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早上七点半,大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门口,上班的人陆续抵达。

阮家驹刚跨过大门,就听得门卫老马喊了一声。

“老阮,有你的信!”

“我的信?”阮家驹愣了一下,但还是走过去从老马手上接过了递来的信。

他瞧了一眼信封,顿时眉开眼笑,当即就将信给拆了,边看信边往办公楼走去。

天上依旧下着绵绵细雨,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空气当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怪味。

进到二楼办公室时,他随手将携带的黑色长柄雨伞放到门口,就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这时,贺卫国看了过来:“老阮来了!咱们现在就开会吧!”

“啊!开会?”阮家驹将信塞到办公桌抽屉后,当即看向贺卫国,面露疑惑。

“对!开个小短会!”贺卫国对他点了一下头,转头看向赵国强二人:“你们俩都别忙活了!坐过来开会!”

二人闻言,便放下了手中的“办公用纸”,搬着凳子坐到了贺卫国办公桌对面。

“昨晚我已经将《沅水》第一期排版弄好了,下面我就大概说一下,咱们这次一共分为五大栏目,分别是《农业天地》、《政策解读》、《奇闻异事》、《群英荟萃》以及《知识海洋》!”

“《农业天地》栏目,老阮,就由你负总则,将你之前摘抄的相关内容,整理成一篇或两篇文章,字数不要太多,八百到一千二百字即可,题目由我来定,校审由你负责,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能有错别字,今天下班前务必交给我!”

“额……好!我尽量!”

“不是尽量!是一定!”

“好……我一定!”

“国强!你负责《奇闻异事》栏目,文章内容就从摘抄自县志里的名人名事整理,同样也是一到两篇,其他要求和老阮的一样!能做到吗!”

贺卫国说完,转头又看向赵国强。

而赵国强见贺卫国说得这般严肃,当即就立下了“军令状”

“保证完成任务!”

“嗯……!国庆,你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各公社文化站的投稿!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两天,就两天,我要五到八份投稿,这几天你就辛苦一下,多跑跑下边各公社。”

“两天?这……行吧!我待会再去我叔伯家,借一下二八大杠!”

虽然赵国庆有些为难,但他还是点头应下了这事。

其实,贺卫国也知道这事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只剩六天时间了。

“至于《政策解读》与《知识海洋》,前者好说,直接摘抄人民日报上的相关国家政策就成,而《知识海洋》,我打算将这些刊载上去!”

说到这,贺卫国随即将办公桌上的几张办公用纸递给了三人。

三人接过一瞧,顿时面面相觑。

阮家驹更是开口道:“这好像是英语吧?主编,你懂这个?”

“嗯……懂一些,前些年,我在红旗公社外公家住过一段时间,当时村子里有个被下放的老教授,好像是省城大学的,我跟他学过一段时间!”

贺卫国这话倒是没说谎,前两年,原身确实去乡下外公家住过一段时间,村里也的确有位老教授,他也跟人家学过一段时间英语。

只不过原身除了有些文学功底外,对英语可以说一窍不通,所以,在学了两个月后,几乎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人家。

后来,“他”回了县城参加高考预考,直接被刷了下来,之后,又连考了两次,再次在“预考”前败北。

再之后,原身进了公社文化站,最后被调到了现在的文化馆,这事也就被其抛到了脑后。

“没想到主编竟还懂这个!我一看这些英文单词就头疼!”赵国强笑了笑,当即拍了一句马屁。

“啊……我也是……这些东西,我根本记不住!”一旁,赵国庆也紧跟其后,立刻接话说道。

看得出来,这二人比阮家驹圆滑多了。

贺卫国倒是没有在意。

他之所以跟他们说这些,只不过是不想给别人留下“瞎想”的空间罢了。

反正不会有人去核实。

即使退一万步讲,有人去核实他也不怕,因为这事原本就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不想留下一丝隐患而已。

“至于报刊的定价,我想定为五分钱,你们觉得咋样?”

