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面的争端林耀祖很快就知道了,并且宰相李若甫的话,他也看见了。
李硕送来的书信当中有警告,让他不要对外宣扬,要第一时间将信封里面的内容烧掉,免得出大事。
林耀祖自然是按照李硕的意思,以最快的速度将李硕的信烧掉,心中叹了口气。
辽东百姓注定成为弃子,这些一觉醒来便发现女真人突厥人来袭的寻常百姓,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出生的那么一刻开始,便陷入危机当中。
辽东从不太平,现在女真人跟突厥人轮番上场,加上辽东的一些部落,可谓是精彩纷呈。
只可惜,这样的精彩是对于看客,而非本地人。
“钱粮的话,想想办法也能解决,海船就麻烦大了。”
林耀祖思忖,朝廷对钱粮的渴望没有变化,现在更是多了一个海船。
大海上的运输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只有老练的船长水手才能保证在大海上面的航行安全。
渤海虽然是海,但航行的难度不大,贸易在大金而言,也只是马马虎虎。
现在朝廷想要通过渤海运输大量的物资,第一个问题就是物资,其次便是船只。大金的海贸基本集中在南方,北方的海贸规模一直都不大。
这又是自己的机会。
大金士绅官员可不好说话,这些家中有海船的人才不会管朝廷的意思,而是一心想要南下远洋航行赚大钱。
在渤海湾内航行路程短,运输的东西无非是军队,粮食。这些东西谁敢问朝廷要高价?
换做其他皇帝,他们还能用官职爵位利诱商人与自己合作。
但大金乾元三十四年了,士绅商贾就没有几个人想要买官,都不愿意把钱打水漂。
一个是政局不稳,另一个是买官没有肥差赚不到钱,还不如拿有限的钱粮跟林耀祖买股票,转的盆满钵满。
商人逐利,买来的官带来不了什么身份荣誉,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继续买,而是将心思放在赚钱,提升自己地位上面。
这个时候,除非皇帝给他们足够多的利益,不然的话这些商人可不会站在皇帝一边,为皇帝效力。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金皇帝将自己祖祖辈辈的信誉抛之脑后,是一个没有信誉的人。这样的人,江南人自然不愿意跟皇帝合作。
他们宁愿让自己的船只抛锚,也不愿意给皇帝用。
现在机会来了!
......
淮西百姓忙碌,他们处在丰收后的余韵当中。
十余万临时工更是吃的满嘴流油,他们终日忙碌,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收割,移栽完成一部分。
更北方的一些田地上,大量临时工,佃户仍旧在忙碌。
他们耕作不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对农户而言,若是全年不休,那自然是好的。他们这些庄稼汉最害怕的就是没事可做。
没事可做,但每日的饭要吃!
现在跟随林巡抚做事,佃户们都有餐费,每个月都会发放粮食,以及一些生活物资。这些物资佃户们自然舍不得花光,而是存下来,准备拿回家用。
为此他们兢兢业业,生怕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没有饭吃。
现在的淮西,大多数往日的佃户要么成为工人,要么亲卫林巡抚种地。
只有在一些洪灾没有波及到的地方,还有大量地主存在。但随着林巡抚在淮西施仁政,更多佃户开始背井离乡,想要去赚钱。
都是种地,人家只要两成租子,去了就有地种,但在自己的家乡,想要种的确要跟地主打好关系,不然根本没有土地可种。
百姓不傻,他们以前麻木是因为他们没得选,现在有的选了,他们自然是要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因此,这些庄稼汉们在淮西过得如鱼得水,做事愈发努力。淮西没有大锅饭,想要过上好日子,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成绩。
只有有了成绩,才能获得上面的赏识。
在这里,种地也是本领。
亳州大地主朱府身处其中,愈发感慨。他时常在城外看看,想要弄清楚林巡抚是怎么让淮西百姓对他那么信服的。
但所见要么是金灿灿的,要么是绿意盎然。
大片大片的土地在任何时代都价值不菲,尤其是这些土地是平地。
他不仅仅是大地主,还是海商,在运河当中也有自己的漕运船队。
一开始,他只是想要将自己的货物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去出售,自己赚差价。
随着自己打点关系,有了几艘船之后,手下的人,赚的钱,都在不断膨胀。任何时候都不缺想要做买卖的生意人,这些人没什么本钱,都是小商人。
但他们也有冒险精神,想要从金陵道京师,甚至沿着长江黄河逆流而上,前往其他行省。
中间数千里的路,随着时间推移,朱府也一清二楚,买卖做的兴隆。
他家中的土地,便是靠着这样的买卖,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但这些土地随着时间推移,产出反而不及商业。淮西土地不值钱,除了洪涝灾害之外,干旱也十分常见。
凤阳府十年九旱,天下闻名。
这样的地方想要种地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买卖虽然也不能稳赚不赔,但至少漕运风险小,赚得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但对朱府而言,任何买卖都没有庄稼地里面的水稻更吸引人的目光,这些粮食运输到北边,价格可不低。也不知道夏侯旭他们能不能帮自己从百姓手中收购一些粮食,让自己卖到北方。
一想到这里,他就有些无奈。自己虽然是淮西本地人,在亳州也是大地主,但在许多方面,自己远远不及夏侯旭等人运气好。
人家靠着妹妹芜湖起飞,现在呼朋唤友,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他不像自己这样,跟官府没什么交情,想要找人帮忙都找不到。
粮食买卖这种自己更是没办法涉足。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要将自己名下的土地之重新登记,交给林巡抚搭理,好让自己有晋升资本。
但这些土地上交倒是容易,单能不能拿回来,他心中没有底气。倒不是他不相信林巡抚,而是有些事情真的说不清。
林巡抚家大业大,买卖更是兴隆。
但土地是命根子。
“老朱!”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忽的传来呼喊声。
他回首一看,来的不是夏侯旭是谁?一瞬间,他想到了粮食问题可能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