
因为昨天刚刚打完比赛,所以尼克斯今天的常规训练是从下午开始的。
但真正年轻且强力的吉米巴,往往都是大清早开始就充满硬邦邦的活力,往往也都是大清早就需要找些事情干,来缓解这种过度的活力。
所以,他和往常一样,大清早就驱车前往格林堡训练中心。
虽然这个赛季他正式成为球队,可他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训练要求。
他清楚,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更大的责任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像他这种纸面天赋不强的家伙能够在一支争冠球队打上,就一定不能安于现状。
他必须永不停歇的搏杀,容不得半点安逸。
当格林堡训练中心熟悉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时,一个迎着熹微晨光奔跑的瘦长身影吸引了吉米.巴特勒的目光。
吉米.巴特勒几乎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只有他拥有如此这般夸张的身体比例。
他摇下车窗,放缓车速,探出头喊道:“嘿菜鸟!又忘了给自己留打车钱了?”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在训练营期间曾出过一件糗事,因为把钱打回了家里,忘了给自己预留叫车的费用,于是只能靠双腿跑去训练中心。
最终还是一位好心球迷送他去了训练馆,他才没有在训练营开始的第一天迟到。
所以,吉米.巴特勒以为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希腊怪物摆了摆手,喘息声在清晨的静谧中格外清晰:“不,吉米,我就是.呼.想跑一跑。你先去吧,不用管我,待会儿见。”
告别了吉米.巴特勒,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继续奔跑。
他的尼克斯队训练服已经湿透,他的呼吸已经变得相当沉重,但他不想停下来。
奔跑是他对抗压力的武器。
昨夜和今晨,扬尼斯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纽约这座篮球圣殿的噬人光芒与冰冷残酷。
在这个全世界最备受瞩目的篮球大本营,哪怕是一个新秀,关注度也高得吓人。
这是一把双刃剑,在纽约打球意味着想出名更容易。只要你能拿出表现,便将光芒万丈。
但被置于显微镜下审视同样意味着,你承受的批评也会更多。
林奇时代的尼克斯,从不乏因无法承受这座城市的重压而黯然离去的球员。
在纽约生存,学会吞咽如刀的批评,是每个球员的成人礼。
希腊怪物同样没能逃脱这个考验。
尽管昨晚他只在场上挣扎了不到五分钟,媒体和球迷的口诛笔伐却已铺天盖地。
《纽约时报》毫不留情地将他打上“林奇时代唯一失败的乐透选秀”烙印。
史蒂芬.a.史密斯在黄金时段的节目中咆哮:“如果不是上帝怜悯般赐给我们一个安东尼.本内特,扬尼斯就是前五顺位中最彻底的灾难!他那几分钟的表演,简直脏了篮球麦加的地板!”
无数纽约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别再让扬尼斯上场了!”
这滋味并不好受,一个夏天的汗水、盐湖城训练营的煎熬、无数个加练到深夜的孤寂时刻这些无人看见,更无人关心。
人们只会因为他几分钟的糟糕表现,而将他全盘否认。
想起那些冰冷的字眼和喧嚣的质疑,扬尼斯咬紧牙关,将头埋得更低,双脚重重地踏在路面上,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与委屈都踩进尘埃里。
在希腊时,文明和北美一样已经快要消失殆尽。
扬尼斯经常会遇见一些极端人士用暴力手段对待移民,那些人会不由分说的攻击移民,将他们粗暴的拖下公交和地铁,然后狠狠的殴打一顿。
所以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扬尼斯和他的兄弟们都如履薄冰。
为了安全的回到家,也为了应对这样的压力,扬尼斯将放学回家的路变成了一场田径游戏。
他总是和兄弟们比试谁能第一个先跑到家,久而久之,奔跑成了他刻入骨髓的对抗恐惧、消化压力的本能。
此刻,在这异国他乡的清晨,他再次启动了这古老的本能,去淹没脑海中那些尖锐刺耳的声音。
又一辆车从他身旁经过,并同样放缓车速,放下车窗。
让希腊怪物惊愕的是,这次来的居然是林奇。
吉米.巴特勒提前这么早来训练馆并不稀奇,他是出了名的球馆老鼠。虽然他本赛季成为了尼克斯队的球员,可他并非什么大明星,他依然需要尽可能多的努力。
但林奇呢?
