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拿着卡尺离开后,车间里诡异地安静了几秒钟,随即各种议论声“嗡”地一下炸开了锅。
“嚯!真让技术科的人拿走了?”
“听那意思,修得还真不赖?”
“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废料堆里扒拉出来的玩意儿都能起死回生?”
“瞎猫碰上死耗子吧?一个学徒工,懂个屁的修卡尺!”
目光聚焦在林磊身上,混杂着惊奇、怀疑、嫉妒,还有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味。郭大撇子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狠狠瞪了林磊一眼,鼻子里哼出一股粗气,转身走了,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妈的,显着他了…不务正业…”
林磊没理会周围的嘈杂,默默收拾好自己的工具。他心里也七上八下,技术科点名明天要去一趟,是福是祸实在难料。那把卡尺的精度他心里有数,应该不至于挨批,但私自拿废料…这事可大可小。
怀着忐忑的心情熬过一夜,第二天上班,他比平时更早到了车间,心里盘算着万一上面问罪该如何应对。
果然,刚换上工装没多久,昨天那个年轻技术员就又来了,脸上没什么表情,直接道:“林磊,跟我去技术科一趟,李科长要见你。”
车间里顿时又投来无数道目光。郭大撇子远远看着,嘴角撇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冷笑。
林磊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跟着技术员走出车间。一路无话,技术科办公室在厂部办公楼,环境比嘈杂的车间安静许多,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绘图墨水味。
走进科长办公室,一个戴着深度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约莫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干部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把修复的卡尺。他看得十分仔细,甚至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着测量爪的校正痕迹和尺身的研磨情况。
“科长,林磊来了。”年轻技术员报告道。
李科长抬起头,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落在林磊身上,审视了片刻,没说话,只是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林磊有些拘谨地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这把卡尺,”李科长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是你从废料堆捡的?也是你修复的?”
“是的,李科长。”林磊点头,心里打鼓,准备接受关于私自拿取废料的诘问。
然而,李科长并没有纠结于废料的问题,而是直接问道:“说说看,你是怎么修复的?特别是尺框卡死和测量爪校正,还有精度恢复。”
林磊心里稍稍一松,知道关键来了。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这个时代工人能理解的方式,省略了系统《心得》的存在,只说是自己琢磨的土办法:“回科长,尺框锈死了,我先用猪油慢慢浸润,等它软化了,再用小锤子轻轻敲震…测量爪歪了,不敢用蛮力,得找到受力点,一点点往回别…精度主要是靠研磨,用草木灰加一点油,慢慢蹭,反复比对已知尺寸的零件…”
他说得尽量简洁,但关键步骤和技巧点都提到了,显示出他对整个过程有着清晰的理解和掌控,绝非瞎蒙。
李科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里的审视逐渐被一丝惊讶和欣赏所取代。等林磊说完,他拿起卡尺又看了看,缓缓点头:“嗯…思路清晰,手法也巧。特别是知道用猪油浸润和草木灰研磨,这些都是老师傅才懂的门道,你一个学徒工…倒是难得。”
他放下卡尺,身体微微前倾:“厂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工具损耗大,采购新的不容易。很多工具其实修修还能用,就是缺乏会修、愿意修的人。你这种自己动手、节约利用的精神,很好!”
听到这话,林磊悬着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不过,”李科长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废料堆的东西,毕竟是厂里的财产,以后不能再私自拿取,这是纪律,明白吗?”
“是,科长,我明白错了,以后绝不会再犯。”林磊立刻态度诚恳地承认错误。
“嗯,知错就行。”李科长脸色缓和下来,沉吟了一下,对旁边的技术员吩咐道:“小张,去后面库房,看看有没有报废的、但零件或许还能用的旧工具,挑一两件给他练手。以后车间里有简单工具需要维护修理的,也可以让他试试,算是…发挥特长。”
小张技术员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科长会这么安排,但还是点头应下:“好的,科长。”
李科长又看向林磊,语气温和了些:“你叫林磊是吧?好好干,技术工人,手艺是根本。能琢磨,肯钻研,是好事!厂里需要这样的苗子。”
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小本子,撕下两张票证,递给林磊:“这次你修复卡尺,避免了浪费,也算小有功劳。这两张市斤粮票,算是厂里对你的奖励,拿着吧。以后有什么技术上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来技术科反映。”
两张市斤粮票!
林磊的心脏猛地一跳!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双手接了过来。票面不大,但上面印着的字和图案,在这个年代,比黄金还实在!
“谢谢科长!谢谢领导!我一定努力工作,继续钻研技术!”他声音都有些发颤,这是实实在在的、能填饱肚子的奖励!
从技术科出来,林磊手里紧紧攥着那两张宝贵的粮票,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阳光照在厂区的积雪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但他却觉得今天天气格外的好。
因祸得福!真正的因祸得福!
不仅没有受罚,反而得到了技术科领导的认可,获得了接触修理更多工具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两张市斤粮票!这能换来多少实实在在的粮食!
回到车间,消息早就传开了。郭大撇子看到林磊完好无损地回来,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喜色,不由得愣住,随即脸色更加难看,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其他工人则纷纷投来好奇和羡慕的目光。
“林子,啥情况?科长没批评你?”
“奖励了啥好东西?透露透露?”
林磊只是含糊地笑了笑,没多说,将粮票小心翼翼地揣进最里面的口袋,感受着那坚实的触感。
今天,他终于可以不用只喝那点刮嗓子的棒子面糊糊了。
下班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绕到了厂区后面的家属区附近。他知道,有些农村来的职工家属,会偷偷用鸡蛋、蔬菜之类的东西,跟人换粮票或者零钱。
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会儿,他找到一个看起来比较面善的大婶,用其中一张粮票,换来了五枚还带着温热的鸡蛋。
将鸡蛋小心地揣好,他这才快步向四合院走去。
今天,他要给自己加个餐。
饥饿的寒冬里,这两张由技术带来的粮票,如同投入冰河的第一块石头,虽然微小,却真切地激起了希望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