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创办地方小报开始 第65章 亲自题名!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2:37:02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想想也是,虽然,贺卫国有着种种优势,能够胜任《洞庭》杂志主编一职,但毕竟只有二十四岁。

工作时间不长不说,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岗位,眼馋的人很多。

要不是秦部长力排众议,地区文联的周主席“力挺”,他要想从众多候选人当中胜出,是很困难的。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省作协作协会员这一层身份,一切“风言风语”都将不攻自破。

…………

虽然是试刊号,但该有的,自当得一应俱全。

《洞庭》杂志,作为一本民俗刊物。

其封面肯定需要好好设计一番。

至少得弄得像个样子,总不能“白板”一个吧!

但眼下毕竟是1984年,先不说印刷技术不比后世,就是各方规定及审美观念,也与后世大相径庭。

故而,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贺卫国最终还是决定不搞什么“噱头”。

封面还是以当下流行的“简约风”杂志封面为模板,适当加以设计创新。

至于“洞庭”二字,作为刊物名字,自当请专人撰写。

最好是名人!

而且是“大名人”!

并且还得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

毕竟刊物题名可是极其重要的。

它既可以充当“保护伞”,也可以提升刊物名气。

贺卫国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本省的大作家周立波、沈从文、丁玲等。

但他转念一想,这些“大作家”,名气是够了,但却有一定的风险。

“那就只能从省文联或省作协的相关领导身上入手了……!”

“对了……古骅同志,他不是省作协副主席吗……或许……”

然而这个念头刚一经生出,就被他给放弃了。

古骅头上的作协副主席头衔,只是名誉上的,并没有实权。

而且古骅的名气还是差了点。

“算了……这个问题还是让秦部长去头疼去吧!正好他说过,他在省文联有人,说不定能请动省文联的康主席为杂志题字……”贺卫国小声呢喃了一句,又很快想到了什么。

“嗯……最好连带试刊号的序,也一并请这位康主席撰写了!”

贺卫国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是摇了摇头。

…………

然而他却不知道,对于“题名”与“作序”这事,秦部长其实早就安排好了。

这不,第二天,当贺卫国再次前往地委大院,递交“省作协会员申请表”时,秦部长将一个档案袋交给了他。

他打开一瞧,发现里边有着一张白纸与一份稿子。

白纸上赫然用写着“洞庭”二字,字体为行楷,整体浑厚自然飘逸,笔锋一气呵成。

“秦部长……这是……?”

“这是我托人请省文联的康主席题的杂志名,还有为试刊号做的序!你且拿回去,好好保存,可别弄丢了!”

“啊……!哦哦……好的!秦部长!”贺卫国愣了好一会,连连点头说道。

“嗯……申请表弄好了吗?”

“已经弄好了!秦部长!”

“给我吧!我会安排人尽快递上去的!”秦部长说着,便接过了贺卫国递来的申请表。

他将其放到抽屉后,又抬头看向贺卫国:“试刊号准备的怎么样啦?不会有问题吧?”

“您放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准备当中,不会出问题的!”

“那就好!”

…………

四月底,《洞庭》杂志,编辑部。

贺卫国再次召集一众人开会。

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主要是通报试刊号的进展情况。

他扫视了一眼与会的所有人,轻咳一声道:“咳咳……现在开会!首先,我说一下刊载作品的情况,编辑部一共收到诗歌十三篇、散文六篇、短篇小说七篇,戏剧唱词六篇、民间歌谣五篇、报告文学两篇。”

“经过三道审核后,目前通过审核的有两篇散文、四篇诗歌、小说有三篇、戏剧唱词及民间歌谣各三篇,报告文学一篇,共十六篇,咱们的杂志是16开的,如果加上插图,48页的页码,这些内容应该是够了,不过具体需要试印一番,排版也需要注意一下……!”

“关于插图,我的意见是,尽量使用裁剪于其他资料上的图画,少数可请专业人员绘制,避免耗费大量时间,咱们是试刊号,内容才是关键!”

贺卫国话落,便将目光投向了副主编王来喜身上。

“王主编……!请你说一下,插图的情况!”

“好的!关于插图,一共有十一幅,图幅都不大,采用素描或水墨画风,需请专人绘制的一共有三幅,分别为……”

王来喜介绍完,贺卫国又看向参会的印刷对接员。

“印刷方面,目前采用铅印黑白图画印制方式,封面除外……”

…………

也就在贺卫国召开通报会时,省城,省作协会议室。

一场表决大会也在召开当中。

参会的除了作协主席、副主席外,还有省文联的相关领导,以及常务评选作协会员。

“经过严格审核及筛选,此次省作协会员一共产生十三名候选人,分别是王志国、秦横山……贺卫国、刘习平,下面开始不记名投票……!”

…………

一刻钟后,投票结束,唱票开始。

随着作协章主席一一唱票,投票结果很快就产生了。

最终一共有三人通过了表决。

“咳咳……大家请安静,下面我代表省作协,正式公布此次投票结果,通过表决的同志有王志国、刘习平、以及贺卫国!”

“现在……散会!”

随着会议结束,一个电话从省城打到了银城地委大院。

接电话的正是地委宣传部的秦部长。

“好……好的!我知道了!老谢!多谢了……嗯嗯……等去了省城,一定请你吃饭……好……好的!”

挂断电话后,秦部长沉思了片刻,随即出了办公室。

当他走到一楼大厅时,却又迟疑了起来,他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又掉头回了楼上。

他并未返回自己办公室,而是来到了副书记办公室前。

“咚咚咚……!”

“进来!”门后,一道声音传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