这位当世最佳球员,昨夜刚在万众瞩目下赢下退役巡演揭幕战,打出了最扬眉吐气的完美开局。
结果,他也大清早就出现在了训练馆?
“扬尼斯,”林奇的车与奔跑的希腊人并行,车速压得很低,“这么早就来晨跑?”
希腊人没有停下沉重的脚步,胸中积压已久的迷茫与挫败感,在这一刻被林奇意外的出现彻底点燃。
“林奇,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nba球员?我已经付出了所有努力,我整个夏天都在训练,我是训练营里最勤奋的球员之一。我真的可以成功吗?我还能怎么做?”
这是希腊人第一次怀疑自己。
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比这更艰难的时刻。
是的,他曾经在哥哥效力的俱乐部当球童。在别人训练的时候拖地板,递毛巾。
但那时的艰难带着希望,因为他很快就展示出比大多数人更好的天赋,他轻轻松松就能打出比其他孩子更好的表现,他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吸引了全欧洲俱乐部的注意力。
无论开局如何卑微,扬尼斯都知道,他只需要一次机会,仅仅一次机会,他就能改变一切。
可在nba,这个定律失效了。
无论是季前赛还是昨晚的揭幕战,他都像个手足无措的孩子,莽撞地闯入了成年人的残酷角斗场,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如此无能为力。
这是第一次,他感觉自己的天赋也不过如此。
林奇知道,现如今的扬尼斯背负着比另一条时间线更大的压力。
在另一条时间线中,没人会在乎一个在密尔沃基打球的15号新秀。
哪怕他在场上把球运到脚背上也压根没人会在乎。
事实上,在那条时间线中,扬尼斯真正开始备受瞩目,是他在2021年的东部半决赛中,将对手的脚放在了自己的脚背上。
但在纽约打球的5号新秀?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将遇到截然不同的挑战。
这里的每一分期待都带着灼人的温度,每一次失误都会被放大检视。
能否跨越眼前这些淬火般的挑战,决定了他是否能蜕变成林奇所熟悉的那个希腊怪物。
所以,林奇没有抱着“无论如何他都肯定会成功,不需要管他”的心态对待希腊人。
他清楚,即使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涯轨迹。同样的天赋种子,播撒在不同的土壤里,会结出截然不同的果实。
他必须确保这个时间线的扬尼斯和另一条时间线的扬尼斯一样优秀。
面对希腊人的咆哮,林奇只是轻轻咧嘴:“你要做的很简单,从今天起,我们决定让你打控球后卫。”
希腊人奔跑的脚步终于停下了。
这大概是他篮球生涯里听过最荒诞的宣言。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不是那种妄自菲薄的人,可他相当清楚自己的篮球技术有多粗糙。
他接受正规篮球训练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虽然他训练很刻苦,但这种事情并不是刻苦就能迅速弥补的。
上一场比赛已经证明,他在nba级别的对抗中几乎不能持球。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经验的防守人,都可以从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手里将球断下。
所以,让自己打控球后卫?
这简直比让托尼.阿伦当个射手还匪夷所思。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以为林奇是拿自己寻开心,但林奇的表情逐渐变得认真:“我们已经雇佣了贾森.基德进入教练组(这个时间线基德没有以教练身份与篮网签约),他会教你怎么当一个好的控球后卫。”
“林奇.你们认真的吗?”
“扬尼斯,停止怀疑自己。如果我告诉你,一个在雅典卫城边上摆摊卖盗版cd、太阳眼镜和小饰品的男孩,有朝一日会成为nba球员,你觉得我是认真的吗?可你做到了。
你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我们的乐透选秀从未出过错。
相信我,我们也不会在你身上出错。
别抱怨,别猜忌,别害怕。
去做,这永远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别在训练前就把体能跑干了,回见。”
林奇说完,一脚油门快速离开,朝不远处的格林堡训练中心飞驰而去。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在晨曦中双手撑膝,消化着刚刚那令人难以置信的话。
控球后卫?
