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文帝 第82章 对藩王的试探

作者:大明小金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07:48:54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虽说如今在这皇极殿中的众多大臣,大都不喜欢天启皇帝。可毋庸置疑,当今皇帝的帝位承自天启皇帝,皇权的正统以及合法性也源自天启皇帝。

因此,在这般情况下,天子一顶欺瞒先帝的大帽子扣下来,无人能够抗住。

“陛下,陕西官员……”韩爌正欲开口,说些什么。

“你也闭嘴。”此刻的刘恒,直接打断韩爌的话语,丝毫没给这位首辅好脸色,重重道:“卿身为内阁首辅,朝廷重臣,难道也要为陕西官员求情?”

群臣闻言,此刻皆是有些失色。

阉党之中,不少人见到这一幕,痛快不已。

方才皇帝先是呛了钱谦益,如今又损了韩爌这位首辅的面皮,足见皇帝对于东林党也未必有多么信任和看重嘛!

“关中之地,非大明之地乎?陕西官员,非朝廷之臣乎?”刘恒的质问一句比一句严厉。

只是听到这句,皇极殿内,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所有官员顿时全都匍匐在地,不敢动弹一下。

刘恒却是并未放过这些大臣,继续沉声道:“尔等以为,陕西之民,非朕之子民乎?可容奸佞贼子肆意戕害?”

“卿等身为朝廷肱骨,国家柱石,每月所食之薪俸,皆民脂民膏,乃百姓所奉,何以未能发觉贼子行径?”

“臣等有罪。”在韩爌的带领下,群臣纷纷叩首。

刘恒冷哼一声,道:“此等欺君大罪,不可轻纵。”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对于此番隐瞒不报的官员,必须重重惩治,谁若敢存包庇之心,毋怪朕手中之剑不利……”骤然间,刘恒将大殿之中,一名侍卫的腰间兵刃拔了出来。

寒光映照在群臣眼中,所有大臣眼中不由流露出一抹惧意。

韩爌亦是生平第一次面对这般场景,但他身为首辅,却不能退缩,此刻,只能上前道:“陛下……”

“卿也要为这些乱臣贼子张目?”刘恒话语冰冷,眼中寒光四溢。

仿佛接下来韩爌话语稍微不对,就要将他当场枭首。

“陛下息怒。”毕自严此刻站出来适时劝谏。

“陛下,臣以为,当下最要紧的并非追责陕西官员之罪责,最重要的乃是立即赈济灾民。”

“至于这些官员的罪责,不若等此番赈灾结束之后再行计较。”

“嗯。”刘恒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轻声道:“卿果真不愧是谋国之臣。”

看到如此情景,韩爌即便一直觉得自己涵养甚好,亦是不禁有些破防了。

皇帝在他和毕自严之间,态度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可奈何,还发作不得。

此刻那名骤然被拔出腰间兵刃的侍卫亦是满头大汗,见皇帝将兵刃还给他,这才稍稍松口气。

若是今日这皇极殿中,有大臣血溅于此,哪怕这事儿是皇帝干的,那他也只能自刎保全家小了。

大臣不敢去找皇帝讨个公道,难道还不敢找他一个小小侍卫的麻烦?

届时,罪责全都推到他一人身上,能一死了之,已是幸事。

“陛下,臣有本奏。”群臣之中,忽有一人站了出来。

“讲。”刘恒淡淡开口。

“臣刑部给事中薛国观有本奏言,陛下宗室之中,亲王郡王甚众,素为朝廷羽翼,国之忠良,故岁享厚禄,广占田土。今陕西之地,旱情如火,饥民嗷嗷待哺,隆冬将至,饥民又有冻毙之患。臣以为,陛下可下诏,令诸藩王捐银输粮,赈济灾民,此亦宗室恤民之义也。”

“伏请陛下鉴纳。”说到最后,薛国观重重叩首。

皇极殿中,不少大臣眼神莫名,他们看着薛国观,心中不禁感叹:此勇夫也!

居然敢向皇帝提议,拿宗室藩王开刀……

这个话题,他们可是碰都不想碰。

提了,就等若是开罪宗室藩王。

若是有朝一日,外放出京,在当地被藩王为难,可是连叫屈的机会都不会有。

你就算是朝廷官员,藩王动手揍了你,又有哪个敢上前锁拿?

不过,这倒是很符合在朝大臣大多数人的心意。

毕竟藩王嘛,看不爽已经很久了!

刘恒亦是不禁盯着薛国观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思考,这薛国观背后有没有指使?

在刘恒的记忆之中,这薛国观,虽说与朝中一些派系有粘连,但却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派系。

薛国观此刻匍匐在地,可他心中亦是坦荡。因他是陕西西安府韩城人,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一刻,他必须站出来为家乡父老做一些事情。

否则,有朝一日,他退隐归乡,家乡父老问起,家相(薛国观的字)久在朝中做官,位比九卿,昔日闻家乡受灾,乡党饱受饥寒之苦,可曾向陛下上书建言,为乡党谋福?

今日若是一言不发,到那时他该作何回答?又有何颜面去见父老?

只怕家乡的父老,今后教育子弟,都要以他薛国观作为反面教材,世世代代传颂下去,告诫子弟,做人不可忘本。

“可。”微微沉思,刘恒缓缓开口,道:“内阁拟诏,令宗室藩王捐银输粮,赈济灾民。所得钱粮,户部需妥善安置,发放灾民,诸卿不可懈怠也。”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山呼般的赞扬之声在皇极殿内不断回荡。

让藩王出钱出粮,这是朝臣的共识,不会有任何一个臣子在这上面反对。

而刘恒,亦是有心试探一下这些藩王对他这个皇帝的态度,同时也是提供给刘恒观察这些藩王的一个窗口。

从这么一件事上,刘恒就可以观察出,哪些藩王对他比较亲近,哪些又比较疏远。

有些藩王,粮食堆在粮仓里都快放烂了,银子埋在地窖里都已经发霉了,就这般还吝啬到了极点,舍不得拿出来丁点给他这个皇帝,那多半是没把他这个皇帝当回事。

而捐的多的,起码证明了一点,对他这个刚刚即位的皇帝还算是比较支持的。

刘恒也要据此判断,哪些今藩王后要被作为重点观察和整治对象,哪些可以适当的委以重用,即便增加一些特权,也无不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