贺卫国说到这,即刻看向三人。

“我同意!咱们成本不过一分七厘,卖五分钱一份,应该会有不少利润,我记得人民日报也才卖五分钱一份!”阮家驹率先开口道。

但他话刚落,赵国强就微微摇头“老阮,你说得那是年定阅价,单独购买一份会稍贵一些,主编,我建议这事还是和馆里商量一下!”

“咱们的报纸要通过邮电局发行,由馆里出面,应该会更容易销售出去!”

“嗯……你说得很对!那这事就由你去跟王副馆长说吧!”贺卫国对着赵国强咧嘴一笑,说道。

听到这话,赵国强当场有些发懵,欲哭无泪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什么。

他这分明是被贺卫国给“套”进去了。

“呃……成!那我忙活手头上的活,就立刻过去!”

“不……你先去忙这个!这事更重要!”贺卫国待赵国强说完,便迅速摇头否决了他的想法。

“啊……!?”

“行吧!主编!那我现在就过去……!”

赵国强自是一愣,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待他走后,贺卫国便宣布散会了。

…………

不得不说,馆里对贺卫国还是相当支持的。

尤其是王副馆长,他很快就有了答复。

依旧由他出面,找局里领导反映情况,然后,文化局的领导就出面与邮电局沟通了一番!

毕竟是县里的第一份地方小报,又有上边县领导关照,邮电局那边自然答应满口答应,说是会积极配合的。

搞定了这事之后,接下来的几天,贺卫国一直都在“刻蜡纸”。

这是一道关键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一连刻了两天两夜,总算将八开的《沅水》第一期四大栏目内容,都给刻好了。

现在就只差“群英荟萃”这个栏目的稿件了。

这天上午,阴雨终于停了,难得一个大太阳。

贺卫国缓缓站起来,不由伸了个懒腰。

他转头看了看窗外,一阵微风袭来,刺鼻的气味再次出现。

他赶紧将木窗关上大半,又给自己的茶缸里倒了点热开水,小喝了一口。

这几天,他一直待在办公室里,连大门都很少出,更不用说洗漱了。

这会的他,身上都有些发酸发臭了,胡子拉碴,头发也乱糟糟的,身上有一种莫名的痒。

“现在万事俱备,就只差赵国庆的稿件了,也不知道咋样了?”

“主编……主编……我……我回来了!这……这是你要的稿件,一共是七份!我全给拿回来了!”

“渴死我了!这天……怎么开始热起来了……我得把毛衣脱了……!”

赵国庆终于回来了,他将手中的稿件交到贺卫国手上后,便开始脱起身上的毛衣来。

而此时的贺卫国则坐到了桌前,迅速查看起稿件来。

七份稿子,不过半个小时就给看完了。

这么说了!

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不忍睹”。

诗歌不像诗歌,散文不像散文,文字还潦草,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仓促间完成的。

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投稿的七份稿件竟是同一位作者,而且这人他还认识,哦!不!应该说原身认识。

这人叫秦家栋,和他之前一样,同在红旗公社文化站工作过,是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

只可惜这人,文学功底实在不咋地,写的东西根本看不下去。

“咳咳……国庆同志!还有别的吗?”

贺卫国抬头看向脱完毛衣的赵国庆,试着问道。

“没了!主编!这两天送抵各公社文化站的投稿就这些!”赵国庆摇摇头,回答道。

“没啦?”贺卫国惊愕了一声,却也没继续深究。

他低下头,暗自琢磨。

两天时间,时间确实比较紧张,没有收到其他投稿也实属正常。

“咋办?难道真用秦家栋这几篇稿子?”

贺卫国暗暗嘀咕了一句,又拿着几份稿件反复观看了一番,却硬是看不下去。

“尼玛……这些要是能见报,那狗写的都能登……”

“还不如……我写的……”

“等会……!要不我自己试试?”

“可写什么呢?总不能写网络小说吧!”

贺卫国摇了摇头,当即就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

他的目光一直转悠,不停思索着。

突然,他打开了抽屉,看向了那张对折的“通缉令”。

“要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