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盗风云 第34章 围歼清远之敌(一)

作者:作家爱潜水的海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21:16:0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广州府义勇军大营,议事大厅内人头攒动,气氛凝重。李元胤站在中央,正作着军事报告:“经过三个月的严格训练,5000名水兵、10000名新兵以及12000名南明投诚士卒,均已成长为合格的义勇军士兵。如今,我们已具备打一场大战的实力。”

郑袭微微点头,随即宣布:“现命令原义勇军四个营、10000名新兵、12000名南明投诚士卒进行混编,组成4个团,每团下辖6个营。此外,3个水师营、新招募的5000名水兵及2000名陆军,共计10000人,将组成2个团的义勇军水师,每团5000人,下辖5个水兵营。混编完成后,全军即刻进军清远。”

1650年7月21日,义勇军3个陆军团和1个水师团,共计23000人,分乘160条沙船从广州出发,沿珠江逆流而上,经西南涌水道进入北江。

此时正值广东雨季,江水水位高涨。李元胤与郑兵并肩站在船头,眺望远方。李元胤道:“郑副总指挥,现距清远还有60里,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行。”

郑兵点头赞同:“李指挥,没想到逆江行船也能如此迅速,仅三日便行进了350里。”

李元胤解释道:“我们虽逆江而行,但每日刮的是东南风,顺风而行,加之雨季江阔水深,行船自然快捷。”

郑兵了然,义勇军遂在离清远城60里的北江边停船驻扎。

---

清远城内,县衙内气氛沉重。耿精忠、耿聚忠、耿昭忠三兄弟和尚之忠、尚之孝二兄弟正围坐一堂,愁眉不展地看着手中的情报。

耿精忠沉声道:“义勇军三日前已乘船离开广州府城,人数不详。从广州到清远约400里水路,估计需四到五日。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是走是留,各位有何打算?”

尚之忠叹道:“皇上命我等死守清远城,援军已出发20日,却迟迟未到。”

耿聚忠皱眉道:“半月前大庾岭山洪暴发,冲毁了道路,加之雨季山路泥泞,援军恐怕还需几日才能抵达。不过,清远城墙已加高加固,坚守到援军到来应无问题。”

众人心中权衡,弃城违抗君命乃大罪,不如坚守几日,待援军到来再与义勇军决一死战。耿精忠环视众人,问道:“若有想走的,请站出来。”

无人应答。耿精忠点头道:“既然无人愿走,那我等便团结一致,死守清远城!”

众人齐声应道:“是!”

---

广东南雄州府城,城内一片废墟,残垣断壁间弥漫着焦土的气息。几个月前的大屠杀仿佛历历在目,几只野狗在废墟中觅食,忽然大地震动,野狗四散奔逃。片刻后,一大队清军骑兵出现在街道上,领头的正是清军征南大将军谭泰。去年,他曾在南昌屠杀了20万汉人。

谭泰勒马问道:“此地离清远还有多远?”

身旁的南赣巡抚刘武元答道:“回大将军,此地距清远尚有500里,但道路较为平坦,行军速度可加快。”

谭泰点头道:“到清远还需七八日,南方气候炎热,务必做好后勤保障。”

刘武元恭敬应道:“嗻!”随即领命而去。

谭泰又向亲兵问道:“军中病倒的士卒有多少?”

亲兵答道:“回大将军,共有1316人。”

谭泰冷声道:“命令这1316人就地休整,其余人马继续前进。”

20日前,谭泰接到多尔衮的军令,命他率30000兵马前往广东支援耿精忠。三个月前,清军围攻广州城,形势一度大好,却未料广东局势急转直下。先是耿继茂在广州城被义勇军火炮击毙,随后重伤的尚可喜也在一个月后不治身亡。两大主将相继阵亡,谭泰不得不亲自南下主持大局。

---

清远段北江风光秀丽,但李元胤与郑兵却无心欣赏。李元胤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清远城墙,发现部分地段明显经过修缮,显然是清兵近两个月内进行了加固。

李元胤皱眉道:“城墙加固过,攻城难度增加了。”

郑兵却淡然一笑:“李总指挥不必担心,城越高,越容易倒。”

李元胤心中疑惑,但见郑兵未多言,便也未再追问。

义勇军有条不紊地下了船,抬下大车,装上火炮。此次攻打清远城,义勇军足足带了120门火炮,声势浩大。

午时,义勇军完成了对清远城的包围,但并未立即攻城。一部分士兵在挖壕沟,另一部分则在搭建避雨棚,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城墙上,耿精忠三兄弟和尚之忠两兄弟心中已有些后悔。看到义勇军如此多的火炮,他们头皮发麻,只能寄希望于援军能早日抵达。

李元胤、郑兵与范承恩、张月、尤易初、王富贵四位团长商议攻城计划。李元胤道:“清远县城不大,长约4里,宽约3里,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南门靠近北江,由王富贵的水师1团负责进攻;北门交给范承恩的陆军1团;西门由张月的陆军3团负责;东门则由尤易初的陆军2团进攻。诸位务必提高警惕,不可放走一个敌人!”

众人齐声应道:“是!”随即敬礼离去。

郑兵补充道:“斥候需放远至50里,以便及时发现敌情,争取足够的反应时间。”

李元胤点头,立即吩咐亲兵安排斥候侦察。

夜幕降临,城门前燃起了篝火。耿精忠知道夜袭已无可能,便对众人道:“大家先去休息,我估计义勇军明早会攻城。养精蓄锐,迎接明日的战斗!”

众人齐声应道:“嗻!”

---

昨夜一场大雨过后,清晨的天空湛蓝如洗。负责攻城的主炮手尤五,是神炮手江一鸣的弟子。他命令东面的火炮全部推进至距城墙300米的位置,并选定了一个炮击点。

郑兵对李元胤道:“炮击集中在东面,需从西面和北面各抽调一个营增援。待会进攻时,东面压力会加大,需更多后备力量。”

李元胤立即下令亲兵执行军令,调西、北两营增援东面。

辰时,李元胤下令对清远城发起总攻。尤五高声喊道:“我先炮击一个点,大家瞄准后集中火力攻击同一位置,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答道:“明白!”

尤五深吸一口气,下令道:“准备——开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