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奥地利分裂的问题后,拉斯洛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将全部的精力聚集到奥地利政府改革,帝国改革和波西米亚异端问题上。
在进行帝国改革之前,拉斯洛发现自己必须先将皇帝的宫廷和帝国政府的职能进行一个严格的区分。
奥地利的宫廷政府实在太过松散,除了早已存在的宫廷法院之外,其余的政府职能都由顾问团以及顾问的下属们实现,帝国议会也承担了一部分职责,替他向帝国内的自由市征税,通过帝国法案,并为他召集帝国各处的志愿兵。
先把奥地利整治好,才能更进一步整治帝国。
拉斯洛想了很多,什么内阁,三省六部之类的,又与自己的顾问团进行多次交流,最后决定设立五个部门。
以新的首席大臣乌尔里希·冯·埃青为首,建立宫廷枢密院,凌驾于其余四个部门之上,负责统筹处理各项事务,并主要聚焦于外交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艾伊尼阿斯不愿投身教会去竞选教皇,拉斯洛便任命他为宫廷总理,建立宫廷总理府,处理奥地利境内,主要是下奥地利州的政务。
新的经济顾问,大商人雅各布·富格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建立宫廷财政委员会,管理哈布斯堡家族王室的收入与支出。
阿道夫元帅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他组建的参谋部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军队的常设机构,另一部分被扩充为宫廷战争委员会,负责战争规划,后勤,征兵和训练等一切与军事有关的事务。
最后一个部门就是原本的宫廷法院,更名为帝国宫廷法院,人员编制上没什么变化,四名贵族,四名教会法学家在皇帝任命的宫廷大法官的带领下组成判决委员会,负责处理领地内的法律事务。
这些部门的官吏大多都是原有的顾问和顾问的下属,拉斯洛还从维也纳大学里挑选了很多学生来填充枢密院和总理府的人事空缺,财政委员会由雅各布一手组建,拉斯洛派遣两名代表进行监督,战争委员会则从军队中吸纳有能力的军官扩充成立下属部门,如战争总署,军需处等等。
成立规范的政府部门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怎么让这项改革的影响辐射到整个哈布斯堡王朝领地。
最让拉斯洛难受的地方是哈布斯堡王朝蛋疼的统治方式。
不同于法兰西,英格兰这样的统一国家,他所统治的国家政治体制有一种特别的称呼——君合国。
如今大陆上存在着两个强大的君合国,其一便是北欧的卡尔玛同盟,丹麦,瑞典和挪威三个国家三个政府,共享同一位君主,这便是君合国。
另一个就是拉斯洛的哈布斯堡王朝,其治下的领地如今有五个国家,五个政府,奥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亚,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各自都有自己的政府和议会,塞尔维亚还有自己的君主,唯一能将他们关联起来的就是一位共同的最高统治者拉斯洛。
这让人蛋疼的君合统治导致拉斯洛不得不在一个个宫廷之间往返跑,在维也纳只能治理奥地利,在布达只能治理匈牙利,在布拉格则只能治理波西米亚。
这无疑使得王朝领地的资源统筹调度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但如果派遣奥地利官员去管理这些属国,当地的实力派必然会下黑手,到时候中央受到地方势力掣肘,行政效率同样极其低下,甚至还不如直接分治呢。
拉斯洛看似有机会将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行政机构合并,使两个国家融为一体,但是奥地利此时完全没有吞下匈牙利的实力,出于对匈牙利人的警惕和提防,拉斯洛最终还是选择实行分治,用匈牙利人来治理匈牙利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分级行政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不同地区,也要实行不同的统治策略。
像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这种边远地区,只需要派遣王室执达吏,设立监察机构,保证每年上交的税收足够,边境地区不出现大动乱即可。
对匈牙利要加强掌控,还要有一定的干涉能力,方法是在匈牙利扶持一些强力的效忠派,使皇帝即使不在布达也能影响和监视匈牙利。
对波西米亚则完全不同,波西米亚本身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必须强硬融合,就算是用战争手段,也要摧毁波西米亚独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统,将波西米亚也拆解成与奥地利一样的直属领土。
协调各属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保证他们对哈布斯堡王室的忠诚是奥地利外交官的主要工作之一。
总之,就是要通过从这些属国身上大口吸血,使得奥地利的实力越发壮大,最终实现拉斯洛整合帝国的野心。
在维也纳的宫廷建立五大中央机构后,便要在奥地利各州建立相应的从属机构,这个过程包括招募和考核官吏,裁撤州政府中无用的官僚,与现有州政府协调和交接工作,这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会触及许多地方权贵的势力,但是手握常备军的拉斯洛根本不怕这些小鱼小虾,倒不如说一场叛乱有时更加省事,好过那些暗地里策划的阴谋。
掌握军队的人自然掌握权力,这可是伟人教给大家的道理,想要推行改革,没有让反对派血流成河的能力就别想成功。
不过,拉斯洛也不是要彻底扫除贵族势力,要是把地方强势贵族全赶出新的州政府,只用拉斯洛挑选出来的下级贵族和教士官吏来组建新的州政府机构,那不是逼着人家造反吗?