林奇抵达训练中心后,直奔主教练办公室。
这正是他今天来这么早的原因。
推开办公室大门,贾森.基德已经坐在迈克.马龙对面。
这位曾经在洛杉矶效力时与林奇死斗的传奇控卫站了起来,与林奇握手:“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林奇。”
林奇只是笑着点头,因为他知道贾森.基德说的是假话。
球队早就有引进贾森.基德进入教练组的想法,人们都知道这个投篮神准的老家伙脑子里充满了关于篮球的全部智慧。
贾森.基德也知道自己的价值,他渴望退役后一步登天,直接成为一支nba球队的主教练。
他对权利有着相当病态的痴迷,只有成为主教练才能满足他的胃口。
但因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总经理比利.金在这条时间线里已经失去工作,所以贾森.基德最终没能如愿。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寻找一个助理教练的职位,让自己在教练圈子站稳脚跟。
所以,他对这个结果肯定不感到那么高兴。
但那些都无所谓,林奇知道,贾森.基德是帮助扬尼斯成长的催化剂。
当贾森.基德得知他在尼克斯的主要任务时,他自己也愣住了。
他觉得和林奇之中,其中一个肯定已经疯了。
“你要我教一个运球都运不明白的家伙打控球后卫?林奇,我很高兴你们对我充满自信。但我是教练,不是弗兰肯斯坦,我造不出篮球场上的科学怪人!”
但林奇不以为然,他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你会看到他的天赋,他虽然有着中锋的身高,但协调性就和我以及kd一样出色。
最重要的是,以控球后卫的视角来审视比赛,能帮助他更好的阅读防守。而这样的能力,又能让他在防守端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我们也许不会一下子得到一个身高210公分以上的控球后卫,但我们会很快得到一个在防守端把自己天赋完全展示出来的希腊怪物。
这个赛季我们需要他的防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你。想想吧贾森,在纽约,在全世界瞩目的thelasttime中,如果你能在执教或者培育球员上取得成功,肯定会有许多球队为你献上主教练合同,别错过这个机会。”
听到这里,贾森.基德张了张嘴巴,但又很快闭上。
当他重新张嘴时,他没再抗拒自己的任务:“关于扬尼斯的怪物养成计划,我会竭尽所能。”
此时,训练场内传来吉米.巴特勒的大吼:
“扬尼斯,如果我有你这样的身高臂展,我可以防死这个联盟里的任何人。关键是你得学会如何去防守,这很重要。”
是的,林奇也是这么想的。
幸运的是,接下来他很快就将学会如何防守了。
如果尼克斯队无法在交易截止日之前找到一个能在轮转时间帮助林奇稳固防守的人,林奇的退役巡演恐怕会走得异常艰难。钱德勒.帕森斯的报销,影响比我们想象的都大得多。——沙奎尔.奥尼尔在《nba内幕》中分析。
史蒂夫.科尔认为球队已经试探到了林奇统治力的边界,我们不必为了揭幕战的失利过度悲伤。——《俄克拉荷马人报》。
贾森.基德加入尼克斯队教练组,成为退役巡演伟大叙事的一部分。——《纽约时报》。
让我们猜猜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和安东尼.本内特谁会率先离开这个联盟。——史蒂芬.a.史密斯在自己的节目中调侃。
关于布鲁克林篮网与安德烈.基里连科那价格低得离谱的签约,联盟暂时没有调查到任何违规行为。——espn《体育中心》。
在这个时代的叙事中,击败林奇是属于我的使命,就像雷吉.米勒的使命是将mj拉下神坛。1998年,雷吉只差一场就做到了。今年,我一场都不会差。——勒布朗.詹姆斯率领全新的布鲁克林篮网在揭幕战轻轻松松干掉马刺后,自信的谈论自己与林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