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火车站。
津浦铁路纵贯南北,沟通中原和金陵……北岸。
嗯,只是连接北岸。没有连通市区。因为没桥。
横跨长江的第一座桥梁,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修建的。好像1968年才通车?
民国都忙着打仗,根本没基建的。
但是光头绝对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盯上了滁州。
张庸带着国军进驻滁州,日寇被迫撤离北岸所有的部队,缩回南岸。
否则,身在北岸的军队,一旦遭遇攻击,没有退路,南岸也无法增援。只有被全歼的份。
于是……
现在……
国军是在长江北岸和日寇隔江对望。
日寇在撤退前,将所有船只,全部拉到了南岸。还禁止长江航道通行。
只有双方的谈判使者,可以渡江。
“张桑,你们国家积弱已久,长此以往,是根本没有出路的。”
“确实。”
“所以,你们需要改变。”
“是。”
“所以,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
“是吗?”
张庸歪头看着吉本贞一。
话说,这么厚颜无耻的话,你怎么说得出来?
跑到我家里来杀人放火,烧杀掳掠,然后说帮助我?你们知道丑字怎么写吗?
不过,张庸也不生气。而是懒洋洋的打哈欠。
他的任务就是拖时间。
霸占着滁州,吸引日寇的注意力。
然后光头他们在后方操作。努力整训更多军队。
日寇需要多长时间?
可能一个多月。它们调兵速度从来很快。
它们可以用铁路,用船只,快速的将主力军队从东三省运输过来。
所以,他张庸在滁州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多月。
一旦日寇主力逼近,就要立刻滚蛋。有多快跑多快。
甚至,到时候,连安庆都要直接放弃。
没办法。打不过。真的。
日寇只要集中五个主力师团,猛攻安庆一线,他是顶不住的。
在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前,什么战术都是假的。
他只有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
何况,日寇还会在其他战线也发起进攻,让所有的国军都压力山大。
日寇会向洛阳进攻。会向南昌进攻。会向广州进攻。会向九江进攻。
排山倒海的攻势,国军肯定会疲于奔命。
在全面抗战初期,日寇对关东军的使用策略,绝对是错误的。
放着几十万精锐在那边纹丝不动。关内战场却兵力不足。以致无法迅速的解决关内战事。
如果日寇舍得豁出去,将关东军主力调入关内作战,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还有百万大军,随时将你们粉碎。”
“你说的是关东军吗?”
“没错。”
“确实,你们的关东军很强。”
张庸语调平静。
吉本贞一就发现自己白说了。
根本没有威胁到对方。对方表现的泰然自若。
这让吉本贞一感觉很不爽。
“我们百万大军入关,可以攻略你们的任何一个城市。”
“不。你们最多攻克汉口。”
“难道攻克汉口还不够吗?”
“不够。”
“我们如果攻克汉口,你们完全可以体面的投降。”
“你错了。我们是不可能投降的。倒是你们,到时候彻底失败,只有无条件投降的份。”
“我们是不可能失败的……”
“那么,问你一句,你们的关东军,能入关多久呢?”
“你……”
吉本贞一忽然被噎住。
他忽然发现。对方一直很冷静。不像其他人。
如果是单纯的冷静还好。不知道怎么的,吉本贞一居然感觉对方好像稳操胜券?
好像这场战争,对方早就知晓答案,早就洞察一切?
