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482章 祖相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8:40:48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天王五年,二月。

海安。

“避让!避让!!”

官道之上,骑士们高呼着,沿路的百姓们纷纷避让,这支骑士就这么一路冲进了城内,又朝着官署的方向冲锋而去。

几个骑士在官署门前跳下来,快步走向了里头。

如此过了许久,就看到姚雄急匆匆的走出了官署,骑上了战马,领着左右之众,又迅速朝着城外冲去。

海安渡口。

征东将军王琳站在新修建的高台之上,观看远处的战船排阵。

又有一艘战船下了水,王琳迫不及待的组建新的阵型。

那些前来投奔的南国将领们,几乎都在这里了,他们坐在不同的战船之上,排列出各种不同的阵型。

大汉目前有两艘巨舰,一艘盖天号,一艘鹣鲽号。

盖天号是他们从前俘虏的老巨舰,鹅鲽号是陈国先前送的……鹅鲽这个词出自史记,分别指比翼鸟和比目鱼,本来是证实两国之和睦的,如今却成为了汉国用以对付陈国的利器。

在这两艘巨舰之外,则是有八十余艘各不相同的战舰,而后才是一些小船。

这些年里,王琳在光州和海州设立造船厂,积极安顿从南边来的船匠,小船和中大型战船也打造了不少,又从陈国那边偷偷买了不少的战船。

陈国要不要跟汉国做生意,他们的皇帝说了不算,便是明令禁止,还是有人敢带着大船过来卖,换走北边的战马和铁器之类。

如今水军的规模,比起陈国当然是远远不如,但是,至少他们敢出去巡视了,不像从前那般缩在渡口不敢出头。

陈国的水军也老实了许多,不敢随意前往海州附近。

还是要给王琳和那两艘巨舰面子的,陈国巡视也不敢同时出动两艘巨舰的。

王琳意气风发。

这小老头站在上位,看着自己愈发充实的水军,虽远当下的规模远不如他过去那种十艘巨舰,战船八百艘,军十万的巅峰状况,但是成长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王琳平日里和气,但是一旦开始操练或者打仗,他就变得很冷酷了。

此刻,他看着远处的阵型,气的直吹胡须。

“曹庆这厮!!如此不长进?巨舰是这么用的吗?这若是真交战,他早就被击沉了!”

“来人啊,传我军令,鞭二十!!”

身边的亲兵赶忙跑了出去。

王琳继续盯着远处猛看,越看越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让左右记下这些人的过错,准备操练结束之后一同问罪。

就在王琳忙碌的时候,姚雄领着骑士们到达了水军大营。

在军士过来禀告之后,王琳喊来了在陆上支援的欧阳,让他继续盯着远处的战船,自己则是下去跟姚雄会面。

姚雄此刻看起来格外的激动,搓着手,看到王琳前来,赶忙行了礼,笑呵呵的问道:“不曾叨扰了将军吧?”

“不曾,来的正好,让我少遭罪!”

“啊?何出此言呢?”

“看这些人列阵,实在遭罪!”

姚雄大笑,他不是很懂水上的阵型,不过,当下的汉国,除了少数几个降将有着水战的经验,其余人根本就是白纸一张,王琳对他们的要求又很苛刻。

姚雄拉着王琳往外走,他张望了下左右,低声说道:“封赏结果出来啦!”

“哦?”

“谁是首功?”

“卫将军首功,进骠骑将军,进兰陵郡公。 ”王琳大吃一惊,“骠骑将军?好大的封赏!”

“生擒伪帝,军功当先。”

“除了他之外,其余众人也是大加封赏,斛律羡加左光禄大夫,特进,仪同三司,寇流进青光禄大夫,封镇军将军,张黑足进中领军……”

姚雄赶忙从怀里掏出了告示,递给了王琳,王琳拿起告示,两人一同看了下来。

真如姚雄所言,对这次立下功劳的人,朝廷的封赏颇重,两个统帅加封最重,而后是那些立功突出的将军们,基本上都是连升好几级,四安,四平都满了,也有较为离谱的,最离谱的就是史万岁。

这小子靠着数次的先登和陷阵,一路高升,干到正三品的中护军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若是只从品级而论,他这个中护军跟祖珽的侍中是平级的。

姚雄看着这些封赏,眼里是闪烁着光芒。

就连高延宗这小子都因为夺取江陵,杀章昭达等诸多功劳,一跃来到了镇南将军的位置上。

姚雄只觉得惋惜。

“唉,没我们的事!可惜啊……”

王琳匆匆看完了这些,疑惑的问道:“我怎么觉得这封赏内容里还缺了人呢?”

姚雄拍着手,“对啊,我们在这边牵制陈兵,怎么也该提一嘴啊!”

王琳摇摇头,“我们没有功劳,只是,坐镇运输粮草的田子礼崔刚等人都有封赏,怎么唯独没有祖珽的封赏呢?”

