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贺卫国坐在椅子上,桌面上,茶缸口冒着热气。
对面,则坐着一名中年男子。
男子上穿的确良衬衫,梳着偏分头,戴着一副黑边框眼镜,下身则着蓝灰直筒裤,手中拿着一本巴掌大小的红色塑皮笔记本。
最显眼的要当属他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以及胸前挂着的“海鸥牌”相机了。
这可不是一般记者的核心“装备”,而是属于省报级别以上记者独有。
当然,别在胸前口袋处的“记者证”,也是其身份最有利的证明。
对于眼前之人,贺卫国倒是显得沉稳淡定,并未露出丝毫敬意与羡慕。
反倒是一旁陪同的徐副馆长,他不仅毕恭毕敬,还一个劲的嘘寒问暖。
这让正准备采访的欧阳建华,有些不堪其扰。
“徐副馆长!麻烦你出去一下,我现在正在采访,不希望有人打扰!”
欧阳建华这话,一点也没给徐副馆长留情面。
要知道这次采访,其实并非偶然。
事实上,就连欧阳建华自己也不明白,为何报社领导会派他到沅水县这样一个小县城来,采访一名地方小报的主编。
尽管这名主编看上去十分的年轻,但他可是《湘省日报》的记者,一般的新闻与事迹,是不值得他跑一趟的。
而且,这次领导还特批他携带相机与胶卷前来,这足以证明,领导对于这次采访的重视程度。
一开始,他还以为他要采访的人,干了什么惊天大事,或者是“劳模英雄”啥的。
可经过他一番了解之后,他发现,对方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地方小报主编,而且还刚提拔不久。
这让他很是疑惑。
但既然是报社派遣下来的采访任务,他也就没再多想。
待一旁的徐副馆长悻悻离去之后,采访正式开始了。
“贺卫国同志!我们开始吧!”
欧阳建华坐直了身子,拿出别在胸前的钢笔,对着贺卫国点了点头。
“好!”
贺卫国倒是没说什么,前世十年的教培生涯,让他练成了一身的“胆气”。
怯场!
不存在的!
“请问你对创办的《沅水》,有何期待与目标吗?”
“哈哈哈……期待与目标?那当然是将其办成全国最大的报纸!”
“呃……!”
贺卫国的话,瞬间把欧阳建华给整不会了!
你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
“那最初,你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与目的,担任主编一职的呢?”
“其实从一开始吧,我并没抱什么期待,甚至我都不想当这个主编!是领导的苦口婆心,同事们的力荐,我这才勉为其难,答应出任……!”
“我……”
这一刻,欧阳建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这回答,怎么听上去这般不要脸呀!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的每一次采访,都无比的顺利,所问的问题虽然没有经过精挑细选,但也不难问题。
可现在……
“哎……早知道,我就和这位同志,提前对一对答复呢!”
也就在欧阳建华暗自后悔之际,此时的贺卫国,也露出了一丝玩味。
对于采访与被采访,他自是知晓这里头的门道。
不管是当下,还是后来的二十一世纪,其实采访流程大体上都一样。
你别看报纸上,那写得叫一个冠冕堂皇,回答的天衣无缝。
实际上,不管是记者问的问题也好,还是被采访的人回答也好,都是早就准备好的。
说白了,双方都是走个过场而已。
大多数记者会在事先跟被采访人沟通交流,确认所问问题与回答没有问题后,才会正式进入采访阶段。
当然,答非所问或者回答不够“正确”也无妨,反正回去之后,编辑整理采访内容也会“断章取义”,修正过来的。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要走的,而且大体上不能偏出被采访者话中之意太多。
换而言之,就是你不能驴头不对马嘴,随意编造。
当然,这种情况,放在当下并不多见,一般只会出现在“政治立场”有风险的时候,这点倒是比贺卫国的前世好太多了。
扯远了,说回当下。
对于贺卫国的这般回答,倒也不能说对或者不对,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怪”。
就政治风险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
但这终究不是“主流”回复,自然得重来。
所以,欧阳建华略显严肃的对贺卫国说道:“卫国同志!我希望你能重视这次采访!”
“呃……好的!我……尽量……!”
“算了……要不这样吧!记者同志,要不你先和我对一下问题与答复,咱们再正式进入采访吧!”
贺卫国自然不是笨蛋,知道什么时候该“调皮”,什么时候该“严肃”。
他笑了笑,主动提出了走“标准”采访流程。
对此,欧阳建华明显愣了一下。
他发现,贺卫国这人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但采访还是得继续。
接下来,两人简单沟通了一番,采访很快就顺利完成了。
“贺卫国同志!这次采访,多谢你的配合,最后,还请你按照我的要求,坐到窗前去……对……!身子坐直,目光微倾,眼神要表现的严肃一些。”
“好……就这样,摆好这个姿势,不要乱动!我先看看光影……!”
在欧阳建华的调度之下,贺卫国成了“模特”,几经调整姿势后,随着快门声“咔嚓”响起,他的身影,也被定格在了一瞬间。
“好了!贺卫国同志!你现在可以起身了!”
欧阳建华将手中的照相机放了下来,他摆弄一番,确定成像没有问题后,随即抬头对着不远处坐着的贺卫国道。
贺卫国却是笑了笑,随即起身走了过来。
欧阳建华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卫国同志!感谢你的全力配合!”
“不用客气!记者同志!这是我应该做的!”贺卫国也同样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紧紧与对方的手握在了一起。
…………
省里来了记者,还独家采访了贺卫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单位大院。
对此,一众人半信半疑之余,也不禁投来好奇与羡慕的目光。
尤其是徐副馆长,他身上那“酸味”,隔着半里地都能闻到。
反倒是此时的大院门口收发室里,门卫老马正摆弄着他那台老掉牙收音机。
他一边调试,一边跟随着收音机里的“花鼓调”哼唱着。
“女婿来补锅呀!瞒了丈母娘……操作要留意呀……小心手烧伤……双手烧伤不要紧……怕只怕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