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天子 第63章 仓促应对的攻城!

作者:裴洛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19:53:14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此刻几方人马都知兵贵神速,李彝殷是铁了心的要围魏救赵,他已召集自己辖境银、夏二州所有精锐四万兵马!

与耶律戎显艰难的收拢四方残兵和沿路征召勉强聚集起来的三万兵马,自从契丹朝廷崩解,再加上在中原起就连场大败。

这已经是契丹人能组织起来的最大力量了。

如果李彝殷坐视契丹就这样轻易的被中原帝国灭亡,那自己的割据势力无论如何不能独力支撑。

此刻保契丹就是保自己。

幽云十六的汉地虽然也是只丢了一个幽州,但契丹人对于汉地的信任已经完全崩解了。

耶律戎显根本对于汉地连挨都不想挨一下!

而是直接率军与李彝殷接上头之后,七万大军从陕西北部的夏州向南长驱直入!

这七万大军全是骑兵,都只带一些干粮,昼夜兼程的向南狂奔进发,如果中途有马累死,那就两人共骑一匹。

或者就地掠夺一切可以用来骑的动物,就为了赶尽一切时间的到达开封城下。

汴京虽然地势极低,但也是水陆交通繁盛的中原大城,城高墙厚也只是稍逊幽州半筹而已。

这两族联军一直夺路狂奔,周围任何事物都不关心,所有城池也都直接略过。

各地的军镇节度使就算是明知道有这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正狂奔南下,也会路过自己的辖境。

但只要是这些蛮族不主动进攻自己,他们当然是不会去招惹这些凶狠的野人,任由这些人从旁飞奔而过。

这七万大军一鼓作气狂奔到了黄河岸边,这才稍微停下,当下纵兵四处搜寻黄河北岸各个大小渡口的船只。

又当场因地制宜的搜寻材料在水窄处搭起浮桥。

因是突如其来,遇城直接掠过,不跟任何中原军镇交战,只是一味的赶路。

那既然没有交战,各地军镇又各怀鬼胎,而且又明知皇帝不在汴京。

再加上东京留守张从恩也本就是一镇节度使,只是将女儿嫁给了石崇贵,石郎又突然靠政变侥幸做了皇帝。

而今张从恩一跃而起成了东京留守,不服和冷眼旁观的大有人在,故意不将敌虏即将突袭汴京的消息向都城通报。

大家对于姓石的这一家子要如何应对北虏,根本漠不关心。

像太原刘知远那样的,坐等着敌虏攻破开封,自己就随时准备率军南下接盘。

他跟李彝殷的私交非常的好,两方势力经常暗通款曲。

所以他其实早就盼望着敌虏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开封,是以敌虏七万联军南下,路过河东军镇的辖区。

刘知远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丝一毫的动作,在关键时刻就好似瞎子聋子一般。

就更不必提派兵堵截之类的事了。

所以直到敌虏联军在黄河北岸大肆搜查抢夺四野木船的时候,汴京城中才得到消息!

张从恩四十五岁年纪,身形颇为挺拔,他接到情报,连忙约宰相冯道与桑维翰登上开封城墙瞭望敌情!

此刻朝廷十二万精锐大军都在漠北,开封城中除了些许维持秩序的衙役,杂七杂八的军队加起来,也就一两万人。

张从恩不敢轻易让这些兵力放出城去做什么阻挡,生怕己方兵少,一旦出城,那可就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了。

他与冯道这个对军事上毫无主意的政治花瓶,和有些真本事的桑维翰在城楼商议片刻。

还是决定将所有兵力都安排在城墙之上,严阵以待敌虏过河。

他们完全不知道皇帝和高行周率军在漠北的战况,明明报捷的文书经常传进汴京!

此刻敌虏却已经兵临城下了都,到底是什么原因根本就知道不了。

也只能坚守城池,以拖待变了!

这次这七万人不光是自己过河,反而押着河北饥寒交迫的的数万农民,强行驱赶他们过河。

早上过的黄河,太阳还没升到正午,七万敌虏联军,押着两三万农民就抵进到了开封城下。

原本在河北,李彝殷让这些农民连夜去山上砍竹子,做出蹬城的云梯,如果到了指定时间还做不出来,那就整村屠杀!

在这种高压之下,接近百架的云梯还是赶制了出来,李彝殷更是想出一条毒计,他们的虏兵参杂在这些汉人农民之间,混在一起!

要蹬城攻坚的时候,一个汉民搭配一个党项人一个契丹人,三个种族各用一个人,是一组。

开始攻城之际,就是这样三个种族穿插着向上攀登,这其中汉人身上穿着的残破汉服,守城的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河北的农民。

当哭丧着脸的农民爬到城墙的位置时,如果守军没有一视同仁的将这人弄下云梯。

那就直接造成了这农民身后还有党项人契丹人的强敌跟着就要向上突破!

只能一视同仁的忍痛杀掉这些蹬城的河北农民。

张从恩手提长刀,一身甲胄站在南门城楼之前,无论敌虏攻势如何凶猛,他都气定神闲的凝立不动。

要是有零星的敌虏冲上城墙,张从恩都提刀抢上,他虽然年纪不算轻了,硬拼狠斗确实占不到青壮年党项人的便宜。

但毕竟在战阵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拼斗时如何省力,有什么速胜的步战技巧,都非常清楚。

已经连使巧劲,接连斩杀数名敌虏!

城中几十万百姓,自发上城墙助守的不在少数,都是自备武器。

城中刚刚热烈庆祝过契丹虏主被皇帝石崇贵当场射杀,还有幽州光复的这两件大事。

氛围都非常亢奋,今日见敌虏出乎意料的大举来攻,猜也能猜到是前来报复的!

中原讲究「输人不输阵」既然当得起灭亡契丹的大名,自然也要禁得住敌虏的阴险报复。

所以也不用动员,只要虏主真的死了,幽州真的光复了,契丹连战连败,这些都是事实,那就没什么可恐惧的。

皇帝肯定会率大军来解汴京围困,这些契丹人终究是秋后的蚂蚱!

石崇贵率两万铁骑,也是日夜兼程的南下,剩下的步军,只能不快的慢慢向南移动。

虽然骑兵少步兵多是个明显的劣势,但只要中原各地见到皇帝的传檄与大纛,还是有不少军镇会跟随的。

之前是皇帝不露面,没人敢有动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