姚雄这才反应过来,他再次看向那文书,找了好几遍。

“还真的没有。”

“这是为何?”

王琳摸了摸胡须,“看来,骠骑将军并非首功。”

“这首功者,怕是要回到邺城后再封赏了。 ”

姚雄更加的羡慕了,“以王将军之见,我们何时能进军陈国,也拿个灭国之功啊?”

“这要看我们的水军什么时候能组建完成了。 ”

王琳忽看向了面前的诸多战船,而后眯起了双眼。

“周国的战船也不少啊。”

“江陵那边还是需要一个大将前往……”

姚雄激动的说道:“周国的战船本来就不少,若是两者相加,便是比陈国弱,也足以发动战事了。”

“至少三年之内,是不会起兵讨伐陈国的,或许要更长的时日。”

王琳看的倒是很清楚。

“姚将军,我得返回光州一趟,我离开之后,这沿岸的防务,你要多上心,那黄法e绝非庸人,或许会想办法来制造破坏。”

“啊,您要返回光州?”

“我得去见陛下一面,我有极为重要的策略要献给陛下。”

姚雄也不再嬉闹了,脸色变得肃穆。

“请您放心吧,有我在这里,绝不会有失。 ”

“好。 ”

王琳领着精锐的水军从海安附近撤离,走的极快,同时带走的还有许多的船匠等等,海安的水军大营和造船厂一下子就变得冷清了许多。

行军的过程之中,王琳都显得格外忙碌,每日都是待在船舱内,不怎么外出,日夜书写。

在回到了光州之后,王琳迅速调整了几个船厂和水军操练地的位置,整个东边的水军事务,本来就是由王琳来决策的,王琳此刻的决策却与众人所想的都不同,在击败了周国,可以着手展望天下大一统的时候,他竟选择了退缩,将船厂往后移,水军主动撤离,让步,甚至更换前线和后方的战船。

许多将军们都不明白王琳的想法,可在这边,王琳最大,他们也没有办法质疑。王琳在下达了诸多命令,进行了许多调整的同时,书信也是朝着邺城的方向飞速赶去。

在这个时候,距离刘桃子灭周已经过去了很长时日,汉国大军也是往回走了很久,即将到达目的地。

……

邺城。

大军刚刚返回来不久,虽然还有许多政务,但是随军出征的众人还是得到了休假的机会。

朝廷的官员们还在忙着委派官员。

可以汉国的情况来看,其实汉国所仰仗的是完善且出色的小吏系统,可吏又是地方招募,跟朝廷没多大关系,朝廷只能是一边提拔各地的官员,一边急着开科来增加官员储备。

当然,朝廷也颁发了些新政,包括对地方吏的安家安置,提拔优进,公田特赏等等,都是鼓励东边的人能积极前往西边当吏的。

通过科举来当官,终究只是少数人才能完成的,这玩意不好过,对比之下,吏试就是小儿科,通过算法,律法,读写就能通过,难度要小的多。

朝廷忙碌到了极点,连路去病都没有精力来叨扰刘桃子,可见一斑。

此刻,大汉天王正在成安故宅休息。

成安的这处村落,周围早就被修筑了城墙,可内部却没有任何改动,是刘张氏不许,要求保留,大概是因为天王的父母都长时间居住在这里的缘故,朝廷对这里很是上心,修城墙,又安排军士们驻守,戒备等级比成安城都要高。

熟悉的桃林此刻显得有些萧瑟,还不曾开花,光秃秃的。

朴素的宅院里,老远就能听到刘张氏的笑声。

刘桃子此番灭亡了周国,天下局势大变,三足鼎立之势瓦解,汉强而陈弱。

双方的国力不是差了零星半点,南边的人口本来就少,先前又被侯景一顿霍霍,文皇帝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陈顼又连年大战,加上豪强兼并土地,大族隐瞒户口,百姓们纷纷皈依寺庙,寺庙也跟着大招佃户……这一系列的事情叠加在一起,陈国在明面上的数据就非常的可怜了。

像这样的佃户啊,奴婢啊,和尚啊,都是不承担税赋的,甚至很多都不在国家户籍上。

他们不给国家交钱,也不干徭役,更不会去当兵。

因此,从国力上看,只有三个字,陈国危。

刘张氏富贵了许多,原本干瘦的脸颊上又堆满了肉,她盯着面前的儿子,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当初她曾劝说儿子跟着自己逃走,可儿子却说要杀尽天下恶人,重振河山,那时她只当儿子有大志向,却没想过他能成功,心里也只是想着若是万不得已,就让桃枝抓桃子,而后一同溜走,隐姓埋名。

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儿子竟真的做到了这些。

周都给灭了。

她再次给儿子多夹了些肉,笑呵呵的看着他吃。

刘桃枝此刻却还在不断的询问:“韦孝宽也抓住了?”

