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公子 第608章 吉林船厂

作者:太清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07:49:22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汪海脸色并不好看,他从未想过林耀祖野心会这样大。哪怕是他,也没想过短时间内控制一支军队。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林耀祖这样做的原因除了立威之外,更多地是不想离开两江,不想去西南,以及辽东。

为了避免让皇帝起不该有的心思,这也是该做的事情。

但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对谁而言,都是一件惊世骇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也就是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林耀祖才敢说这样的话。

毕竟靠着这一点朝廷随时都可以接管的军队造反,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只要朝廷没有对付林耀祖,江南的想法,指望这些军队造反,无条件地站在林耀祖一边,那是白日做梦。

真要造反的话,林耀祖绝对是藏在暗处,而不是在明处跟朝廷作对,角斗。

这样一想,汪海虽然脸色仍旧不好看,但总归是松了口气,开始关心起来林耀祖的计划来。

对他而言,无论是林耀祖成功还是失败,江南人都会有更大的统战价值,在皇帝跟朝廷心目当中的价码都会增加。这样的好事,他自然是乐意的很。

“林大人,老朽并未跟这些军队里面的人打过交道,敢问林大人,这些人的实力如何。京营好歹是跟突厥人交过手的常备军,大金江南的军队不堪一击,昔日便被淮西叛乱,以及江南叛乱,打得一塌糊涂。”

“现在这些人未必可用。”

林耀祖只是一笑:“七万人都成精锐并非易事。但这些人中挑选一两万精锐,不成问题。一两万武器甲胄俱全,敢杀人的精锐,女真人跟突厥人拿什么来斗?草原作战讲究的是雷厉风行,突厥人会派遣许多斥候,分兵搜寻,一旦发现敌人,立马召唤援军,自己则是缠住敌人。”

“一旦步兵遇到这样骑兵,很难逃脱,死战之后,只能溃败而走。至于骑兵,遇到突厥人的骑兵,也不会主动出击。”

“但在金州跟盖州,此地并非是草原,骑兵的机动性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咱们的机会!骑兵跑不动了,跟步兵有什么两样?也就是大金辽东军队屡战屡败,损失大量人员武器,武装了这些蛮夷。可有了武器,他们就能胜过人数是自己数倍的大金军队吗?”

“这些人若是战死,我便找朝廷善后抚恤,让他们悍不畏死!甚至一些无所牵挂之人,更是敢战,要以斩首,战死为家人搏一个出路!”

林耀祖虽然是在笑,可旁观者们都看到了林耀祖脸上的笑容有多冰冷。

这些话冰冷刺骨,让他们好似看到了战场上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大金精锐,这些人挡住了女真人跟突厥人的骑兵,双方鏖战,继而大胜!

“此番朝廷想要我北上,我便打一个漂亮的仗,让他们不敢让我留在辽东!”

林耀祖笑容变冷了,朝廷想让自己分身乏术,自己就让朝廷知道一旦自己留在辽东,就有可能拥兵自重。

他倒要看看皇帝敢不敢让自己独自领兵。

“过几日军队集结完毕,我便请汪巡抚跟晚辈一起去见见那几个领军之人,多多接触一番。免得日后上了战场才知道咱们手底下的人有哪些,擅长什么。”

“此外便是施政,你想如何治民?”

听到林耀祖的话,汪海并未第一时间作答,而是思索起来。方才林耀祖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还是太保守了,于是他将自己所想尽皆废除。

但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无法短时间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能将自己原本所想的一些内容道出。

见此,林耀祖没有否决,只是点头道:“治民这样倒是够了,但辽东发展本就缓慢,这些手段见效更慢,朝廷,陛下未必能等到出成绩。”

汪海苦笑,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为官一任通常四年,官员们为了做出成绩,只能急功近利,他们等不起,没有时间耽搁。

长远规划一些官员哪怕有,他们也无法实行。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继承者跟自己想的是否一样,会不会推翻自己的举措,让自己的政策变成害民的手段。

封建王朝也好,还是后世也罢,任何政策都要长久持续,以此避免政策反复带来的危害。

这道理汪海很清楚。

“敢问林大人,您是如何考虑辽东发展的?”他虚心受教,本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大金朝野上下,谁不知道林耀祖是财神爷。

“简单,满足江南人的利益。”

林耀祖这下的笑容不冷了:“我大金国内参天大树越来越少,想要打造海船,只能从南洋小国购入木材。但辽东深山当中,也有许多木料可用。若是可以在吉林兴建船厂,打造海船,甚至战舰的话,一个是可以兴建城池,另一个是可以护卫辽东!”

“江南人在辽东有了船厂,日后女真人一旦叛乱,江南人的利益必然受损。想要江南人参与进来,必须让他们参股,订购海船。”

林耀祖娓娓道来,他准备拉江南人下水,一起蹚浑水,好浑水摸鱼。

他对大金南北对抗的局面也很不满,在他看来大金只有上下团结一心,才能利益最大化。人为的对抗只会离心离德,让大金分裂。

朝堂上面是怎么想的,他不管。但自己只要存在,自己就要弥补南北之间的关系,让南北可以合作,对抗突厥人。

只有利益绑定,南北才会真正融合。

尤其是草原贸易利润极大,若是南方人能插手其中,北方人固然不满,但后勤这一块拉满,也能从中分润一点贸易的好处,自然是好处多多。

不过眼下,再好的计划也只是计划,具体实行还得看北上之后。

“此番贸易必须扩大,最先参与进来的日后不管是做什么,都能优先参与。等到从江南调集造船工人北上,两三年内就有大量舰船下水,到时候大金海船数目会进一步激增。”

“江南的造船厂产能无法增加,成本也极高。若是能在北方打造海船,对大家都有好处。”

汪海听着林耀祖的话,心潮澎湃。

林耀祖的意思很简单,先加入的先分钱。不提草原贸易,单单是海船,就足以让大量海商动容。

要知道海船价值不菲,哪怕是涨价,他们都趋之若鹜。更别说自己这样的先行者,汪家会在其中占据不小的份额,这些份额都是钱啊!

先一步拿到海船,就能赚到不少钱!

更别说成本降低,汪家能拿到折扣价。

这一次,赚了!

汪海大为惊喜的同时,心中反而生出一抹担心,万一辽东局势失控怎么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