由中央主导,与地方贵族合作,才是最好的办法,奥地利这块地现在说白了还处于中世纪晚期封建制那一套,只不过拉斯洛集齐了奥地利大公国境内的四个公爵头衔,所有的土地都成了皇室领地,在这种情况下拉斯洛才能推行由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府改革。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
维也纳郊外的皇家猎场里,拉斯洛正带着莱昂诺尔在一条小河边漫步,夫妻俩轻松闲谈。
“拉斯洛,霍夫堡宫在夏天实在太闷热了,我们在郊外再建一座避暑宫殿怎么样?”莱昂诺尔期待地看向拉斯洛。
拉斯洛面露难色,吃了奥斯曼人大笔赔款后,如今宫廷财政确实是宽裕不少,但是拿来修宫殿......总觉得很亏,还不如扩军或者扩建维也纳来的实在。
看到拉斯洛支支吾吾的样子,莱昂诺尔失望地轻叹一声,对拉斯洛问道:“难道是因为缺钱所以拒绝吗?我当初可带来了不少嫁妆,那些钱呢?”
“呃......用来招募军队了。”拉斯洛如实作答。
莱昂诺尔又问:“招募军队之后是不是要打仗?现在你仗打了,又拿了那么多赔款,从里面拨一点出来修一间宫殿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吧,国库里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拉斯洛试图解释,但回应他的只有莱昂诺尔的白眼。
“你和你的叔叔一样吝啬,拉斯洛!”莱昂诺尔不满地抱怨着。
拉斯洛觉得自己应该生气,然后展现皇帝的威严,告诉妻子谁才是这个家里的老大,但是又有点生不起气来,毕竟当时大手大脚花莱昂诺尔的嫁妆时他还挺开心的。
没办法了,只能哄着呗,他总不能直说奇观误国这种话吧。
其实,他也觉得霍夫堡皇宫夏天住着不舒服,毕竟是后世被称作奥地利冬宫的宫殿。
最初他还疑惑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为什么没有修建夏天的宫殿,后来又想到阿尔布雷希特一有钱就全砸在匈牙利边防军身上,从来就没动过修宫殿的心思。
要知道哈布斯堡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没有停止新霍夫堡皇宫的修建,阿尔布雷希特这种君主算哈布斯堡家族的异类。
正当拉斯洛绞尽脑汁想哄好老婆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拉斯洛和莱昂诺尔的目光马上被吸引过去,令拉斯洛吃惊的是,自己的首席顾问,哦不对,现在应该称为枢密院主席埃青正在策马狂奔,很快便来到两人跟前。
一向讲求优雅和仪态的埃青几乎从来不骑马,他一直是坐马车出行,今天这是怎么了?
拉斯洛在心中暗自疑惑。
埃青已经跃下快马,手里抓着一张纸来到拉斯洛跟前,气喘吁吁,急得想说话但是不得不先喘口气。
“慢着点儿,埃青,什么事能让你如此失态?”拉斯洛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