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公子 第465章 晋商也来投

作者:太清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07:49:22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一心让商贾多花钱的林耀祖压根没想到默默跟在自己身后的赵德,他居然会在短短时间内,加强了造反的信心。

林耀祖的心思不在这里,他侃侃而谈,一番介绍之后,时间终于到了中午。

中午自然是要请客吃饭的,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工厂里面,这一顿饭都是符合林耀祖的身份。

在吃上面,林耀祖没有发扬风格,不是不想,而是没必要。现在是正月十一,大灾之年已经过去,吃得好一点也不奇怪。

海量的粮食物资涌入淮西,让淮西立马富裕起来。尤其是林耀祖大手笔的采购,对肉类的购买,让两江乃至于湖广浙江等地的商人,都不远千里运输牛羊来卖。

这些肉食加上鱼肉,极大地满足了本地百姓的肚子,又让各地的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

这年月没有大量粮食盈余,自然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场,但小规模的养殖一直都有。

只要需求足够,民间的养殖业就会欣欣向荣。

反正这年月养猪养牛养羊都是吃草,很少喂米糠麦麸之类的东西,更别说是细粮了。

人都吃不上细粮更不说这些畜生了。

即便如此,小规模的养殖仍旧存在,处于一个能赚点钱,但赚不到多少钱的地步。

但按照林耀祖的命令,两江的养殖也都在增加规模,小户人家的养殖规模要增加,养不起牛羊猪的,可以养鸡。

以前养一两头的,现在可以翻倍。

至于规模更大,对小户人家而言那是绝无可能的。不是不想,而是压根养不起。

寻常庄户人家是没粮食养猪的。

而民间养殖业在庞大需求下不断增加,淮西的百姓吃肉也变得简单一点。老牛肉价格不贵,寻常工人也能吃上。

虽然不至于顿顿吃,一周一两次还是没问题的。

倒不是这些人没钱吃,而是百姓跟商贾一样,都锱铢必较,能不花钱的时候,他们是一分钱都不愿意花。

也就是在嘴馋,以及一部分年轻工人还没有多少储蓄意识,没有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淮西的肉类消费比金陵还大。

除了淮西人口超过金陵之外便是,淮西现在百姓口袋里面的钱比金陵百姓口袋里面的钱多一些。

中午的这一顿饭是实打实的硬菜。

几道精美的硬菜已送上来,随行的官员跟商贾们就被震住了。这年月吃的方面,比淮扬菜更精致的几乎没有。

吃这一块,盐商有钱,大运河长江水道让货运变得顺畅,天南海北的货物,以及食材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淮西,让淮扬菜迅速成型。

而北方来的几个商贾并非是京师附近的人,而是山西。

楚云飞说过,山西这地方物产并不丰富,吃这一块也都是以面食为主,有些尚不得台面。

林耀祖深知这一点,在饭上面也是下了功夫的。毕竟吃这一块都能精细,花费功夫,这也是有钱的印证。

没钱人怎么可能在吃的上面花费心思!

好在,几个商人没资格跟林耀祖坐一桌,本地官员,加上几个随行的官员跟林耀祖吃饭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

甭管林耀祖是什么性子,但他作为两江巡抚,两江最大的官员,其他人见到他都要小心翼翼,免得让林耀祖生气不满。

下官面对上官,很难直起腰,商贾们更是如此。

现在让商贾们自己一桌,反而让他们松了口气,可以小声交流。

“林巡抚和尊卑的菜也太丰盛了吧!”

“就是,这淮西比咱山西强得多!”

一桌四个人,每人分坐一方,他们眼巴巴的看着不断送上来的美味佳肴,眼睛都花了。

倒不是他们没吃过好的,而是都说淮西受灾了,百姓日子不好过,官员都吃不饱。现在一见,他们才发现传言都是假的,这是连饭都吃不饱的样子?

这一道道肉菜,可比饭贵得多!

加上早上在工厂参观所见,工厂里面的工人们的精气神绝对不是吃不饱能有的。远的不说,单单是这些人穿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还都是棉衣。

这样一身棉衣在这个时代可不便宜,不是谁都穿得起的。

大多数人努力一年半载,也挣不到这样一身。但在淮西,每个在外面行走的人都精神的很,不像是受灾过后的样子。

这让他们坐立不安。

跟所有想要捡漏,却发现淮西发展很好,根本捡不到漏的人一样,他们高兴又遗憾。

高兴的是,淮西的投资潜力比他们想象当中更高,淮西的发展潜力也高!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个季节,山西百姓都不能出门,淮西工人却在做工,一年多做几个月的工,生产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更别说增加的产出会换来多少报酬。

现在虽然没办法捡漏了,但他们也能看到淮西的蓬勃发展,也想要从中参一股,购买一些货物到山西出售。

山西人多地少,自然跟富裕没关系,但再穷的地方也有有钱人。

晋商便是这片土地应对土地不足,生出来的花。没地种,那就去做买卖,哪怕是押镖,也饿不死。

时间长了,晋商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大金的基石之一。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晋商的地位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的,除了晋商地处偏僻的北方之外,更多地是战争跟地势让山西没办法发展。

这个时代最繁华的地方一定要有水运,而山西的水运只有很少一端,大部分土地都是山区,还是北方,每年有好几个月都是冬天。

相对与南方,发展的难度更高。

基于此,晋商才会才会此番南下,他们心中清楚自己南下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什么家国情怀,而是单纯想要搞钱。

钱才是一切的根本。

“先吃饭,吃完饭之后,咱们好好合计一下。”

“现在还不急吧?过几日股东分红之后,股价还会涨。现在咱们就算是想要买入股票,也没地方买,人家根本不卖。”

他们也发愁,费尽心思也想要搞到一点股份,提前成为淮西工厂的股东,成为林耀祖麾下的股东。

现在林耀祖的股东身份大都不简单,谁能够进入,谁就能够获得先机,成为淮西的一份子。

入股也叫投名状,投了钱才能勉强算是自己人,要是一分钱都不花,那铁定是外人。

正是确定这一点,晋商等外来势力才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这其中除了林耀祖能搞钱之外,还代表他们做为一个政治势力,正式登台,已经足以吸纳其他地方的人加入其中。

政治团体有的以地域划分,有的则是以身份,理念划分。

林耀祖的政治团体便是以理念,他是改革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