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在普通车床上纯凭手感车制而出、圆度公差小于0.03毫米的钢球,如同拥有魔力一般,静静地躺在钱师傅的手掌中,却散发着令人无法直视的光芒。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枚小小的钢球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之前被煽动起来、准备“除旧革新”的狂热气氛,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冷却、凝固。
技术。
绝对的技术实力,在这种硬碰硬的场合,展现出了碾压一切口号的强大力量。
钱师傅因为激动,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再次举起钢球,面向那些之前还叫嚣得最凶的几个年轻工人(其中不少是被刘海中、许大茂煽动起来的),声音洪亮,带着老技术工人的骄傲和不容置疑:
“都看清楚了吗?这叫手艺!这叫真本事!0.03毫米!你们谁行?谁能在这老掉牙的床子上,不用任何量具,徒手车出来?啊?!”
他的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个年轻工人。
那几个小年轻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眼神躲闪,不敢与钱师傅对视,更不敢去看那枚钢球。他们或许热血上涌,或许渴望表现,但他们不瞎,更不傻!这神乎其技的一手,彻底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任何质疑在这实打实的成果面前都显得苍白可笑。
什么“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什么“白专道路”?在这样登峰造极、能为厂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面前,这些空洞的帽子显得如此荒谬和无力!
刘海中张着嘴,脸色由青转白,嘴唇哆嗦着,想说点什么挽回颜面,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是苍白的。他赖以嚣张的“理论”和“身份”,在那枚完美的钢球面前,不堪一击。
台上的两位领导小组成员,此刻也是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权衡。他们不懂技术,但他们懂得看气氛,懂得什么是“硬实力”。这样一个技术尖子,如果真能为我所用,对完成生产任务无疑是大有好处的。继续批判?理由呢?难道批判他技术太好?
傻柱更是彻底傻了眼,像根木头一样杵在那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脑子里那点简单的逻辑根本无法处理眼前的状况。他只知道,林磊做到了他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和他的指控踩在了脚下。一种巨大的挫败感和羞耻感淹没了他,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负面情绪 50(来自傻柱的极致羞辱与挫败)】
【负面情绪 30(来自刘海中的计划破产与难堪)】
【震惊 40,敬畏 25(来自年轻工人及部分围观者)】
【赞赏 20(来自领导小组成员的刮目相看)】
林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感觉身体有些发虚(系统超频的后遗症),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那些哑口无言的年轻工人身上,语气淡然却带着千钧之力:
“技术,是工人吃饭的家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本钱。我不是什么权威,我只是一个想把手艺练好、想把活干好的普通工人。如果这也算错,那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对。”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扫向台上的领导:“各位领导,我的技术,不是为了个人表现,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尤其是军工订单!如果组织认为需要,我愿意把我会的,都教给愿意学的工友,大家一起提高,一起为厂里做贡献!”
以退为进,再次强调“生产”和“贡献”,并摆出无私传授的姿态。
这话一出,更是赢得了无数好感。连钱师傅都忍不住点头。
那几个原本被煽动的年轻工人,此刻脸上也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有羞愧,有动摇,甚至有一丝…向往?如果他们也能学到这样的技术…
台上的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人干咳一声,开口道:“嗯…林磊同志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高。这种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思想觉悟也要同步提高…今天这个…这个现场考核,就到这里吧。散会!都回到岗位上去!生产任务要紧!”
他们选择了顺水推舟,结束了这场尴尬的批判会。
领导发话,众人如蒙大赦,纷纷散去。但每个人离开时,看林磊的眼神都彻底变了。不再是怀疑、轻视或嫉妒,而是变成了深深的敬畏和佩服。
技术碾压,小将们哑火。
林磊用一场无可争议的技术表演,不仅粉碎了眼前的危机,更在一瞬间重塑了他在车间里的地位和形象。
在这个崇拜硬实力的工人群体中,技术,永远拥有最直接的话语权。
傻柱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头也不敢回。
刘海中脸色铁青,快步离开,仿佛多待一秒都是煎熬。
林磊站在原地,感受着周围投来的目光,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但他更知道,经此一役,某些人再想用“技术”本身来攻击他,将会难上加难。
他弯腰,从地上捡起那枚亲手车制的钢球,握在手心。
冰凉的触感,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这,就是他的剑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