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国本想开口拒绝的,但话到嘴边,又给瞬间咽了回去。
脑海中,那道“黏人”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哎……!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没想到这年头竟还有等稀罕女孩!要是换作穿越前,我定会……毫不犹豫,可现在……”
此时的贺卫国,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拥有着原身的大多数记忆,在他的记忆当中。
那吨位,那面容,那形象,还是小学老师。
难怪原身会这般排斥!
换做是他,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心中暗暗吐槽了一句,贺卫国忍不住瞟了一眼眼前的小丫头,心中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哎……!都是一个妈生的,差别怎么就这般大了?”
“老三!想啥呢?赶紧去呀!”就当贺卫国暗暗愣神之时,一旁,父亲贺鹏举忍不住催促道。
贺卫国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犹豫了一下,再次转头看向眼前的小女孩:“婷婷,你先回去吧!替我给你姐带句话,就说,我今天有些累了!改天行吗?”
他这话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来,他给婉拒了。
而听到这话的女孩,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迟疑了片刻,看向贺卫国说道:“那好吧!卫国哥!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女孩有些失落的离开了。
待对方走后,父亲贺鹏举一脸恨铁不成钢走了过来,他重重的拍了一下贺卫国的后脑勺:“你小子究竟想啥呀!燕子和你也算青梅竹马,还是中学老师,如今又去银城师范进了修,你咋就脑子不开窍了!”
“还能有啥?哥是看不上呗!就燕子姐那身材,换做是我,我也一样看不上!”贺卫国还未回话,一旁的贺家国就抢先帮他把话给说了。
“你小子又皮痒痒了不是?闭上你那张臭嘴!”
“就是嘛!我又没说错……燕子姐和婷婷好歹都是一个妈生的……”
“好了!爸!我自有我的考虑!这事您就由我自己做主吧!”
“你小子就作吧!到时候娶不到媳妇有你小子哭的时候!”
父亲贺鹏举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微微摇了摇头,回头狠狠瞪了一眼多嘴的贺家国,便拿着收音机就进了里间卧室。
…………
晚上都快八点了。
筒子楼内,灯火通明。
饭桌旁,气氛略显沉闷。
贺家国小心翼翼的夹了一口油渣,快速扒拉了两口饭,眼珠子转悠了一圈,最后偷瞄了一眼自己的二哥贺卫国,心中不由得暗暗嘀咕:“惨咯!惨咯!幸好我才十七,还不急找老婆,要是让我找,我可得找一个漂亮的,班上的刘慧娟就不错……”
“咳咳……爸!妈!卫国当了主编,咱们应该为他感到高兴才对!您二老可不知道,这可是由咱们县里唯一发行的报纸,卫国年纪轻轻就能被重用,前途肯定无量!”
“是呀!爸!妈!老三现在有出息了!未来肯定能找个更好的!”
“行了!吃饭!孩子大了!就由他吧!”
父亲贺鹏举说了一句,将杯子里最后剩的一小口地瓜干量的酒一饮而尽。
接下来,大家都自动避开了这个话题,顺口聊起了县麻纺厂。
自从五年前母亲从县麻纺厂退下来后,大姐贺子怡就接了她的班。
虽然她成了正式工,但工资却并不高,一月才二十六块七毛八。
更为重要的是,最近厂子里效益不是很好,工人们议论声很多,闹得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贺卫国从始至终都在一旁听着,他没有说话,而是暗自思索着下午回家前转道去县一中拜访的事。
沅水县一共有九个公社,但高中却只有四所。
除了乡下的三所高中外,县城区就一所高中。
这便是县一中。
县一中的建校历史很长,近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有着近百年历史,远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清初时期。
他这次去县一中,主要是去拜访一个人。
县一中的一位退休老教师。
老教师姓冒,叫冒庆才。
这个姓并不常见,在附近几个县都属于冷僻姓氏。
但人家却是一位建国前的大学生,据说曾经在“西南联大”读过书。
当初他为了报国,跋山涉水去了西南,当时因为各种原因,仅有高小文化的他,并未被录取,后来还是因为展现出高超的语言天赋,加上有人举荐,他才被破格录用。
后来,据说还在西南某机场当过英文翻译。
也正是这段特殊经历,导致……他不得不在二十年后,被迫离开了县一中。
几年前,他被返聘回了县一中,教授英语课程,今年年初正式退休。
贺卫国之所以知道他,当然是因为他记忆当中的那位叔伯祖。
要不是因为他这位叔伯祖,这位冒老师也活不到今天。
而这次前往拜访,主要是想请他再次“出山”。
他那点“英语”水平,他自己心知肚明。
第一期《沅水》还能凑合,但若是要将这份地方小报做大做强,还得依靠这位“大佬”。
其实,要不是沅水县是座小县城,没有湘省大学这般存在,他也不会出此下策,再去打扰对方。
的确,对于一份教辅报刊而言,“专业人才”才是最为重要的。
只是,这次拜访的结局却是有些不尽人意。
对方既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一口回绝。
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暗自琢磨着,丝毫没有注意到,所夹的菜都是从三弟贺家国饭碗里夹来的。
“咳咳……吃饭就吃饭!别东想西想!”
父亲贺鹏举的提醒打断了他的思绪。
此时此刻,他这才发现,三弟贺家国正一脸幽怨的看着自己。
他尴尬一笑,赶忙将碗里的油渣又给他夹了回去。
…………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
天上阴沉沉的,闻着造纸厂飘来的“刺鼻气味”,他赶了个大早,来到了县一中门口不远的一处报刊亭。
与此同时,县政府大院,某办公室。
一道身影正对着进门的秘书说道:“小杨呀!你替我去收发室看看,问问最新一期的《沅水》送来了吗?”
“《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