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然想不到,这句话说的,其实是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
在他们的眼里,朱允熥就是想用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再度向老朱讨要储君之位位。
这首诗一出,朱允炆也只好把这首诗给扔掉了。
但,皇帝陛下会怎么想?
所有人都默默的看着朱元璋。
黄子澄也愣住了。
此时此刻,他已经无法做出任何的判断了。
要说朱允熥这首诗词不如朱允炆的,漫说大殿上的文人,就是不识字的武将大老粗,也不会服气。
但若说朱允熥写得好,那也不对。
这首诗,实在是太嚣张了!
朱允熥却丝毫也不在意。
吟罢,他谦逊道:“诗道之事,我从来都不太在乎。”
“今日不过不得已而为之。
“具体是什么水准,还请黄先生在这满朝文武面前,品评一下。”
黄子澄没有答话,对着老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说道:“请皇上明断!”
太监将一首诗递了上去,老朱默默地读了一会,没有说话。
“唉!”
过了一会儿。
老朱叹息一声。
气势惊人!
当真是气势磅礴啊!
老朱只上了两年的私塾,完全是自学出来的,若说老朱与传统的文人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就是没有他们身上那种儒腐气。
比如老朱,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花言巧语的人。
有话好好说不行么?
非要炫耀自己的文采!
故而,老朱连下圣旨,都经常用白话文。。
但即使这样,也很难改变读书人的腐朽风气。
有的时候,他除了叹息,什么都做不了。
在诗文方面,老朱曾有一句话: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他对此诗极为得意。
他觉得自己的话很朴实,也很有豪气,不是一般的书生能比的。
不过,今天看到朱允熥的这首诗,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豪气干云!
居然还如此朗朗上口。
“此子类我!”
老朱的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他看着朱允熥,目光中带着深意。
“咱累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
“明天再说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转身而去。
“陛下!”
黄子澄等官员纷纷开口。
说好的今天就定下储君的位置,怎能中途放弃?
这么快就要走了?
那么,皇太孙的位置,应该是谁呢?
“皇上,储君之位……”
“以后再说吧!”
远处,老朱的声音响了起来。
“皇上,臣参三皇孙……”
“皇上,臣也参三皇孙……”
……
“退朝!”
……
……
……
东宫。
朱标虽已逝世数月,但新的储君一直未立。
所以,朱标的妻儿,还是留在了这里。
朱允熥一回来,就见到朱允炆已经在等他了。
“三弟!”
朱允炆恭敬的行了一礼。
“若是我当年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说到底,我们都是亲兄弟,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也是一个父亲。”
“老三,想要为储君,那我就成全你。”
“千万不能因为这件事,惹怒了爷爷。”
这番话,说的无比的真诚。
“我也没打算当太子。”
“尤其是在我爹走了以后,我恨不得随他老人家去九泉之下,侍候父亲。”
“不过,若是这样的话,我会辜负爷爷的期望的。”
“我做不到这一点。”
储君之位,我不想做,可皇爷爷偏要给我,我是万般无奈啊!”
“不过,三弟请你放心。”
“今天我会再次上书,请求去父亲大人坟前守孝,绝不会与你争皇太孙之位。”
“咱们兄弟,可不能因此反目成仇!”
说到此处,已经含着泪水。
换做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样的一幕,只怕都要感激涕零。
真是个好哥哥,什么都不争,只关心自己的弟弟!
而朱允熥则是面无表情。
心中暗笑不已。
朱允炆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
可这样的演技……
奥斯卡应该给他一个小金人!
是啊。
在史书上,朱允炆的实力并不出众。
他能得到老朱的宠爱,最后决定让他当皇太孙,不正是因为这份精湛的演技么?
老朱是什么人?
朱允炆能把老朱骗得团团转,让老朱相信他至纯至孝至诚,岂有演技不高明的道理?
朱允熥也不拆穿。
毕竟,他还在自己的府邸中。
而这座府邸如今的主人,乃是朱允炆的亲娘吕氏。
如果真的翻脸,就算他们不敢对自己如何,也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难堪。
朱允炆要演戏,那就陪着呗。
“二哥所言极是!”
朱允熥说:我跟二哥争夺皇位,并无私心。
“咱们是兄弟,永远都是兄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虽然有矛盾,但兄弟之情,却是做不了假的。”
“这一战,不管输赢,都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兄弟情谊没错,至于有多深多厚,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哈哈哈!”朱允炆哈哈大笑,道:“老三,你说的太对了!”
“我们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才对。”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拥抱了起来。
兄弟情深!
此刻。
一道沙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皇上有令,传三皇孙进宫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