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不只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些见了银子便走不动路的士卒们,现在见到大金的财神爷,自然是意动。不等这一支如同长蛇的军队绵延数里,好不容易在城中安顿下来,这一支骑兵的负责人,游击将军蒋元山便头皮发麻,
他不傻,当然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朝廷不都临时发钱,为的就是让这一支军队能够出征吗?
现在军士们虽然是问,但问了自己就得想办法解决。哪怕是安抚人心的画大饼,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他不傻,很清楚自己遇上大麻烦了。
无奈之下,他看着一营帐的部下们,硬着头皮道:“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上报朝廷。让下面的人安分一点,朝廷何时亏待过他们,不就是这几年朝廷入不敷出,去年损失极大,才会短了大家的钱粮,往日可有过此事?”
他的话并无回应,京营当中的老卒们能北上的,都是没啥背景的人,早就心如死灰,自然不会想要讨好上司,更进一步。
在这时候更进一步非但没什么用,反而可能会死的很惨。
不管是那朝那代,所谓的嫡系都是要派上关键用途的,自己这样半路来的,将领们根本不敢当做心腹,与其花费时间甄别,不如先让这些没人爱的军官们啃骨头,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都革职查办。
好在,他怀着忐忑之际的心情拜访林耀祖的时候,林耀祖的门房并未为难他,而是确认身份之后,便去禀告了,让他藏在袖子里面的银子,没时间拿出来。
不多时,门房去而复返,蒋元山立马起身。
“巡抚大人知道你的消息,许你一刻钟之后入内一叙,喝一杯清茶,稍作歇息吧。”
门房没有多说,林耀祖本就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应付这些小人物,自己作为门房也没必要将大人的一举一动告诉别人。
“多谢先生。”
蒋元山拱手道谢,又坐了下来,组织起接下来见到林耀祖的时候,自己要说的话。
时间并不难挨,就在他准备好了之后,门房到来,将其带领进入厅堂当中。
几个侍女见状,立马奉上茶水,而林耀祖也恰好到来。
“末将蒋元山拜见林巡抚。”
蒋元山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拜见林耀祖,别看他是游击将军,在大金也是四品武将,但在林耀祖面前,自己屁都不是。
文官武将之间的鸿沟很深,他跨越不过去。
“起来吧,此番京营的骑兵们,都安置好了?”
林耀祖看向蒋元山,柔和的目光却有穿透人心的本事,让蒋元山连忙低头,小心翼翼的道:“回禀巡抚大人,京营五千骑兵,一千步兵,已经抵达辽东,正在盖州卫城中营房当中修整。”
“这些人当中有多少能够在一日内恢复战斗力,多少不能?京营方才抵达辽东,又有什么需求?若是合理的话,本官会转告辽东巡抚汪大人。”
蒋元山听到这话,顿时一愣。他从未见过林耀祖这样的人,也没想过林耀祖开口说的话竟然是问询军队的情况,需求。
他是世袭的军户,这辈子也听过林耀祖这样关心士卒的话。
不过作为职业官僚的职业素养让他立马做出反应,他沉声好似一个武将一样的回答:“回禀大人,末将认为这六千人马当中,至少有三千人一日内可以恢复战斗力,余下的在两三日内也能上战场。至于需求的话,军中今日鼓噪,许多人听闻大人之名,都希望朝廷补发欠俸。”
“欠俸?”林耀祖侧目,他不是装傻,而是已经忘了朝廷对地方军队,以及地方官员有欠俸一说。毕竟两江的大小事物都是从他手中过的,南方官员的俸禄,他直接扣了,不走朝廷户部。
大金税赋都是地方上缴,但一部分地方支取的,这些不需要运输到京师,再运输到江南。而是按照过往开支,列举明细,上缴朝廷户部,由户部审核批示。
说白了就是地方开支优先使用地方税赋,多的部分按照户部指示,运输到某个地方,统一存储,或是转运。
这也导致大金地方上有钱,但中枢没什么钱可用,不得不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地方开支,许多穷困的州府非但收不上来税,还需要大金朝廷补贴,才能维持运转。
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这些京营士卒作为中枢的一员,自然会被缩减待遇,而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朝廷没钱。
不过朝廷没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林耀祖扪心自问,知道对方的来意,但却摇头道:“蒋游击将军,本官是两江巡抚,此番北上是跟突厥人,女真人沟通。朝廷所欠的钱粮,不在本官的职权范围内。再则此事牵扯颇广,过往的不好说,需要上书朝廷,问个清楚。但日后每一个月的俸禄,若是任何人少了一文钱,都可以来找本官。”
“这样,本官书信一封,你派人送到码头,送到京师去。”
蒋元山见说,心中大定,他本就没想过林耀祖能够解决问题,现在林耀祖能够给出一个解决方法,已经超出他的预料。
他本以为林耀祖会跟大金其他官僚一样,对此事避之不谈,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毕竟那是朝廷的事情。
但现在林耀祖居然揽下来,并且当着自己的面书信一封信,为的就是让自己相信,林巡抚有心改变此事。
不多时,林耀祖已经将一封奏章写完,递给蒋元山。后者连忙上前,双手捧着奏章,看得很慢,思索着一些措辞的含义。他并非是读书人,识字,但对有些话语的礼节差了一点。
好在林耀祖的奏章格式板正,内容也简单,是问询朝廷欠俸一事,是要钱。
“巡抚大人,这样做不太合适吧?朝廷有自己的难处,若是上奏的话,只怕会让朝廷脸面难看。”
“此事跟你没关系,是本官的事情。”林耀祖摆摆手,这件事情自己要么不管,要么管到底。前者虽然可以置身之外,但这一支骑兵,甚至随后的步兵,士气自然不高,也不敢战。
更别说人心了。
自己不施恩,他们又如何为自己做事?
小民碌碌无为,最看重的便是眼前的利益。
“随后本官会跟汪巡抚商议,从押送的钱粮当中,分出一部分作为本月的粮饷,发放给各军军士,此事你做好准备。”
“末将写过巡抚大人,巡抚大人日后有任何吩咐,末将哪怕是赴汤蹈海,也万死不辞!”
“此战我大金必胜,辽东也必然平定。往日辽东军队军无战心,无非是兵力不足,训练不足,钱粮不足。今日什么都不缺了,此战必然大获全胜。你好好指挥军队,战后功劳有你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