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握紧了手中的笔,笔尖在纸上轻轻点着,思忖片刻后,开始落笔,不多时,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便写好了。
楚汐瑶用精美的信封封好信件,递给小齐,“送去书房,交给父亲。”
傍晚时分,楚宇凡回到了王府。
楚汐瑶一早就等候在书房外,见到父亲的身影,立刻迎了上去。
“父亲。”楚汐瑶福了福身,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楚宇凡看着女儿,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瑶儿今日怎么在这里?”
“女儿有要事想与父亲商议。”楚汐瑶说着,将手中的信封递了过去。
楚宇凡接过信封,打开一看,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信中,楚汐瑶请求他允许自己习武,强身健体。
他放下信,看着楚汐瑶,沉吟片刻后说道:“瑶儿,习武并非儿戏,况且你身份尊贵,怎能舞刀弄枪?”
楚汐瑶心中一阵失望,却还是强忍着心中的苦涩,说道:“女儿并非要舞刀弄枪,只是想强身健体,将来也好保护自己。”
楚宇凡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女子就该学习琴棋书画,相夫教子,习武之事,万万不可。”
楚汐瑶还想再争取一下,却见父亲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低下了头,她明白父亲的顾虑,身为楚王府的嫡长女,她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王府的颜面,习武的确有损她的形象。
她默默地离开了书房,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自己的院子,楚汐瑶的心绪仍然无法平静。
最近京城里流传着一些关于她的谣言,说她苛待庶妹楚瑾萱,她对此不屑一顾,只觉得可笑。
“苛待?”楚汐瑶冷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寒意,“我倒要看看,这谣言还能传多久。”她倏地转身,对着小齐说道,“去,请两位教养嬷嬷过来。”
楚汐瑶带着两位教养嬷嬷来到水寒院。
正值午后,阳光透过院中繁茂的梧桐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楚瑾萱正和曾姨母在凉亭中品茶赏花,一派悠闲自在。
见到楚汐瑶一行人,两人皆是一愣。
楚汐瑶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款款走到凉亭前,福了福身:“二娘,瑾萱妹妹。”她语气温和,仿佛真的是来嘘寒问暖的姐姐。
“今日天气甚好,我便想着过来看看妹妹。”
曾姨母眼皮微微一跳,心中暗自警惕。
她皮笑肉不笑地回应:“瑶儿有心了。”
楚汐瑶的目光落在楚瑾萱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楚瑾萱今日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娇俏可人。
她手里拿着一支白玉簪,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茶杯里的花瓣,丝毫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
楚汐瑶也不在意,继续说道:“瑾萱妹妹自小在府外长大,想来对府中的规矩礼仪还不甚熟悉。我特意请了两位教养嬷嬷过来,也好教导妹妹一些规矩,免得日后在外面失了礼数。”
此话一出,楚瑾萱手中的白玉簪“啪”的一声掉落在石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猛地抬起头,怒视着楚汐瑶:“你什么意思?你这是在说我没教养吗?”
曾姨母脸色也沉了下来,她强压着怒火,说道:“瑶儿,瑾萱虽然在府外长大,但也知书达理,你这样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楚汐瑶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二娘,我这也是为了瑾萱妹妹好。如今她已是王府的二小姐,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王府的颜面,万不可有任何差池。”她转头看向两位教养嬷嬷,吩咐道:“两位嬷嬷,以后就辛苦你们了,务必将瑾萱妹妹教导成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两位嬷嬷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走到楚瑾萱面前,准备开始教导。
楚瑾萱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敢违抗,只能狠狠地瞪着楚汐瑶。
楚汐瑶看着楚瑾萱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冷笑一声。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苛待”庶妹,坐实这莫须有的罪名。
她转身离开了水寒院,裙摆划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走到院门口,楚汐瑶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对着身后的小齐说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