“已是我臣。”

“为什么不杀了他呢?”

“此人有韬略,可以防备北胡。”

“你要攻打陈国吗?”

“急取周,缓灭陈,并不着急。”

刘桃枝看向刘桃子的眼神也略有些不同,没有过去那种蛮横无礼。

当初他知道儿子在外造反,灭亡齐国的时候,心里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是豺狼,毫无忠义,让自己无颜面对故主,往后只怕是要带着自己遗臭万年了。

可随着局势一点点改变,当刘桃子连周国都给一同灭亡的时候,刘桃枝的想法又有了变化。

莫非…。这小子身上真的有那什么天命吗?

过去的很多事情,忽然就变得神异起来,这个儿子身上就像是多了曾神秘的外衣,让刘桃枝都感觉到了些不同寻常。

此刻,在刘桃子开口说话的时候,他都是较为认真的听着。

说起来,皇帝的神圣性早已荡然无存,殴帝三拳便能看出,但是皇帝到底神不神圣,那也得看是哪个皇帝。有神圣的令人惧怕的皇帝,也有狗脚朕的皇帝。

人们坚信,能成就大事的人定有非凡的伟力。

刘桃子对于这种态度上的变化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有刘张氏一直在为此发笑。

小武尚不曾回来,而阿妒又在屋内休息,这里只有这三人,不过也算是其乐融融。

就在他们刚刚吃完饭后不久,便有外人前来,打破了这份和谐。

祖珽来了。

知道他们是有大事要做,刘张氏也赶忙将院落让给了他们,自己带着刘桃枝去游桃林去了。

祖珽的脸色很是无奈,“臣本不该前来叨扰,只是国家大事不容耽误,不得不来,请陛下治罪。”

“不必如此。”

祖珽也不废话,从衣袖里拿出了许多文书,直接开始说起了正事,“陛下,王琳上了书,说是想要前来邺城,有很重要的战略献上。 ”

“嗯。 ”

“让他来吧。 ”

“能确定杨坚是投奔了陈国,不过,却并没有得到重用,不知是什么缘故,陈顼竟没有放他出来,将他留在了建康……”

“嗯。 ”

“又有一批周人投降了,先前曾与陛下说的那个高颎,就在其中。”

“哦?”

刘桃子的脸上终于有了些变化,“高颎降了?”

“是啊,这厮一直都很抗拒,在被俘获的那些人里,态度也是最为坚硬……可这刚刚将他们这一批人运到邺城来,他就愿意投降了。”

祖珽笑着说道:“我派人问过了,据说是这厮得知陛下保留了宇文邕的祀,并且为宇文宪正名,没有让他背负弑君罪行后,便决定投降。。……“

“不愧是陛下!”

“当初陛下下令不灭宇文邕的祀,还要为宇文宪正名的时候,臣心里甚是不解,如今才知道其高明之处,周国的那些忠义之士们,都察觉到了陛下的仁德,纷纷愿意投效,陛下之才能,当真是天下无双!!”

“臣刚刚回邺城的时候,还听到崔季舒魏收等人批评陛下,说陛下对这些西贼纵容太过,他们觉得宇文邕和宇文宪,不该留祀,不然就难以彻底收复西土…他们哪里知道陛下的英明之处呢?现在我若是见到了他们,便可以驳斥啦!”

祖珽奉承着刘桃子,可也没有忘了构陷同僚的本职工作。

在完成了奸臣的工作之后,他又再次切回正题。

“很多人都对王琳议论纷纷,觉得他自作主张,私自更改船厂和东部战略,可臣以为,这便是王琳的战略,王琳想要示意以弱,暗中囤积实力。”

“当下我们虽然强盛,但是水军依旧不如陈国,若是我们大肆在前线打造战船,操练水军,诚然,能起到恐吓的作用,但是也会让陈人不敢轻易再将战船之类的物资卖给我们了…可若是我们示敌以弱,藏好新战船,只以破旧战船示以敌,黄法氍便是说破天去,陈人也会继续买卖。”

“我们要做的,就是暗中积累力量,让陈国内的大臣们怠慢,等到实力足够,一举南下灭陈!!”

“不过,王将军既是执意要亲自前来禀告,那肯定还有更多我所不曾想到的战略和计策……”

祖珽从对南陈的战略开始说起,将手里的文书一点点的解析。

刘桃子一直等到他说完。

“陛下?”

“祖珽听令!”

祖珽一愣,赶忙放下了手里文书,朝着刘桃子跪拜,“臣听令!”

“祖珽效朕久矣,忠心耿耿,出谋划策,参军机事,功勋卓著,深得朕心。”

“今特进丞相位,令参三台机密事,授燕郡公。”

祖珽顿时愣在了原地。

他呆滞了许久,而后朝着刘桃子大拜,声音哽咽。

“臣祖珽,叩谢陛下天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