真是非常玄妙的感觉。古怪。
谈判当然不欢而散。
接下来的时间,日寇在拼命的调兵遣将。
空指部地图显示,日寇军队,从津浦铁路源源不断的到达徐州。
同时,来自海上的部队,也是源源不断在杭州,在上海登陆。还有更远的广州,也有日寇登陆。
毫无疑问,日寇即将开始新的攻势。滁州周围,日寇重兵云集。
根据情报得知,日寇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八师团,全部都回来了。
这些师团,全部都是日寇主力。
日寇关东军再次大量入关作战。
它们有的进驻蚌埠。有的准备渡江北上。开始威逼滁州。
日寇主力,还从徐州向西进犯。
第七军军长周祖晃每天都要向第五战区报告情况。显然很焦虑。
那么多的日寇师团,如果打起来,第七军绝对元气大伤。他想撤退。但是被张庸按住。不敢跑。
张庸当然知道局势危险。不过,他还想争取多几天的时间。
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
就是苏联航空队和国府空军,一起出击,轰炸了日寇松山机场。予以日寇重创。
这一炸,应该是将最后的和谈遮羞布彻底的撕开了。
白痴都知道,谈判是不可能了。
日寇海军马鹿也开始调兵遣将,增派更多航母到来。
大量的日寇舰载机,进驻沿海机场。
日寇孤注一掷。
务必拿下汉口。
在第五战区的强烈要求下,张庸带军队撤出滁州。
八月底,日寇发起全线进攻。
三十多个师团,分兵三路,向西齐头并进。
日寇陆航和海航都出动大量战机,掩护地面进攻。来势汹汹。
面对日寇的优势兵力,国军只能继续用空间来换时间。
希望诱敌深入,分散日寇兵力。然后寻找歼敌的机会。
事实证明,日寇关东军主力如果入关,局势的确会变得非常危险。汉口是保不住的。
放弃安庆……
放弃九江……
张庸一直负责断后。
日寇前锋逼近汉口……
终于,在汉口外围,国军寻找到了战机。
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在万家岭,围住了日寇106师团。双方展开激烈厮杀。
不过,此时此刻的张庸,还在汉口坐镇。
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日寇飞机轰炸汉口。同时保护重庆安全。
随着日寇逼近汉口,光头和所有重要人员,都已经全部撤离到重庆。一部分还疏散到了成都。
结果……
日寇飞机没有来汉口。也没来重庆。
倒是日寇的步兵,源源不断的从四面八方向汉口聚拢过来。人数很多。
九战区虽然围住了日寇106师团,但是连续攻击了好多天,始终没有啃下来。反而是日寇援兵越来越近。
和另外一个位面不同。这个位面的日寇,兵力雄厚了很多。106师团附近,还有日寇108师团和27师团。这两个师团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的。
前线指挥薛岳,组织了十几万国军,围攻日寇三个师团。其实难度也挺大。
毕竟,那是日寇三个师团。总兵力超过五万人。
“铃铃铃……”
“铃铃铃……”
桌面有电话响。是红色电话。
拿起话筒。刘峙的声音传来。
“少龙啊……”
“总座。”
“万家岭方面,需要添一把火啊!”
“我现在就过去?”
“越快越好。”
“行。我现在就去前线。”
“好!”
刘峙松了一口气。
经过一番运作,刘峙现在是新成立的九战区司令长官。
在万家岭围住日寇,是刘峙上任以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他当然希望能够打一个打胜仗。
可惜,前线国军攻击不力。那只有请张庸去前线了。
如果这一仗没打好,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的宝座,肯定是坐不住的。
到时候,再想重新出山,就很难很难了。
原定的九战区司令长官是陈诚。是被他刘峙截胡的。
“来人!”
“到!”
“我要去南昌!”
“是。”
很快,张庸驾驶霍克-3战斗机起飞。
此时,南昌还在国军手里。但是日寇已经逼近。
那个106师团,其实就是想要从九江出发,和其他日寇合围南昌的。结果被堵住了。
到达南昌机场。降落。汽车已经在等。
来的是熟人。
郭骑云。原来是宣铁吾的手下。
后来几番转战,最终到了薛岳的手下。成了薛岳麾下旅长。
他现在的军衔,也已经是一颗金色三角星了。
战争残酷。在一线作战的军官,只要能活着,晋衔都是很快的。
先吃饭。
郭骑云简单介绍情况。
“其实,完全是意外。意外中的意外。”
“没想到106师团会孤军深入。但是也没想到日寇另外两个师团来的那么快。”
“现在有点骑虎难下。日寇负隅顽抗。无法迅速解决战斗。”
张庸默默的听着。
直到吃饱饭。打个饱嗝。
“其实,这样挺好的。”他才缓缓说道。
“挺好?”郭骑云迷惑。
“对。挺好的。”
“呃……”
郭骑云欲言又止。
然而,张庸没有解释。
上车,赶往战场前线。
从南昌出发,有公路到九江。路况还行。
日寇106师团、27师团、108师团其实就是想要沿着公路南下。
首要的目标,当然是占领南昌。
在占领南昌以后,迂回偷袭长沙,从背后威胁汉口。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汉口拿下来。
颠簸了几个小时以后,终于是到达了战场附近。
继续往前走。终于看到薛岳。
“张专员。”
“薛长官。”
两人简单的握手。
薛岳对张庸的到来,反应有点冷淡。
这是肯定的。因为攻击不力,被别人取代了。多少内心有些不爽。
又觉得自己已经将日寇消耗的差不多,张庸摆明了是来摘桃子的。
“薛长官,请坐。”
“请。”
两人坐下来。
张庸摆摆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张专员,有话直说。”
“薛长官,我不需要抢你的功劳。你不用想太多。”
“对不起,是我草率了。”
薛岳想想也是。
对方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
一个日寇师团,还不值得张庸亲自来跑一趟。
“其实,日寇很着急。”
“什么?”
