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禾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深知自己既然决定要推动北伐之事,那便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
当下第一步,便是要设法削弱秦桧一党的势力,毕竟此人在朝堂上处处阻挠北伐,已然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他先是暗中召集了几位忠心耿耿且在朝中颇有威望的老臣,这些老臣皆是一心为国,对秦桧的所作所为也早有不满
在御书房中,参禾屏退了左右侍从,神色严肃地对他们说道
“诸位爱卿,如今金兵肆虐边境,百姓受苦,北伐一事迫在眉睫,可秦桧等人却百般阻拦,朕欲整顿朝纲,还朝堂一片清明,也好让北伐大计能够顺利施行,诸位可有良策?”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秦桧在朝多年,党羽众多,若要扳倒他,不可急于一时,需先收集其罪证,而后从其党羽中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参禾微微点头,觉得此计甚妙,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那此事便交由诸位去暗中操办,务必小心谨慎,莫要打草惊蛇”
老臣们领命而去后,参禾又开始考虑起军备物资方面的筹备
他下旨令户部清查各地粮草库存,同时召集工匠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多处兵器打造之所,招募有手艺的匠人,许以重赏,让他们日夜赶工打造精良兵器
另一边,秦桧听闻皇帝近日频繁召见朝中的一些老臣,心中隐隐觉得不安,便派亲信去打探消息
当得知似乎与北伐之事以及针对自己有所关联时,他眉头紧皱,心中暗暗盘算着应对之策
“哼,那皇帝小儿,莫不是真被韩世忠那等主战之人蛊惑了,想要动我,可没那么容易”
秦桧在府中来回踱步,喃喃自语道
他决定先在朝堂上拉拢更多的大臣站在自己这边,于是开始四处宴请朝中官员
在席间大谈求和的好处,称北伐只会劳民伤财,让大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少胆小怕事、贪图安逸的官员都被他说得连连点头,暗自决定要跟随秦桧的步伐。
几日过后,朝堂之上,秦桧率先出列,奏道
“陛下,臣听闻陛下近日在大力筹备北伐之事,可臣还是要冒死进谏”
”如今民间多有流言,说朝廷大兴兵事,百姓们担忧又要加重赋税,生活难以为继啊,还望陛下三思,莫要因一时冲动而失了民心呐”
参禾冷哼一声,说道
“秦大人,你这话未免危言耸听了,朕筹备北伐,正是为了保我大宋百姓长治久安,免受金兵侵扰,何来失民心一说?”
“倒是你,屡屡在朝堂上唱反调,朕倒想问问,你究竟是何居心?”
秦桧赶忙跪地,装作一副委屈的模样,说道
“陛下息怒,臣一心只为大宋考虑,绝无半点私心啊,只是这北伐风险太大,臣实在不敢苟同罢了”
韩世忠见状,站出来大声道
“秦大人,你口口声声说为大宋考虑,可却只想着求和妥协,任由金兵践踏我大宋国土,欺凌我大宋百姓,这就是你的考虑?”
“陛下,臣恳请陛下莫要被秦桧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当坚定北伐决心啊”
朝堂上顿时又陷入了一片争论之声,参禾看着这场景,知道要彻底改变局面,还需要加快收集秦桧罪证以及筹备北伐的步伐
他一拍龙椅扶手,大声道
“都莫要再争了,朕心意已决,北伐之事定会施行,谁若再敢无故阻拦,朕绝不轻饶!”
说罢,参禾甩袖离去,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而他回到御书房后,又开始仔细审阅各地送来的关于军备筹备的奏报,一心想着要尽快让大宋的军队有足够的实力去和金兵一较高下
同时也盼望着老臣们那边能早日传来关于秦桧罪证的好消息,只是那始终没出现的系统,依旧让他心里有些没底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继续走下去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参禾一边督促着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度,一边密切关注着朝中局势的变化
各地的粮草开始源源不断地往都城调集,兵器打造之所也是热火朝天,打造出的兵器一批批地被运往军中
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