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强理解但不能接受这些王八蛋的一举一动,他没吃独食,自然不允许别人绕过自己。
当即,他点起人马,准备好了马车之后,立马出城,想要赶上去跟林耀祖好好谈谈。
这些人能给出的价码,自己也能给!
甚至他们不能给的东西,自己也能给!
想清楚关节之后,崔永强也不浪费时间,直奔码头而去。
在路上,他看到了好几个官员的马车正在前往码头,甚至看到了一辆牛车撞在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前往码头。
虽然崔永强没种过地,但他从小就看着自家的佃户打着赤膊,在炎炎烈日下将粮食装袋,放入粮仓当中。
他还记得当年自己父亲告诉自己要盯紧下面的佃户,免得他们偷奸耍滑。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吃不完的粮食。
现在看到牛车前往码头,他就猜到这些人是准备抢先一步,把手中的粮食出售,免得日后卖不出去。
大金再强,需要的粮食也是优先的,而非无限的,这是他们便本能的想法。
“来人,将粮仓里面的存粮清空,全都运输到码头,出售给大金。至于价格,现在高丽粮食价格多少?”
“三文钱一斤,一石三百五十文左右。”
“好卖吗?”
“很不好卖,泥腿子吃不起粮食,都是吃野菜,米糠麦麸。城中百姓若非是有稳定收入的人,不然没人会买粮食。”
高丽物产单一,以小麦跟水稻为主。杂粮有,但产量不大,也就是寻常百姓会吃。权贵们吃的是细粮,根本不知道还有五谷杂粮的存在。
就算权贵们偶尔喝上小米粥,这小米粥的价格也不低,并非是寻常百姓果腹,难以下咽的粗粮,而是海参小米粥。
海参才是主料,消弭只是配料。
“那就作价两文,或是两文五厘。”
短暂思索之后,崔永强给出一个价格,飞快的计算出自己的储备粮食能换多少钱!
“大人,您在平壤城内的粮仓至少有一万石粮食,要全部出售吗?”
那崔永强心中计算出两千五百两白银的数目后,也是一愣。这数目并不算大,但崔家不是小家族,单单是自己一家就有十万石的粮食,而且这还是一年的佃租,两三年内的粮食更是数倍。
这一数目来之不易,往常没有多少消费渠道,只能卖给北边的邻居,现在多了一个邻居,价格就算低一点,也是稳赚不赔。
重要的是跟大金打好关系,只有跟大金打好关系,才能好好跟大金合作,赚更多的钱。
“全部出售,马上就是秋天了,新粮随时会入库。”
“大人,若是不留粮食的话,遇到青黄不接,那些佃租没粮食吃了怎么办?”
这话没有回答,崔永强实在是想不明白这蠢货脑袋里面在想什么。佃户有自己每年耕种后的结余,若是不够吃,那就想办法,这关自己什么事情?
他们半点好处都不给自己,却要在这里要这要那,还是惯得。
“往年都能过来,今年没道理过不来。不过你说的不错,留下一万石粮食作为储备。”
“多谢大人。”
那奴仆跪在马车上,谢过之后,等马车停下之后,立马准备粮食去了。
他不知道的事,老爷崔永强考虑的并非是留下粮食借给佃户。而是等到青黄不接正好奇货可居,把粮价抬高一点。
往年大家都有粮食,想要抬高也不容易。毕竟每年高丽产出并不少,是吃粮食的人实在太少。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大客户,自然是要把数年的陈粮出售掉,就算是价格低一点,那也要卖掉!
......
码头上,林耀祖对这些去而复返的高丽官员始终如一,耐心的与之交谈,将一笔笔买卖敲定。
必定不属于同一个国家,第一次的还有一点生涩,彼此都在试探。
但不管是林耀祖还是高丽人都觉得粮食大规模采购,一斤是两文钱的价格,自己都赚大便宜了。
毕竟现在还不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价格不高。
其次出售的都是陈粮,属于卖出去就有的赚的。
高丽人都希望将家里面没有什么价值的粮食出售,换成钱以及船舱当中满载的大金货物。
平壤知府崔永强到来的时候,一个相熟的官员立刻笑道:“崔大人您总算是来了,您且看看这纸片上面的价格目录,大金的货物便宜的很,比走私来的商人便宜了七成!”
“什么!”
“大人且看,大金给俺们都给了一份价目表,据说是印刷出来的稀罕货。”
崔永强本黑着一张脸,对这些王八蛋恨之入骨。但现在听到打折的消息,也是一愣,快步将哪一张写满价格表的纸张抢走,从一开始看得认真,到后面变成一目十行。
无他,这上面的内容详实,价格明细也有。最重要的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大金的纸张上面的字体如此优美,是如何印刷出来的。
他快书法,也都能搞一点印刷,不过高丽的印刷术十分落后,大金的公文也好,一些书籍也罢,都比高丽的水准高得多。
但这些印刷出来的书籍都跟此刻的价目表相差甚远。
他心中更是生出了一抹荒谬感,不明白大金为什么用这么好的技术印刷价目表,他们应该用这一技术印刷四书五经这样的圣人言论。
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明珠蒙尘。
“林巡抚何在?”
从惊愕当中回过神来,崔永强急声问道。这一笔买卖做得啊!
不管是大金还是高丽,有本事跨海做买卖的都是极少数,崔永强便是极少数的一份子,他也想要跟大金做买卖。
须知,大金就算是跟高丽放开贸易,大金也不会深入高丽腹地,而是在几个港口做买卖。
这样一来自己可以做二道贩子,在自己家族的势力范围当中垄断经营。
“林巡抚就在船上,大人这边请。”
那官员也不啰嗦,直接带路。他要谈的话已经谈完了,粮食买卖都敲定了。若非是自己家族没有海船的话,他也像跨海去大金做买卖。
只可惜自己就算有心,也无法买到海船,只能在平壤做做二道贩子。
即便如此,他心中也颇为满足了,赚钱的买卖不少,但能够轮到自己的却不多。现在有了,自然是要拼命抓住。
若是抓不住的话,就算是十几二十年后,自己也要恨此刻的自己。
不过跟大金打好交道,跟崔永强这样的大人物打好交道一样重要,他将心思放在崔永强身上,好叫对方原谅自己冒冒失失拜见大金使节,将高丽卖了个一干二净的事情。
毕竟有些东西就算是自己不说,也有人说,自己不做,也有人做!
自己只是做了大家都会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