薛岳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日寇很着急?
是着急突围?
“日寇关东军主力入关,不能超过三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什么意思?”
“就是日寇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攻占汉口,否则,大量的主力师团又要调回去东三省的。”
“为什么?”
“当然是担心苏联人的进攻了。东三省是日寇的命根子。不容有失。这次大规模调集关东军南下,已经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不可能了。”
“所以……”
薛岳还是没听懂。
依稀间捕捉到了一些什么,又不明确。
很期待的等着张庸解释。
“我们马上就要熬过最艰难的时间段了。”张庸缓缓的说道。
“是吗?”薛岳还是没有听明白。
“我的意思是,占领汉口,是日寇的极限。在占领汉口以后,日寇再也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关东军也不可能再南下助战。所以,重庆是安全的。日寇已经威胁不到重庆了。”
“所以,我们可以反击了?”
“反击。有点难度。我们自身损耗也很大。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和日寇进行拉锯战了。”
“但愿如此……”
薛岳松了一口气。
目前日寇的攻击,真的很凌厉。
从关东军调来那么多的主力师团,战斗力确实很强悍。
“坚持住,胜利属于我们。”
“好。”
“所以,咱们这一仗,不能只盯着106师团。这盘菜太小了,不够吃。”
“啊?”
薛岳皱眉。
一个师团还不够吗?
日寇一个师团已经很难对付的好吧?
胃口不要那么大……
哦,对方是张庸。
对方既然来了。当然不可能只满足一个师团。
迅速反应过来。将地图拿过来。在上面花了三个圈。将日寇三个师团都圈进来。
“你的意思是,干掉日寇三个师团?”
“对。”
张庸平静回答。
随着战场空间拉开,日寇兵力被严重摊薄。
如果是以前,日寇关东军南下,国军只有避之不及的选择。根本不可能反击的。
因为打不过。日寇数量太多了。距离又近。无法分割包围。
但是,现在不同了。可以分割包围了。
既然日寇27师团和108师团来的那么快,那就一起包圆了。
在日寇这三个师团之外,附近没有其他日寇师团。等于是又复制一次苔儿庄大捷。
“我们兵力也不足啊!我身边只有七个师。”
“不着急,慢慢来。”
“什么?”
“着急的不是我们。是日寇。我们将日寇拖在这里,日寇会越来越着急上火。”
“那我们……”
“集中七个军,二十个师,十几万人。”
“好!”
薛岳用力的搓搓手。
对于张庸的建议,他当然不会反对。
张庸的背后,就是委座和刘峙。他们会负责调兵遣将。
七个军,二十个师,确实能调来。
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之前,薛岳着急解决战斗,所以,打的很艰苦。
现在,张庸说,可以慢慢来,那就不用着急了。
慢慢的和日寇耗。
直到将日寇耗光。
我们华夏最不缺时间。而日寇最缺就是时间。
“那现在……”
“薛长官,麻烦给我一个旅。我先去问候问候27师团。”
“好!”
【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sbi05。笔趣阁手机版:sm.bi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